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4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47篇
林业   59篇
农学   788篇
基础科学   1篇
  189篇
综合类   963篇
农作物   452篇
水产渔业   122篇
畜牧兽医   503篇
园艺   378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综述了小尾寒羊的FecB基因、BMPR-IB基因、BMP15基因和ESR基因的突变及其对产羔数的影响,表明:与FecB基因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都与小尾寒羊的多胎性能有关系;BMPR-IB基因是影响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一个主效基因,可以用于对小尾寒羊产羔数的辅助选择;BMP15基因中的突变位点对小尾寒羊的高繁殖力没有显著影响;ESR基因可能是控制小尾寒羊多胎性能的一个主效基因或与之存在紧密的遗传连锁。旨在为小尾寒羊主效基因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2.
Leucorrhinia caudalis is a rare dragonfly, threatened throughout its European distribution. The species was formerly widespread in the Swiss lowlands, but only a single population remained in the 1980s. However, a spread has recently been observed, with additional ponds being colonised, sometimes at considerable distance. Despite this evidence of recent long-distance dispersal, it is unknown whether L. caudalis regularly moves among ponds or whether this is a rather rare event. A combination of an ecological mark-resight and a population genetic study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contemporary dispersal and the genetic footprint of the recent population history of L. caudalis in Switzerland. DNA for genetic microsatellite analysis was extracted from exuviae. The mark-resight study and the genetic analysis gave congruent results. They showed that L. caudalis is mostly a sedentary species, with only a few contemporary dispersal events over distances up to 5 km being observed. The genetic analysis was in agreement with the recent population history of the Swiss populations. The oldest and largest population showed large genetic diversity and acted as source population for the recent spread of L. caudalis in Switzerland. Recurrent gene flow among this source population and close populations caused substantial local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latter, as well as low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The two recently founded distant populations (?30 km distance) were genetically less diverse and highly differentiated. These distant populations and another recently colonised population also expressed signatures of genetic bottlenecks.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皖南花猪ESR基因与产仔数的遗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RFLPs法,研究皖南花猪ESR基因与产仔数之间的关系,实验通过对ESR基因型多态性检测,并以皖南花猪这一特有品种猪进行遗传分析,为今后该猪的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在对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nifA产物研究的基础上已建立了固氮基因调控的模型。固氮基因(nif)的表达受氮调节系统ntr和nifAL操纵子的两个系统的调控。本实验将固氮基因nifHDK启动子、aphA-6基因和rbcL3’构建aphA-6基因表达盒,克隆到pSK.KmR载体,将其转入到大肠杆菌中验证nifHDK启动子的表达活性。结果表明,只有在转入外源nifA基因时,nifHDK启动子才具有转录活性,aphA-6基因才能表达。验证了NifA蛋白和σ54因子是固氮基因的正向调节蛋白,为下一步固氮生物工程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7.
综述了奶牛遗传缺陷病的危害、种类及遗传方式。对世界荷斯坦联盟和加拿大奶牛协会官方要求在奶牛上系谱注明检测结果的6种遗传缺陷病,脊椎畸形综合症、白细胞粘附缺陷症、牛尿苷酸合酶缺乏症、瓜氨酸血症、凝血因子XI缺陷症(Factor XI)、并趾症也称为骡蹄症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8.
湟中马血清酯酶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青海省湟中县91匹马血清酯酶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湟中马的血清酯酶受ES^F,ES^I,ES^S和ES^O4个等位基因的控制,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4450,0.5330,0.0110和0.0110;②在被检湟中马的ES位点上共发现ES F,ES FI,ES I,ES IS和ES O五种表型,以ES FI为优势表型(47.25%);③ES等位基因频率无性别差异;④  相似文献   
109.
以郑州地区西瓜花叶病病叶分离物──西瓜花叶病毒2号(2-WMV-)为毒源,从繁殖寄主西葫芦病叶中分离、鉴定了病毒。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cDNA,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从cDNA中扩增和克隆了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其中包括3’端非编码区,完成了全部核苷酸序列分析。CP基因全长1099个苷耷酸,其中编码区长903个核苷酸,编码301个氨基酸,3’端非编码区长196个核苷酸。Z-WMV-2CP基因的编码区比A-WMV-2,U-WMV-2两株系的CP基因编码区分别长出60个核耷酸,多编码20个氨基酸。与两个株系相比,编码区的核昔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8.5%和87.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0%和88.7%,3,端非编码区的同源性分别为68.3%和71.8%。若不考虑Z-WMV-2多出的60个核苷酸及20个氨基酸,则上述同源性依次为95.4%、93.7%、96.4%、95.0%、88.8%和93.4%。构建了含WMV-2CP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达出了与天然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相同的蛋白。  相似文献   
110.
猪瘟病毒E2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的遗传进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RT-PCR及测序获得了16株猪瘟病毒E2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对其6株已发表的猪瘟病毒毒株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构建了猪瘟病毒遗传发生树。结果可以看出所绘制的遗传发生树分为2个组群,每个组群分为3个亚组群。13株猪瘟流行毒在2个组群中均有分布,猪瘟石门系强毒和C株属于同一组群、同一亚组群。70~80年代分离的4株猪瘟病毒755和Alfort株(法国)在同一组群,25%和Brescia株(意大利)是同一组群,90年代分离的9株猪瘟病毒33.3%和Alfort株(法国)在同一组群,66.7%和Brescia株(意大利)是同一组群。13株猪瘟流行毒株中7株和C株在同一组群,其中70~80年代的1株,90年代的6株。其余的6株猪瘟流行毒株均在另一组群。不同地区及不同材料C-株疫苗的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一定的差异,GPE株与中国的C株有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而法国的Thiverval株则与中国C株的遗传进化关系较远。本研究的结果对了解我国猪瘟分子流行病学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