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5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双穗型玉米穗发育特点及其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巍 《玉米科学》2002,10(2):071-075
高光效1号作为大有前途的半多育型玉米品种,主要问题是上下穗产量差异较大.据研究表明,造成玉米上下穗发育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早期穗发育过程造成的,而是由于上下穗在散粉期授粉先后不同引起的,可利用分期授粉和打顶技术来改变上下穗正常的授粉次序,来找到解决双穗问题的办法.得出的结论是分期授粉是目前达到双穗一致的最好手段。  相似文献   
42.
二化螟是我国水稻上一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以幼虫滞育越冬。通过对宜春地区水稻二化螟越冬幼虫基数的调查与第1代成虫发生期的监测,结果表明:不同县市区的二化螟越冬基数差异较大,总体趋势显示丘陵山区高于平原滨湖区。在两种区域都显示机械收割田块二化螟的越冬基数高于手工收割。第1代二化螟成虫监测显示,丘陵山区二化螟的发生期比平原滨湖区明显推迟,并且丘陵山区和平原滨湖区二化螟越冬代成虫的羽化都有明显的多峰型羽化特点。  相似文献   
43.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的树种多样性和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林分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直径分布、林层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标,对小陇山百花林场王安沟经营区锐齿栎天然林样地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锐齿栎天然林群落的树种组成十分丰富,树种多样性较高,群落中具有构成当地森林群落的主要树种,结构特征为复层异龄林;在水平结构方面群落中,林木个体分布的角尺度均值为0.489,林分内林木整体分布格局属随机分布;群落的树种隔离程度较高,平均混交度为0.598,处于强度和极强度混交的林木比例高达78.6%;群落中树种以胸径作为比较指标的林木个体的优势排列顺序为:白桦>湖北花楸>漆树>锐齿栎>三桠乌药>华山松>少脉椴>鹅耳枥>青榨槭>膀胱果;在垂直结构方面,群落的平均林层数为2.3层,垂直结构复杂,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44.
香蕉纤维脱胶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纤维是纺织行业的一种新型纤维原料,其脱胶方法和工艺研究的缺乏制约着相关的开发与利用。本文就香蕉纤维的微生物脱胶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透明圈法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降解香蕉半纤维素能力的放线菌菌株51181,利用它脱胶可去除香蕉纤维38%的胶质;对菌株51181产半纤维素酶的条件优化后,该菌株所产的半纤维素酶活达48.63U/mL,表明该菌株在香蕉纤维微生物脱胶及酶法脱胶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英、美两国生物化学教材进行了查询,并与国内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生物化学》教材在内容和体系上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完成了课题规定的计划和目标,为跨世纪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生物化学》教材的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6.
《法显传》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求法僧游记之一,已被译成多种外国语言文字,特别是英文。但中国学界对《法显传》的英译情况了解不深,所述常有疏漏错误之处。基于此,着力向读者展示19世纪问世的4种《法显传》(1848—1886年)英文译本的具体情况,包括译者、出版机构、出版时间、译本特点等。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白莱航鸡受精蛋和无精蛋进行试验、分析孵化 0~4 d 受精蛋和无精蛋品质变化规律、比较两种蛋 的品质差异。 结果表明、受精蛋与无精蛋平均日失重率不同、受精蛋为 0. 71% 、无精蛋为 1. 00% 。 受精蛋蛋白 pH 在孵 化早期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在孵化第 2 d达到最高值(9. 44)、而无精蛋蛋白 pH 则一直缓慢上升。 孵化开始 后、受精蛋蛋白高度先下降后上升、孵化第 2 d 达到最低值(7. 0 mm)、无精蛋蛋白高度则一直下降。 受精蛋与无精蛋 哈夫单位在孵化第 0~3 d没有显著性差异、第 4 d 差异显著。 受精蛋与无精蛋蛋黄颜色均随着孵化的进行发生波动 变化。 受精蛋在孵化 0~4 d 中、蛋壳逐渐变薄、气孔数增加、而无精蛋蛋壳厚度与气孔数均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48.
以广西北海市、钦州市、玉林市、南宁市、百色市、崇左市 6 个地区的蕉农问卷调查为基础、建立 Logi st i c 回归模型、分析蕉农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蕉农土地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院文化 程度、种植香蕉收入的比重、对当前的香蕉价格的满意度等对蕉农土地转入意愿影响显著;文化程度、种植香蕉收入 的比重、是否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政府有无大力提倡土地流转等对蕉农土地转出意愿影响显著。 基于上述结论、提 出加强市场信息体系的建设、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促进蕉农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9.
为建立易悬浮驯化和对流感病毒易感的MDCK细胞株,将表达siat7e和st3galⅠ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电击转染MDCK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法、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成功筛选到1株双基因共表达MDCK-C5细胞株,且传至12代后仍表达稳定,为流感疫苗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小麦辐射雄性不育系杂种F_1的亚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辐照普通小麦种子获得的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85EA、89AR 和具提莫菲维小麦细胞质的TA 型(Tc ms)3 个异质同核( 原冬3 号) 稳定的雄性不育系与2 个高恢复力的恢复系原恢3 号和BPM15( 普通小麦品种) 杂种F1 代为材料,研究它们雄配子发育单核、二核及三核各时期的亚显微结构。结果表明,85 EA、89 AR、TA 与恢复系杂交F1 代小孢子发育表现出明显的可育特征:在单核期,细胞质浓,细胞器丰富,线粒体、内质网等十分发达,二核及三核期淀粉粒数量多。但85EA、89 AR杂种F1 在单核期比TA 杂种F1 内质网和核糖体数量多,这可能是85EA 和89 AR 新雄性不育类型育性容易被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