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373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38篇
基础科学   129篇
  197篇
综合类   927篇
农作物   46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选用对玉米产量有重要作用的氮和被称作为品质元素且与氮有明显交互作用的钾, 以及在北方地区植物和人体共同缺乏的锌为肥源因子,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 定量探讨了氮、钾、锌肥配施对玉米地上部分氮、钾、锌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为北方地区玉米高产、优质提供合理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微肥与杀菌剂配施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ZnSO_4·7H_2O、MnSO_4与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配施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肥与杀菌剂配施,有利于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效。玉米拌种用量ZnSO_4·7H_2O6g/kg MnSO_46g/kg 50%福美双3g/kg 40%五氯硝基苯3g/kg,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效88.75%~92.17%,较微肥处理和杀菌剂处理分别增产4.77%~6.42%和6.25%~11.80%。  相似文献   
103.
江西玉米害虫及其天敌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我们先后在南昌、进贤、新建、上高、高安、宜丰、铜鼓、奉新、萍乡、东乡、祟仁、井岗山、庐山、修水、武宁、玉山、赣县、赣州等地、县、市、区进行玉米害虫及其天敌种类调查,共采到标本1万余号,经鉴定结果:为害玉米的害虫共计2个纲,12个目,60个科,180种,在国内首次发现为害玉米的昆虫4种;即黄足蠼螋、金刚钻、淡绿小蠊、蚂蚁。玉米害虫的天敌计2个纲,9个目.28科,79种。现按分类系统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4.
利用2001年、2002年、2004年山东省特种玉米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通过对参试糯玉米品种株型、鲜穗采收期、产量性状、商品果穗率、品质性状、抗病性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为指导山东省糯玉米育种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山东省糯玉米品种紧凑型株型偏少;鲜穗采收期存在较大差异;参试品种的产量和穗粒数差异显著;一些参试品种的双穗率过高,影响商品果穗率偏低;参试品种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赖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差异都很显著,风味品质分差异不明显;参试品种对茎腐病、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5.
玉米不同播种期对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玉米杂交种桂顶一号,于1988~1989年在广州作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产量、株高和果穗位高受播期的影响较大,变化差异明显,而植株总叶片数和果位高/株高比值的变化较小。全生育期以2~3月和9月播种的较长,4~8月播种的较短。产量以3~4月上旬和7、8、9月播种的较高,5~6月播种最低。影响生育期长短的主要因子是温度条件,较低温延长生育,较高温促进生育,从而影响产量。构成产量的主要性状,以千粒重和行粒数变化最大,与产量相关最密切。  相似文献   
106.
玉米杂交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了20个玉米杂交种,该方法避免了以往品种试验中单独以产量为标准进行品种评估的局限性,而对株高、穗位高、叶面积、抽雄期、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等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等共11个性状共同进行量化处理,以得到较完整系统的试验信息,对试验品种做出更加科学的评价。结果表明,20个玉米杂交组合中以F14、F18、F112三个组合表现最好,F19、F119、F115组合次之,其余组合均为一般组合,综合评判结果与杂交组合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7.
筛选出南方稻田适宜的玉米复种方式,通过推广,可解决南方饲粮短缺的矛盾。于1998年至2005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实验田,连续7年对稻田玉米不同复种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复种方式的产量、能流、物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各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用综合指数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得出处理F(紫云英—玉米‖大豆—晚稻)的综合效益最佳,综合效益指数为0.9416。可在南方双季稻区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影响农业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复杂而多变,对它们需要采取动态的分析。在长期研究农业病虫测报技术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了灰色关联动态分析方法,对一代玉米螟发生量与越冬基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后者对前者在远期、中期和近期的影响,为玉米螟发生程度预测因素的入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9.
选用3种种衣剂用1种拌种方法处理玉米种,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情的影响及对地下害虫的防效.结果表明:玉米生产型种衣剂的保苗率高达83.7%,大豆种衣剂次之,为81.7%,两者分别与对照之间达极显著和显著差异;对于地下害虫的防效,3种种衣剂处理与对照均达极显著性差异,拌种也与对照之间呈显著性关系,其中,大豆种衣剂的防效最高,达95.97%,其次,玉米生产型种衣剂的防效也达到94.51%.  相似文献   
110.
琚慧媛  王嘉  李嫱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963-964,1149
[目的]研究辽宁地区玉米与紫花苜蓿间作的可行性。[方法]设置玉米、紫花苜蓿单作和间作3种种植方式,间作玉米采用控根育苗移栽,测定玉米和紫花苜蓿的株高、产量。[结果]间作玉米缓苗期、株高较低于单作,但抽穗后两者的株高差异不显著。间作紫花苜蓿的株高低于单作。1年生苜蓿与玉米相互间形成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参数,两者的实际高度相近时,紫花苜蓿具有较好的收获量,可以刈割。间作玉米产量达12 190.5 kg/hm2,比单作玉米低11.4%,经济系数显著高于单作玉米。间作苜蓿的产量低于单作,但可以多次循环刈割。[结论]玉米、苜蓿间作增加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生物量和产值,提高了综合效益,促进了辽北地区农业生态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