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1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1240篇
林业   344篇
农学   2188篇
基础科学   57篇
  500篇
综合类   4623篇
农作物   1380篇
水产渔业   447篇
畜牧兽医   1505篇
园艺   766篇
植物保护   217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456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749篇
  2009年   781篇
  2008年   794篇
  2007年   715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598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441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51.
确定感染禽群是努力防止肠炎沙门氏菌(SE)经蛋源传播给人的一个关键步骤。本实验中.从肠炎沙门氏菌(SE)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T)的多糖中分离的脂多糖作为抗原,建立FP方法和含SE鞭毛抗原的ELISA方法来检测卵黄样本中的特异抗体。在两个实验中每组SPF蛋鸡经口腔接种10^6或10^8CFU的SE(噬菌体型为13a)或10^8的ST。在接种后5周内采集禽蛋,各组的大多数禽蛋样本都用FP方法和ELISA进行特异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尽管特异性的不足限制了抗体检测数据的使用,FP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血清学方法更为简单和快速。  相似文献   
52.
DNA分子标记在猪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决定着生物的存在和发展 ,因而成为人类一直要揭开其奥妙并进行能动性改造的方面之一。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突飞猛进的发展 ,对分子遗传标记研究、QTL图谱分析正不断深入 ,其中DNA标记技术被誉为“动物遗传学的一场革命” ,对猪的遗传育种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猪遗传育种研究上的应用。1 DNA分子标记各种生物都表现广泛的遗传变异性 (geneticvariation) ,这种变异性是自然和人工选择的基础。由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可以知道 ,生物在…  相似文献   
53.
鹅肥肝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鹅肥肝同鲟鱼翅酱、黑菌(块菰)被西方人誉为世界三大美食珍品。本文综述了近来年鹅肥肝形成的生化机理。不同鹅种产肝性能差异的原因,可能在生化及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4.
《分子植物育种》2004,2(1):155-155
为了促进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遗传与育种学、进化与分类学、群体与数量遗传学、微生物学、海洋生物及热带生物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与分子植物育种编辑部拟定于2 0 0 3年 8月 2 - 1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海南省农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举行分子植物育种理论与实践讲习班。本期讲习班由方宣钧博士、吴为人博士主讲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研讨班结束后将给学员发结业证书。本期讲习班的主要内容 :植物遗传群体和突变库的建立和应用 ,DNA分子标记原理与应用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质量性状基因的定位 ,数量性状基因…  相似文献   
55.
《作物育种信息》2005,(8):10-11
本试验研究了304个来源于中156/谷梅2号的重组自交系(RIL)和80个来源于Vandana/Moroberekan的高世代回交群体(BC3B和BC3F4)。在RIL中,利用RFLP,RAPD,SSLP,RGA和候选基因标记定位了一个对菲律宾稻瘟病菌株Ca89(谱系4)的抗性主基因,该基因来源于谷梅2号,暂定名为Pi-26(t),位于第6染色体上的两个RGA标记之间,距离标记RGA24a为4.9cM,距离RGA6a为8.4cM。同时,定位了对浙江稻瘟病菌株92-183的两个抗性基因,其中一个基因来自于中156,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旨在鉴定黑麦c型不育诱导胞质中与控制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采用混合分离体分析法区别雄性不育标记,试验材料为2个雄性不育与可育自交系组合的F2。本试验在711-cmsC与DS2品系的组合中检测到10个标记,在544-cmsC与Oto-20品系的组合中检测到7个标记。在这两个组合中有5个共同标记,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成比较图谱。有10个标记位于4RL染色体臂上,  相似文献   
57.
藏山羊生态地理分布及其生态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地调查及生态地理比较法等方法研究表明,藏山羊生产区有藏山羊725.3万余只,约分布在北纬26°~36°(东经75°~104°)之间的生态地理区,以我国青藏高原为分布中心。藏山羊有两个生态类型(即高原型和山谷型)。两个生态类型藏山羊分布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羊的体格、毛被特征、解剖特征、血液生理指标及生化遗传标记等方面均有差异,可按不同的生态类型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8.
黄瓜全雌性基因连锁的AFLP和SCAR分子标记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本研究以全雌品种‘戴多星’自交系和弱雌品种‘北京截头’自交系为双亲杂交获得F1 ,然后得到F2 性型分离群体, 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 构建全雌和弱雌两个基因池, 筛选了64对AFLP选择性引物EcoR I-NN +Mse I-NNN组合, 发现EcoR I-TG +Mse I-CAC引物组合在全雌基因池中扩增出一条分子量为234 bp的特异带。经F2 代单株验证, 该特异条带能在全雌单株中稳定出现。以MAP MAKER (Version 310) 软件分析, 该标记与全雌性位点的连锁距离在617 cM。命名该连锁标记为TG/CAC234。将该特异条带回收、克隆、测序, 设计特异SCAR引物, 再对F2 代单株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仅在全雌单株中扩增出1条分子量为166 bp 的特异带, 表明已成功地将与黄瓜全雌性连锁的AFLP标记转化为操作简便、表现稳定的SCAR标记, 该标记命名为SA166。  相似文献   
59.
黄瓜抗霜霉病异源易位系CT201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曹清河  陈劲枫  钱春桃 《园艺学报》2005,32(6):1098-1101
 将栽培黄瓜‘北京截头’ (Cucumis sativus L. , 2n = 14) 与Cucum is属双二倍体新种C. hytivus (2n = 38) 回交, 随后自交。通过霜霉病田间接种试验筛选, 从中发现抗霜霉病单株HH12825。将HH12825与C. hytivus的原始亲本‘北京截头’和野生种C. hystrix进行农艺性状对比观察, 发现此单株在叶面积、节长、果长×果径等方面介于栽培黄瓜和野生种之间, 在侧枝数、果刺颜色等方面偏向野生种。观察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发现其PMC中期Ⅰ多价体频率(56% ±8% ) 和后期Ⅰ二价体分离滞后率(72% ±5% ) 都较高, 具有染色体易位的细胞学特征。进一步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 结果在40个随机引物中找到了两个引物( E219: ACGGCGTATG和A I220: CCTGTTCCCT) 能够在HH12825中重复地扩增出原始亲本野生种C. hystrix特异DNA片断, 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其为黄瓜异源易位系, 并把此易位系命名为CT201。  相似文献   
60.
柑橘抗CTV转基因与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峰  周常勇 《果树学报》2005,22(4):372-375
综述了柑橘抗衰退病基因工程中两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多种来源于柑橘衰退病毒(Citrustriztezavirus,CTV)核酸序列的转基因柑橘和抗性种质资源中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以及所涉及的方法和遇到的问题。目前研究表明,虽然已成功实现对病毒衣壳蛋白(CP)等基因的转化和Ctv等抗性基因的标记,但尚未获得对CTV有高度抗性的转基因柑橘,而抗性基因亦不能实现定点克隆和转化。因此上述两方面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