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6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林业   260篇
农学   235篇
基础科学   187篇
  236篇
综合类   2046篇
农作物   217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254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Understanding the causes, processes and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land use change is a conservation priority in fragmented, human dominated landscapes but is often difficult due to insufficient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data or data at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We assessed changes in the extent of relictual native grasslands in western Victoria, Australia, by comparing native grasslands recorded by targeted vegetation surveys in the 1980s and early 1990s, with those present in 2004. Of the 880 ha of native grassland recorded by the earlier surveys, approximately 225 ha were destroyed by 2004. The area of grassland on road reserves was reduced by 169 ha (36%), with 67 ha (32%) and 18 ha (14%) lost from private property and Crown land, respectively. However, due to incomplete surveys in 1984, the area of private native grassland destroyed is likely to have been severely underestimated. Bayesian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determined that social factors had a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probability of native grassland destruction than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e. soil type, distance to stream). The conservation ranking of native grassland patches and the fire brigade area the patch was located in were found to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destructive effect of altering roadside fire prevention techniques from controlled burning to herbicide spraying, but suggest that this change is due to a complex interaction of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factors.  相似文献   
992.
为了鉴定和定位水稻垩白相关QTL,分析其遗传效应,利用籼稻品种广陆矮4号为受体,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供体构建的84个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多重比较,对代换片段上垩白相关QTL进行鉴定。以P≤0.001为阈值,共检测到36个垩白相关QTL。其中,垩白度QTL共19个,其加性效应值为-6.44~12.86,加性效应百分率为-34.04%~68.02%。垩白粒率相关QTL共17个,其加性效应值为-7.32~3.63,加性效应百分率为-8.07%~4.00%。这些QTL的鉴定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并克隆相应QTL,提高稻米外观品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快速变温与缓慢变温对几种作物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四种作物中的九个品种进行快速变温与缓慢变温发芽试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缓慢变温处理,种子发芽率比快速变温略高或无明显差异,但幼苗高度(根茎总长)明显提高,苏油1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武育粳3号、武运粳7号、皖麦19号、生选3号、汇油50号和白三叶6个品种差异达显著水平,而且大多数品种在缓慢变温下幼苗生长较快速变温整齐.  相似文献   
994.
姜长鉴  朱庆森 《作物学报》1994,20(2):229-234
农业试验中某些数量因素的水平,常常难以控制到完全一致,而表现非固定变异。在结果分析时,如果忽略这种变异,对试验结果作方差分析,不仅使参数估计的方差增大,而且无法正确测验估计值的显著性。如果应用回归方法,可将因素的效应和互作定义相应的回归系数,参数的估计和假设测验均可得到保证。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当一  相似文献   
995.
基于遥感技术的耕地面积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耕地面积实施监测,遥感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分析相应时相的TM和中巴遥感影像的波谱特征,采用波段比值法,结合野外调查,对北京地区30年来耕地的变更情况进行了监测。监测分析表明,北京市耕地面积从30年前的614941hm2减少到现在的388902hm2,呈较严重的递减趋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为北京市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总结了1980—1985年间测定的陆地棉纤维长度、整齐度、纤维细度、纤维捻曲度、纤维强度、断裂长度等主要纤维品质性状的广、狭义遗传力(h_B~2·h~2)和显性度(H/D)~(1/2)的估值;结果显示这些性状大多具有中、低等遗传力,广狭义遗传力估值差异不大;这些性状的显性度,除纤维细度在6次测定中有1次达到1.55、断裂长度在1次测定中达到1.01以外,其余都在1.00以下,表明这几种性状大多属于部分显性,杂种优势不强。本文还对在估算遗传力估值中产生的偏倚进行了讨论,对在估算遗传参数中增加样本数和加强地区之间的协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7.
应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综合评价鲜食大豆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以2005年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试结果为数据资料,综合12个较为重要的性状指标,对14个参试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D13和D10综合测试较好,明显优于对照,名列第1和第2位,D5和D1综合测试较差,排位第13和第14位.该方法综合考虑多个性状,评价较为客观、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998.
化橘红主要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广东著名的地道药材,化橘红因其独特的有效成分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对目前化橘红主要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并总结了各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99.
对华东3省1市(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进行定量的生态学调查,将各环境生态因子量化,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入侵生境的植物群落均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优势种,与加拿大一枝黄花频繁伴生的植物中藤本植物为常见的一类,它们能利用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作为攀爬物,获取阳光。在23个生态因子中,土壤类型、湿润度、荫蔽度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的影响最大,加拿大一枝黄花趋向于入侵沙壤、湿润和开阔的生境。因此,推测江河湖泊的岸堤、沼泽、沿海滩涂、高速公路、铁路边、人工裸地极易受到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应该加强对这些生境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00.
在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养殖高体革鯻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浙东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和云南红河现代农业示范园设施渔业车间养殖高体革鯻的效果。在170d的养殖时间内,高体革鯻的养殖成活率100%,日增重率1.83g,饵料系数1.14,系统最高负载40kg/m^3。单位水体产值3182.79元,毛利润率1039.73元,系统能耗占总成本的13.79%;系统中水质基本维持在NH4—N低于2.0mg/L,NO2—N低于1.0mg/L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高体革鯻是适合闭合循环系统养殖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