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49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27篇
  44篇
综合类   201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藏粮于技”是粮食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基于2002—2020年26个主要粮食生产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三要素嵌套CES生产函数以及DEA-Malmquist模型测度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和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并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是非中性的,不同时间、地区以及不同粮食作物的农业技术进步偏向性均存在差异。研究期间我国整体技术进步偏向农业机械要素。不同于小麦整体的农机偏向型技术进步模式,稻谷、玉米的技术进步特征有明显的生化偏向性。2002—2020年间,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波动明显,且粮食主产区的综合生产效率明显优于非主产区。当前我国农机偏向型技术进步模式不利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明显的负向溢出效应,非主产区生化偏向型技术进步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符合粮食技术进步偏向特征的技术创新更能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因此,可以利用技术创新替代稀缺资源,在发挥农业机械化优势的同时,根据粮食生产自有禀赋发展并应用新型生物化学型技术,促进技术进步与粮食提效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42.
543.
将超磁致伸缩材料的输出特点和喷油器的驱动需求相结合,设计并驱动适用于电控喷油器的超磁致伸缩致动器。针对常闭式电控喷油器仅需要单向和缩短位移的特点,结合超磁致伸缩材料在不同偏置磁场强度输出特性,提出了2种不同偏置磁场的致动器结构并分析了各自适用的电流输入方向;借助实验系统测试了2种致动器的稳态位移和响应时间,并分析了二者输出性能。针对传统直流方波驱动时致动器响应过慢的问题,借鉴电磁铁大电压快速开启的方法,设计了喷油器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驱动波形,并测试了该设计波形对强偏置致动器的驱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设计的驱动电压,可将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响应时间由4 ms降至1 ms,极大地提升了致动器的瞬态响应速度,同时,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可输出12~33μm的连续稳态位移,提供了更多的驱动效果。  相似文献   
544.
块菌又称松露,为珍稀野生药食兼用的大型真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密码子使用偏性分析可为块菌的遗传进化与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黑孢块菌(Tuber melanosporum)、白块菌(T. magnatum)和波氏块菌(T. borchii)的基因组数据,利用CodonW 1.4.2、Mega X软件和EMBOSS在线网站,系统分析3种块菌基因组密码子使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3种块菌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高度相似,密码子第3位偏好鸟嘌呤或胞嘧啶(G/C),有效密码子数值较高,其中,黑孢块菌与波氏块菌密码子使用性相似度最高,白块菌鸟嘌呤或胞嘧啶碱基相关参数均较高。3种块菌最优密码子中G/C结尾的分别占81.8%、78.9%和61.9%,三者共有的高频密码子24个,共有的最优密码子14个,均偏好鸟嘌呤或胞嘧啶或胸腺嘧啶结尾的密码子,但总体偏好性不强。奇偶偏性、ENC-GC3s关联、中性绘图和对应性分析显示,3种块菌密码子使用偏性形成受选择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黑孢块菌主要受翻译选择压力影响,白块菌主要受翻译选择外的其他因素影响,波氏块菌受选择压力影响相对较弱。研究表明,3种块菌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相似,偏性较弱,表达潜力较低,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块菌的物种演化研究和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45.
YAO Linlin 《干旱区科学》2022,14(5):521-536
Hydrothermal condition is mismatched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particularly in Central Asia (including Kazakhstan, Kyrgyzstan, Tajikistan, Uzbekistan, and Turkmenistan), resulting many environmental limitations. In this study, we projected hydrothermal condition in Central Asia based on bias-corrected multi-model ensembles (MMEs) from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 (CMIP6) under four 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 and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SSP-RCP) scenarios (SSP126 (SSP1-RCP2.6), SSP245 (SSP2-RCP4.5), SSP460 (SSP4-RCP6.0), and SSP585 (SSP5-RCP8.5)) during 2015-2100. The bias correction and spatial disaggregation, water-thermal product index,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drothermal condition is mismatched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deserts, whereas the region of Pamir Mountains and Tianshan Mountains as well as the northern plains of Kazakhstan showed a matched hydrothermal condition. Compared with the historical period, the matched degree of hydrothermal condition improves during 2046-2075, but degenerates during 2015-2044 and 2076-2100. The change of hydrothermal condition is sensitive to precipitation in the northern regions and the maximum temperatures in the southern regions.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optimal scenario in Central Asia is SSP126 scenario, while SSP585 scenario brings further hydrothermal contradict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scientific inform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hydrothermal resource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under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546.
2022年7月17日营口地区出现一次局地暴雨过程,整体降水量级预报把握较差,因而对环流形势、物理量场、数值预报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局地暴雨过程出现在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高空冷涡底后部的西北气流中,低层配合有冷切及地面低压的有利动力强迫机制下,具备充沛的水汽条件及一定的位势不稳定层结,造成此次降水过程预报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大尺度环流形势的预报偏差。前期的天气形势较预报的强度偏弱、位置偏东,造成主观预报对后续发展的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547.
自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晋城市出台和践行了一系列政策,并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在此过程中,又出现了农业经济未能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和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促进晋城市农业增产增收,利用《2010—2019年阳城县统计年鉴》中记录的农业增加值、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用薄膜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这五个指标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晋城市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农用薄膜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均可促进晋城市农业经济的增长,其中,农用薄膜使用量影响最大,农药使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次之。基于上述的研究结论,认为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大力培养专业的农业科技研发人员、增加财政支农支出和坚持农业绿色发展对于促进晋城市农业经济增长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