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04篇
  免费   1227篇
  国内免费   2103篇
林业   1365篇
农学   2189篇
基础科学   841篇
  2970篇
综合类   7740篇
农作物   2939篇
水产渔业   1060篇
畜牧兽医   4372篇
园艺   1502篇
植物保护   656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01篇
  2022年   678篇
  2021年   812篇
  2020年   811篇
  2019年   966篇
  2018年   794篇
  2017年   876篇
  2016年   1203篇
  2015年   1420篇
  2014年   1526篇
  2013年   1715篇
  2012年   1822篇
  2011年   1479篇
  2010年   1184篇
  2009年   1195篇
  2008年   1019篇
  2007年   1165篇
  2006年   1161篇
  2005年   877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388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342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2年的牦牛放牧试验表明:除不同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外,降水和地温是影响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绝对生长率的关键因素。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地上总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1999年在7月份最大;1998年,冷季草场各放牧处理的绝对生长率在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的对照组和轻牧组在7月份最大,中牧组和重牧组在8月份最大。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生长率的变化不尽相同。1998年,冷季草场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7月份达到最大,且9月份出现了营养的再次积累;1999年,冷季草场禾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在6月份和8月份出现了两个峰值,暖季草场禾草地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在7月份达到最大。对杂草类而言,1998年冷季草场的绝对生长率6月份最大,暖季草场重牧组的绝对生长率8月份达到最大,其他各处理7月份达到最大;1999年重牧组杂草的绝对生长率在6月份达到最大,其他各处理杂草在8月份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32.
中国结缕草属(Zoysia spp.)植物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20  
在广泛收集结缕草属(ZoysiaWild.)种质资源基础上,按照形态类型和地理分布,选取40份种质,采用电导法(EL)对其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以半致死温度(LT50)为评价指标,在参试材料中除大穗结缕草和来自台湾岛海边沙地的沟叶结缕草外,其它种质都较天堂-419(对照)抗寒;在结缕草属内,抗寒性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耐寒性依次为日本结缕草>中华结缕草>沟叶结缕草>细叶结缕草>长花中华结缕草>大穗结缕草,其中细叶类型的沟叶结缕草和细叶结缕草抗寒性变异较大;日本结缕草和中华结缕草抗寒性变异与地理分布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但分布在海边的种类和种质抗寒性明显较低;结缕草属及其中华结缕草的抗寒性与叶长、叶宽以及叶背面被毛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不体现在日本结缕草上。实验结果还表明,EL方法是评价结缕草属抗寒性较为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3.
在MRS平板上,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了Nisin对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5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Bb-12生长的抑制作用。当Nisin浓度≥50ug/ml时,对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5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Bb-12则几乎不生长,即使Nisin的浓度仅为25ug/ml,当L.acidophilus La-5和B.bifidum Bb-12单独或两者共同在37℃发酵10%(w/w)还原脱脂奶时,脱脂奶中添加的50ug/ml Nisin对B.bifidum Bb-12表现出杀菌作用,而对L.acidophilus La-5则为抑菌作用。当延长培养时间后。L.acidophilus La-5的存在可以降低Nisin对B.bifidum Bb-12的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34.
13~18周龄笼养蛋鸭适宜蛋白质和蛋氨酸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 32 4羽满 1 2周龄的金定鸭 ,通过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屠宰试验和对试鸭产蛋期 (1 9~ 2 8周龄 )产蛋性能的观察 ,研究了在等能条件下(ME :1 1 51MJ/kg) ,不同蛋白质水平 (CP :1 3 %、 1 5 %、 1 7% )和蛋氨酸水平 (Met/CP :0 0 1 7、 0 0 2 2、 0 0 2 7)组成的 9种饲粮对 1 3~ 1 8周龄笼养蛋鸭的生长性能、养分利用、体成分沉积和产蛋期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阶段饲粮粗蛋白、蛋氨酸水平对体增重影响不显著 (P >0 0 5) ;体增重与蛋氨酸 (% )呈一定的正相关 (r=0 4574) ;CP为 1 3%、Met/CP为 0 0 2 7组采食量一直较稳定、较高 ,且饲料效率又好。代谢试验 :不同粗蛋白、蛋氨酸水平饲粮对试鸭氮存留率和能量的利用率影响显著(P <0 0 5或P<0 0 1 ) ,且它们随饲粮CP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随蛋氨酸水平升高而升高 ;磷的利用率也分别以CP为 1 3%的水平和Met/CP为 0 0 2 7的水平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水平对磷利用率 (P <0 0 1 )。屠宰试验 :当Met/CP为 0 0 2 7时 ,体氮沉积量和体磷沉积量最佳。产蛋性能 :开产日龄和高峰日龄与 1 3~ 1 8周龄CP食入量呈弱的负相关 (r=- 0 1 83 3和r=- 0 0 984) ,与蛋氨酸食入量呈正相关 (r =0 5780和r =0 435 0 )。饲粮粗蛋白、蛋氨酸水平对 1 9~ 2 8周龄  相似文献   
35.
对永城县1982年至1987年土壤养分变化动态进行了定点分析研究.共分析了三十个乡的257个土样。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1987年比1982年相应提高25%和41.4%;而速效磷和钾则相应降低36.1%和89.9%;微量元素有效锌、硼、钼含量均属中低级水平。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36.
本文报导23种广东常见阔叶树材的耐磨性试验结果,并对耐磨性与木材密度、硬度的关系及木材耐磨性各向异性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7.
采用3×2×2因子饲养试验和2×2×2因子代谢试验,研究金霉素与赖氨酸和蛋氨酸的交互作用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金霉素对两种氨基酸代谢的影响。金霉素在饲料中添加150 mg/kg时,对0-3周肉仔鸡具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P<0.01);并显著提高肉仔鸡的饲料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P<0.01),促进氮沉积(P<0.01)。对4-6周肉仔鸡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金霉素、赖氨酸和蛋氨酸存在显著的互作关系(P<0.05)。金霉素的促生长效果受饲料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的影响,当日粮中赖氨酸水平为1.3%,蛋氨酸水平为0.6%时,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最高。金霉素对赖氨酸的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蛋氨酸和胱氨酸的表观利用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研究结果表明持续低剂量金霉素与蛋氨酸和赖氨酸具有交互作用,这种互作关系影响彼此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作用效果,金霉素具有提高肉仔鸡赖氨酸需要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控制sch单养雄蚕品种雌雄蚕孵出比例的催青处理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萍  鲁成  朱勇  向仲怀 《蚕业科学》2002,28(1):31-34
研究结果表明 :在RH 6 0 %状态下 ,控制性比的温度和下限时间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控制性比的高温处理适于干燥状态下进行 ;处理后雌蚕孵化整齐度明显低于雄蚕孵化整齐度 ,雌雄蚕孵化整齐度均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尤以雌蚕更为明显。由此提出了在RH 6 0 %状态下sch单养雄蚕品种控制性比的起点温度及温度、时间范围。认为高温催青用下限温度配合 1日收蚁法效果好 ,高温处理以后的胚胎适于在RH 80 %~ 85 %的湿度中保护  相似文献   
39.
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油松纯林改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喀左县位于辽宁西部地区,现存大面积油松人工纯林,不仅改善地力和水土保持效益差,而且火险性强、虫害蔓延成灾、生长早期衰退。为改善其林分生态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综合效益,在中三家镇对25年生油松人工纯林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山杏、刺槐、沙棘等乔、灌木树种,利用林间空地、林缘隙地、侵蚀沟壑和疏林地造林,在大面积油松纯林连片地区进行窄带状或块状砍伐后造林,5年后效益显著,林分相对湿度提高了2.2%,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4%,土壤含水量提高9.8%,减轻土壤容重3%,林分虫害明显下降,油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22.6%、19.8%。  相似文献   
40.
介绍了山地橄榄2种病害:叶斑病、炭疽病;5种虫害:橄榄星室木虱、黑刺粉虱、恶性叶甲、橄榄枯叶蛾、橄榄野螟的主要特征和危害症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