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林业   49篇
农学   153篇
基础科学   8篇
  93篇
综合类   487篇
农作物   144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10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服务器响应速度慢的弊端突显出来,LVS集群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缓解.本文介绍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下利用LVS集群在DNS服务器上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案,该方案能有效的提高DNS服务器的响应速度,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河北省县域经济实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河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及相关统计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河北省136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河北省136个县(市)的综合实力排名,将全省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成5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提升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3.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陕西省保存的53个代表性家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合理利用品种资源,选育适合西北蚕区饲养的优良家蚕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用供试品种滞育期的蚕卵提取基因组DNA,选用重复性较好的14对引物组合进行AFLP扩增,共获得535个条带,其中有472个条带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88.22%。采用UPGMA方法对供试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53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72 8~0.601 9,主要分为中系、日系和欧系3大类群,其中:日系和欧系品种遗传距离较近,与传统的家蚕系统按来源地分类的结果吻合;4个陕西地方一化三眠蚕品种明显有别于其它家蚕品种而归为一个特殊类群,提示其具有独特的种质特性。此外,采用滞育期的蚕卵提取家蚕基因组DNA,可以克服取样的时间限制,满足实验需要。  相似文献   
104.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created a whole arsenal of regulatory, financial and informational instruments with the objective of enhancing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SFM). In the course of this policy development effort, so far, the targets of governance have been more or less neglected.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a forest manager's values have a major influence on the perception of and the reacti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public policy instruments. The results of a mail survey carried out among Austrian forestry professionals show that the persons in charge of putting SFM into practical action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specific value patterns. By means of cluster analysis, forestry professionals were classified into six value types. Each of the six types identified is expected to respond to policy instruments in a specific way.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I finally discuss if and how policy instruments can be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in a more target-group oriented way.  相似文献   
105.
为了准确鉴定21份葡萄砧木品种资源的耐盐性。采用营养钵基部盐液浸泡法,设置100 mmol/L盐处理(以不加盐作为对照),以盐害指数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对21份葡萄砧木进行了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耐盐力强的‘Salt creek’和‘Dogridge’来自香槟尼葡萄,‘洛特’来自沙地葡萄,‘101-14’来自河岸葡萄作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而耐盐力弱的是‘5BB’‘188-08’‘420A’‘140R’‘1103P’‘SO4’均来自冬葡萄作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因此,耐盐砧木育种中,可选择耐盐性强的香槟尼、沙地葡萄和河岸葡萄作为母本进行杂交育种。  相似文献   
106.
100份番茄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是番茄育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对收集的100份番茄种质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中,质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0.34~1.52,花序类型的H′最高,为1.52,数量性状中H′最高的是果梗洼大小和单果种子数,均为2.06;提取的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67.72%,第一、二主成分主要反映植株的生长状态和果实的外观形态,第三、四主成分分别反映果实因子和植株长势,第五、六主成分主要与果实熟性和品质有关。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在欧氏距离为0.91处聚为Ⅴ类,其中第Ⅰ、Ⅱ类群可以作为培育高品质番茄的种质材料,第Ⅲ类群遗传改良潜力较大,第Ⅳ类群可以为今后选育不同利用价值的番茄品种提供宝贵材料,第Ⅴ类群是优良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熵权TOPSIS和聚类分析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可以对改善江苏省13市土地利用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有效对策,为促进区域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和无锡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综合水平处于良好阶段,两个城市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徐州、宿迁、淮安、盐城、南通、泰州、扬州、南京、常州和镇江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综合水平处于一般阶段,而连云港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综合水平还处于较差阶段,其中南京、常州、镇江、南通和扬州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相似性较高,徐州、宿迁、淮安、盐城、连云港和泰州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具有较高相似性。通过江苏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分析,苏南地区苏州和无锡土地利用综合功能发挥较好,苏南其他地区和苏中地区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苏北地区土地利用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普遍较弱,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江苏省13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发展水平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各有不同,需要根据各地的具体土地利用情况制定具体措施提升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8.
分析山西野生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有助于了解山西野生大豆起源与进化,为野生大豆优异种质挖掘及资源高效利用等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52对SSR分子标记对来自于山西省9个地区32个县市的70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扩增出45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8.7个等位基因,变幅为3~19。等位基因频率为0.185 7~0.885 7,平均0.421 0;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10 2~0.871 8,平均0.710 0;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01 9~0.858 4,平均0.679 7。将所有供试材料按地理来源分类,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中部野生大豆资源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最高,北部次之,南部最低。而各组的平均主要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与之相反。基于遗传结构和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都可将试验材料分为3个类群,两种分类结果基本相同。第一类群主要包括山西中部部分资源,第二类群主要包括山西中部部分资源和山西北部资源,第三类群主要包括山西南部资源。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较为一致。山西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较高。中部野生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北部资源次之,南部资源最低。推测山西中部和北部曾经发生过种质交流,导致中部资源遗传多样性最高,该区域可能为山西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109.
小麦抗逆相关转录因子DREB密码子偏好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REB(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转录因子在植物抵抗干旱、高盐、低温等非生物逆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普通小麦抗逆相关转录因子DREB密码子的偏好性特征,本研究运用CodonW、CHIPS和CUSP软件程序分析了小麦DREB基因的密码子使用特性,并与13种植物的DREB密码子偏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小麦DREB基因主要偏好以GC结尾的密码子;根据RSCU值,确定小麦DREB基因的高频密码子有14个;不同作物间DREB基因的密码子选用偏好性存在一定差异;基于DREB编码序列的聚类分析比基于密码子使用偏性聚类分析更能准确地反映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属于真核生物的酵母菌比属于原核生物的大肠杆菌更适宜作为DREB基因表达的异源受体。小麦DREB与模式植物基因组之间密码子使用偏性差异较小,拟南芥可能比烟草和番茄更适合作为该基因转基因研究的理想受体。小麦DREB密码子偏性分析为该基因的异源表达及分子遗传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Sixty one persimmon (Diospyros kaki Thunb.) selections, including 17 Italian, 11 Spanish, 13 Japanese, six Korean, five Chinese, one Israeli, and eight of unknown origin, were evaluated for genetic differences by AFLP analysis. Relationships among cultivars were evaluated by UPGMA clustering, Neighbor Join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While similarities among groups were generally less than 0.60, both UPGMA and Neighbor Joining separated European and Asian cultivars. Spanish and Italian cultivars were not separated by any of the analyses, suggesting that they share a common gene pool, while Japanese, Chinese and Korean cultivars formed distinct clusters. Diversity within groups was greater than diversity between groups. Most cultivars were quite polymorphic (only 0.60–0.80 similarity between cultivars). In addition, the presence of several Japanese cultivars in the European group and a group of European cultivars nested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n groups suggest that similar, but different progenitors were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ent European cultivars. ‘Kaki Tipo’ selection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were clearly different by AFLP analysis, indicating that they are separate cultiv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