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63篇
  免费   1013篇
  国内免费   1751篇
林业   2064篇
农学   1855篇
基础科学   1034篇
  2421篇
综合类   9167篇
农作物   1512篇
水产渔业   498篇
畜牧兽医   1872篇
园艺   814篇
植物保护   990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30篇
  2022年   845篇
  2021年   864篇
  2020年   800篇
  2019年   937篇
  2018年   589篇
  2017年   973篇
  2016年   1174篇
  2015年   970篇
  2014年   1294篇
  2013年   1146篇
  2012年   1641篇
  2011年   1593篇
  2010年   1291篇
  2009年   1266篇
  2008年   1021篇
  2007年   1027篇
  2006年   807篇
  2005年   652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1.
微生物诱导剂浸种对小麦萌发期的抗旱诱导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条件下,经微生物诱导剂处理,可增加小麦萌发时期的根冠比,而且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增加幅度大于正常供水条件。微生物诱导剂可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根系干物质积累。这些性状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但诱导剂处理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麦种子萌发率以及小麦芽和根的伸长生长。  相似文献   
22.
23.
盐分对碱茅种子发芽影响的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耐碱茅种子在盐(NaCl与Na2SO4)及干旱(PEG-6000模拟)胁迫下发芽及其机制的比较研究表明,种子发芽率随溶液渗透势的降低而下降,在等渗条件下三种溶液中的发芽率次序为Na2SO4>NaCl>PEG。NaCl与Na2SO4主要通过影响种子吸水量及对膜的毒性影响发芽,根据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其机制为:(1)溶液渗透势及Na+浓度决定的种子吸水对发芽的直接正效应(通径系数0.73);(2)溶液Na+浓度引起的膜毒性对发芽的直接负效应(-0.51);(3)种子从溶液中吸收Na使种子吸水增加对发芽的间接正效应(0.30)及使膜毒性增大对发芽的间接负效应(-0.24)。  相似文献   
24.
本文在分析CT的暂态特性及其动态磁化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计及铁芯饱和、局部磁滞回环、动态剩磁影响的CT单、复励磁暂态过程数字仿真模型,提出了继电保护用P、TPX、TPY、TPz级CT的电磁优化设计方法,编制了计算机程序,用于CT的电磁优化设计及数字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一种新研制出的挖掘机特性测试仪。仪器应用微机技术、自动采集挖掘机特性的电压和电流数据、可在通用示波器上显示或X—y记录仪绘出挖掘机特性曲线。输入标准特性参数后,自动计算并打印出丰满系数,电流和电压测试数据。采样速度为2160点/秒,精度为±1%,量程满足目前使用的4~23m~3电铲.仪器工作可靠,操作维护方便,为挖掘机的调试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6.
INTRODUCTIONAtpresent,oxygenbleachinghasbecomeanlndustrializedtechnolOgy.Uptol989,thistechnologyhadbeenusedin58paPerndlls,and50%ofthemwereinEuroPe,20%inNorthemAmencaand20%inJapan.Inrecentyears,severaloxygnbleachiofequiPmenthadbeenintroducedintoChina.Inaword,oxygenbleachinglsasuccessfulandenviron-mentallyaccePtableprocessfOrPulpbleaching.However,littleworkhadbeendevotedtounderstandingthefundamentalaspectsofthissysten1,sotherewaslittledetailedinfOrmationonthel11echanismsofoxygenbleachi…  相似文献   
27.
羊草草原枯枝落叶中能量特征 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以枯枝落叶为主体的能量的输入,积累和释放,是能量流动的主要环节。每年因植物的枯死,转移到枯枝落叶的能量为3949.679KJ.m62.a,其季节变化呈指数形式。现存枯枝落叶中贮存的能量为3424.10KJ.m^2,经1年分解后,残留在枯枝落叶的能量为2282.43KJ.m^2,释放出的能量为1141.60KJ.m^2,能量释放的季节动态呈S型曲线。  相似文献   
28.
天津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分离及病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华  张安国 《华北农学报》1996,11(2):112-116
从天津地区10个区县、23个养鸡场的241只疑似大肠杆菌病病例中,分离出病原菌92株,所得菌株符合大肠杆菌的微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在各菌株间略有差异。分离菌对氟哌酸、庆大霉毒、氯霉素最为敏感。抗“O”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分属25个血清型,并以O111、O89、O86、O30、O78为主。从优势血清型中选取的菌株,均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29.
为明确温度和外源砷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江苏地区常见的8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浓度外源砷[0(As0)、0.5(As0.5) 和1 mg?L-1(As1)]和模拟不同温度[白天/夜晚分别为30 ℃/25 ℃(T0)和35 ℃/30 ℃(T1)],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了发芽和苗期培养试验,并分析了8个品种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砷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外源砷对水稻的芽长和活力指数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T0As0)相比,T0As1处理使不同品种水稻的芽长和活力指数分别降低13.69%~43.34%和28.14%~52.88%。 而温度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与水稻品种有关。在T1处理下,盐两优1618的发芽率、芽长和活力指数均优于其他品种。温度和外源砷的共同作用显著降低了不同品种水稻的芽长(P<0.05)。与T0As0相比,T1As1使水稻芽长显著降低5.66%~43.34%。水稻根长和根系活力显著受到温度和外源砷的单一因素的影响。与T0As0相比,T0As1处理使水稻根系活力降低3.01%~58.21%。温度和外源砷的共同作用抑制了水稻根长和根系活力,其中T1As1使水稻根系活力显著降低53.80%~89.01%。不同品种水稻的苗高和根系活力在相同温度或外源砷处理下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盐两优888的苗高和根系活力均处于较高水平。水稻茎叶砷含量在外源砷处理下显著增加,在增温处理下却降低。与单一的砷处理相比,温度和外源砷的共同作用降低了水稻茎叶的砷含量。综上可知,温度和外源砷影响水稻的生长及砷吸收,但水稻生长状况具有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其中盐两优888和盐两优1618在增温和外源砷共存条件下的种子萌发和生长状况优于其他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30.
5种国兰( Cymbidium ) 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李鹏民  高辉远  邹琦  王滔  刘永 《园艺学报》2005,32(1):151-154
 通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分析等方法研究了5种国兰(Cymbidium ) 的光合特性。其光饱和点、光补偿点、CO2 补偿点和CO2 饱和点表明它们具有C3 植物特征; 光合速率在3.0 ~5.9 μmol·m- 2 ·s- 1之间, 在低于2 000 μmol·mol- 1 CO2 浓度下, 光合速率受CO2 浓度影响较大; 5种国兰的光合能力、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等都有所差异; 光饱和点在350~650μmol·m- 2 ·s- 1之间, 属于喜阴植物,其中春兰、建兰耐阴性相对较低, 墨兰、春剑耐阴性相对较高, 蕙兰居中。从暗处暴露到强光下, 5种国兰的光化学反应启动差异较大, 启动后的光化学效率差异也较大, 这可能与国兰不同种起源地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及进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