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1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714篇
林业   517篇
农学   1385篇
基础科学   234篇
  819篇
综合类   3287篇
农作物   1014篇
水产渔业   209篇
畜牧兽医   934篇
园艺   686篇
植物保护   8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721篇
  2010年   596篇
  2009年   684篇
  2008年   711篇
  2007年   737篇
  2006年   624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间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APD技术,对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单株扩增的谱带数最多时为13条,最少时为10条;DNA多态性最高为92.31%,最低为70.00%,平均为85.40%。结果表明汝城白毛茶种群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汝城白毛茶种群单株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882,最大为0.579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汝城白毛茶种群中有些单株聚类很近,遗传基础比较一致,有些聚类较远,显示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种群单株间的遗传变异呈现连续性,当结合距离I为0.14时,汝城白毛茶种群可分为6个类型,这与其表观形态类型相符。本文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明汝城白毛茶的核心种质基因群在汝城县白毛茶示范场得到了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2.
黑蚱蝉的鸣声和其发音器,具有基本的构造和特性,即种性.但也有一定的地理差异,鸣声有单音色,复合声,主峰频率高低等变化,这和形态的大小,发音器及其辅助发音器的变化相一致.黑蚱蝉的召唤声和求偶声是鸣声分类较理想的类型,而群鸣声不能用于种下分类.  相似文献   
13.
Pig breeding is generally conducted among many herds, so EBV comparisons across populations are necessary. Genetic connectedness is required for reliable between-farmanimal EBV comparisons.Five quantitative overall connectedness measures among popula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so far,coefficient of connectedness(γ*),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CD) and overall indices of precision, connectedness rating, number of direct genetic links between subpopulations due to common sires and dams (GLt), and average genetic covariance (AGC) are reviewed and theirproperti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AGC at present for measuring genetic connectedness between herds.  相似文献   
14.
利用ISSR引物,从分子水平分析了凤尾桑及其芽变株系的遗传变异。从8个ISSR引物扩增结果来看,3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在株系间无差异,从变异株系扩增条带来看,凤尾芽变变异最大。本结果从分子水平证明了芽变株系的遗传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巨桉纸浆原料林土壤养分与林木生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探讨了巨桉人工林土壤养分与林木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速效N、速效P、土壤有机质的浓度与林木胸径、树高、材积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N、全P与林木胸径树高、材积显著正相关。建立了胸径、树高、材积与土壤养分的线形回归方程,最佳数学表达式说明速效N、速效P是影响巨桉林生长的关键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6.
苜蓿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苜蓿遗传转化研究中,再生体系构建及基因导入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白菜DH群体构建AFLP遗传连锁图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大白菜‘汴早- 26’和‘光90E16’的F1 代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所获得的含有59个株系的DH群体为试材, 利用AFLP技术通过63对引物筛选共获得346个AFLP多态性标记, 运用JoinMap 3.0软件构建大白菜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主要包括10个连锁群, 总图距为708 cM, 平均图距为2.0 cM。  相似文献   
18.
番木瓜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就番木瓜的株性和抗病性等性状遗传、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离体培养、分子标记及基因工程育种等现代生物新技术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重点综述了番木瓜株性遗传、远缘杂交与胚胎学、基因工程在抗环斑型花叶病毒病(PRSV)品种培育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今后番木瓜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阿魏蘑、白灵菇及杏鲍菇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PCR产物克隆测序测定了阿魏蘑、白灵菇与杏鲍菇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序列,并对所测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魏蘑、白灵菇和杏鲍菇三者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白灵菇与杏鲍菇具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但阿魏蘑、白灵菇和杏鲍菇为3个不同的种.  相似文献   
20.
柑橘抗CTV转基因与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峰  周常勇 《果树学报》2005,22(4):372-375
综述了柑橘抗衰退病基因工程中两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多种来源于柑橘衰退病毒(Citrustriztezavirus,CTV)核酸序列的转基因柑橘和抗性种质资源中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以及所涉及的方法和遇到的问题。目前研究表明,虽然已成功实现对病毒衣壳蛋白(CP)等基因的转化和Ctv等抗性基因的标记,但尚未获得对CTV有高度抗性的转基因柑橘,而抗性基因亦不能实现定点克隆和转化。因此上述两方面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