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57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7篇
  150篇
综合类   405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85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为促进通过提高油菜种子亚麻酸含量途径增加中国人群亚麻酸的摄入量,提高健康水平的工作进程。结合文献资料,在剖析开展油菜高亚麻酸育种的意义、可行性、难点及可利用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油菜高亚麻酸育种策略与技术途径。在工作实践中,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创建并完善"油菜高亚麻酸种质的筛选方法",利用该方法开展油菜高亚麻酸种质资源筛选和高亚麻酸育种取得良好成效:油菜种质资源的整体亚麻酸含量、具有较高亚麻酸含量种质的百分比率、亚麻酸含量最高值、亚麻酸含量15%的种质数量均明显增加;获得一批亚麻酸含量大于15%(最高含量达21%)的甘蓝型油菜非转基因种质,育成高亚麻酸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甘蓝型油菜高亚麻酸杂交种‘秦杂油7号’通过国家品种登记;2个亚麻酸含量15%左右的杂交种正在申请品种登记。发现在A02、C02及A06染色体上存在多个与亚麻酸显著关联SNP位点。提出开展基础机理研究和分子设计育种创新体系建设,开展高亚麻酸种质资源创新、综合评价和利用研究,构建高亚麻酸育种体系,规化高效保优栽培技术路线,开展油菜籽加工技术、抗氧化研究,构建标准体系等6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92.
自毒物质是造成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研究旨在筛选能够降解土壤中自毒物质的细菌。采用选择性分离方法从土壤中筛选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降解菌;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测序鉴定菌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株降解对羟基苯甲酸能力,并通过盆栽实验验证解毒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到1株有降解对羟基苯甲酸能力的菌株,编号ZH2,经鉴定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在纯培养条件下,当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5 mg/mL时,ZH2能在培养72 h时将其降解97%。盆栽条件下,当基质中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10 mg/g时,ZH2能有效缓解对羟基苯甲酸对黄瓜的生长抑制作用。该研究从土壤中分离到能够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绿针假单胞菌,具有应用于连作障碍防控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3.
文章综合介绍了柚子中所含有的主要苦味物质的种类及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简述了柚子中所含有的柚皮苷、橙皮苷及新橙皮苷等类黄酮化合物和柠檬苦素类似物的功能、性状、应用等,柚皮苷、橙皮苷及新橙皮苷等类黄酮化合物和柠檬苦素类似物在柚子不同部位和果汁中的含量。介绍了类黄酮化合物和柠檬苦素类似物的主要分析检测方法,介绍了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色谱法在类黄酮化合物和柠檬苦素类似物的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笔者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阐述了常见不同耕作方式对主要粮食作物根系特性、光合效应、品质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未来农业生产中进一步加强对耕作方式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指出今后农业生产中应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注重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土壤属性、作物种类及茬口类型选择适宜的耕作方式,试图为中国农业生产中耕作方式更加合理的选择与运用及作物产量的提高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95.
研究临床使用常规剂量及养殖环节加大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剂量后其在鸡蛋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对产蛋期蛋鸡分别给予500 mg/L和667 mg/L 50%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集中饮水给药,每日1次,连续5 d。分别采集停药后1~12 d的鸡蛋样品,采用UPLC-MS/MS测定鸡蛋中土霉素的残留量。按上述方法给药后,低、高剂量组分别在停药第1天和停药第2天达到土霉素残留量最高。低、高剂量组的最高残留量分别为142. 72、82. 84μg/kg,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200μg/kg),不会造成土霉素残留超标。本试验通过研究土霉素可溶性粉在鸡蛋中的残留情况,确定弃蛋期前后土霉素残留量,以期为蛋鸡产蛋期安全用药,保障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
甲氰菊酯在豌豆中残留动态及安全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气相色谱法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甲氰菊酯在豌豆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技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在豌豆中原始沉积量因不同施药处理有较大的差别,施用量越大原始沉积量也越高;残留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施用量的降解速率基本相似,降解系数(︱k︱)=0.167 8±0.001 3,半衰期(DT50)为4.1~4.2 d,降解99 %所需要的时间(T99)为27.1~27.7 d。按常规方法施用甲氰菊酯有效成分5.00 g·(667 m2-1,施药1次或间隔7 d连续施药2次,末次施药后第14天的残留量均<0.5 mg·kg-1,第24天的残留量均<0.1 mg·kg-1,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分别符合我国叶菜类蔬菜MRL和日本豆类蔬菜MRL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
黄宇  林梓  杨筱  颜玉娟 《广东园林》2011,33(2):21-24
设计师通常运用手绘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两种表现形式来表达思维,用手绘设计来捕捉灵光突现,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完成设计理念的精确度。文章着重对计算机辅助设计(SketchUp)中软件建模和手绘渲染两种表现技能相结合的过程的研究,探讨两者在设计中的利弊,通过实践验证两者相结合方法的多元性和可行性,为景观设计初学者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设计的各个环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
 The persistence of metolachlor, a soil-applied herbicide, was studied under field conditions involving repeated herbicide applications. The test field received four applications of metolachlor over an 8-month period, which included two cropping seasons. There was a trend for more rapid rates of degradation with increasing numbers of previous treatments, with fifty percent dissipation time (DT50) of metolachlor declining from 18 days in the first spray to 2.5 days in the fourth spray. An effort was made to isolate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 which had become acclimated to the herbicide from this field soil. A fungal community isolated from this soil showed the capacity to degrade up to 99.6% of the metolachlor within a span of 20 days.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isolated could also degrade up to 81.5% of the metolachlor. Hence, this study clearly indicated that repeated applications of metolachlor to soil resulted in the generation of an adapted microbial population with an enhanced ability to degrade the applied herbicide. Received: 13 November 1998  相似文献   
99.
酞酸酯类增塑剂对土壤─作物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7  
安琼  靳伟  李勇  徐瑞薇 《土壤学报》1999,36(1):118-126
本研究揭示了酞酸酯类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在土壤中的持留动态,降解动力学特征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温度越低,DBP,DEHP的持留性越强;DEHP在土壤中的持留性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DBP更为突出。随土壤水份含量增加,代停工物持留性降低,二者在土壤中的降解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C=C0e^-kt进行描述(C0初始浓度,K速度常数,t时间)。DE  相似文献   
100.
夏萝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消解动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酶抑制快速检测法对有机磷农药在夏萝卜中的消解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敌敌畏、辛硫磷降解较快 ,敌百虫最慢 ,每种农药都有随浓度的增大残留量增加的趋势 ;从农药的残留量的影响因素来看 ,农药的残留量与植株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 ,与植株鲜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