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09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502篇
林业   1012篇
农学   834篇
基础科学   140篇
  261篇
综合类   6738篇
农作物   781篇
水产渔业   277篇
畜牧兽医   1224篇
园艺   1630篇
植物保护   1754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359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467篇
  2014年   626篇
  2013年   616篇
  2012年   864篇
  2011年   963篇
  2010年   778篇
  2009年   783篇
  2008年   755篇
  2007年   717篇
  2006年   648篇
  2005年   649篇
  2004年   522篇
  2003年   473篇
  2002年   412篇
  2001年   403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51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7篇
  1957年   10篇
  1955年   8篇
  1953年   6篇
  1952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41.
综述了我国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致病基因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查明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分化状况是进行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及其抗性品种利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2.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 ,其孢子悬浮液的含孢量为 106~107个 /mL时 ,对恶苗病菌的抑制力达 92.33%。通过哈茨木霉菌液和 3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菌抑制效果的比较 ,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含孢量为 107个 /mL与施保克质量浓度 1μg/mL的抑菌效果接近 ,分别为 76.7%、75.4%。显微摄影结果显示 ,哈茨木霉以附着胞附着在恶苗病菌菌丝上 ,然后穿透菌丝在其内生长 ,或与恶苗病菌的菌丝平行生长 ,然后再侵入病菌内寄生。  相似文献   
143.
水杨酸和乙烯在烟草抗黑胫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5mmol/L水杨酸或1g/L乙烯外源处理可诱导烟草对黑胫病的抗性,推迟植株死亡。不能积累水杨酸的转nahG基因植株和不表现乙烯应答反应的转etr1-1基因植株对黑胫病的抗性显著弱于野生型植株。组成性积累高水平水杨酸的转entC和pmsB基因植株对黑胫病的抗性明显强于野生型植株。这些结果说明水杨酸和乙烯增强烟草对黑胫病的抗性,减缓黑胫病的扩展。0.5mmol/L KCN连续浇灌植株4天或浸溃叶片2,4h均不能恢复转nahG基因植株丧失的对黑胫病的抗病性。此结果进一步支持关于KCN处理不能恢复转nahG基因植株丧失的对真菌病害抗病性的假说。  相似文献   
144.
制约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相同条件下,从稻田直接收集的病粒中的稻粒黑粉病菌厚垣孢子不能萌发,而取之于仓库中的孢子能萌发。为探明其制约因素,对该病菌进行了光照和浸水时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形成后,必须经光照射后,方可进入休眠期;度过5~6个月休眠期的冬孢子,必须浸水48h以上才开始复苏;复苏后的冬孢子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未完成后熟作用的冬孢子和完成后熟但尚未复苏的冬孢子即使在光照条件下也不能萌发。即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必须经历后熟、休眠、复苏三个阶段后,在适宜的光照与温湿条件下,方可萌发。光照对其冬孢子具有双重作用,促使后熟进入休眠和刺激萌发。  相似文献   
145.
小麦苗枯病菌的ITS分析及PCR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麦苗枯病菌(Clavibacter fangii,Cf)是引起小麦细菌性苗枯病的病原,本研究用16S~23S rDNA间的内源转录间隔区(internally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通用引物L1(5'-AGTCGTAACAAGGTAGCCGT-3')和L2(5'-GTGCCAAGGCATCCACC-3')扩增Cf和其它相关细菌的基因组DNA;并对其PCR产物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将所获序列和其它已报道的细菌ITS序列进行多重比较后设计出Cf的特异性引物I1(5'-TGCCAAGTCACACTGAGACGA-3')和I2(5'-CAATGATCTACCACCCTCCGA-3')。此引物可以从Cf中扩增出351bp的特异性片段,而其余参试的21个细菌PCR反应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小麦苗枯病菌的快速、可靠检测。此外,本研究对多种植物病原棒形杆菌的ITS序列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分类意义。  相似文献   
146.
棉疫病菌elicitin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疫病菌是我国棉花和苎麻疫病的主要病原菌,引起棉花烂铃、死苗,苎麻叶斑和茎腐,严重影响棉花和苎麻的产量和品质[1,2],该菌的主要寄主有棉花、苎麻和构树[3]。  相似文献   
147.
贵阳地区小麦白粉菌毒性结构及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的大面积种植抗性很快丧失之后,白粉病的为害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48.
江汉平原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稻和稻田周围常见的10种杂草上来集梨孢属菌株,以涂沫法作交互接种,分离自牛筋草、狗尾草、法氏狗尾草、李氏禾、罗氏草、铺地黍、稗和马唐的梨孢菌与分离自水稻的梨孢菌可以交叉侵染其寄主,茭白和碎米莎草梨孢菌与稻梨孢菌不能交互侵染;自然诱发条件下来自牛筋草和狗尾草的梨孢菌与来自水稻的梨孢菌对其寄主同样发生交叉侵染。直接从杂草寄主上分离的梨孢菌株对水稻的致病性较弱,接种到水稻感病品种发病后再分离的菌株,对水稻致病性增强,对原寄主的致病性基本保持不变。推断稻瘟病区稻田周围牛筋草、狗尾草、法氏狗尾草、李氏禾、罗氏草、铺地黍、稗和马唐等杂草寄主上的梨孢菌在稻瘟病菌的积累和传播方面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9.
菜豆萎蔫病菌的种子检验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友福  高泉准 《植物检疫》1997,11(3):129-133
本研究对我国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菜豆萎蔫病菌Curtobacteriumflaccumfa-cienspv.flacumfaciens(Cf)进行种子检测鉴定技术的研究,发现523,NBY+TTC和NBY+刚果红三种培养基均可作为分离培养基;对带菌种子分离的灵敏度为1.8×102cfu/ml,病叶柄和茎是分离的最佳部位,病菌可通过种子传给种苗引起种苗发病,发病时间为7~20天,针刺接种是Cf最有效的接种方法,接种发病率为100%。使用标准化的Biolog鉴定系统鉴定病原,在种水平的鉴定准确率达98.5%。  相似文献   
150.
张秀丽  李弋 《植物检疫》1997,11(3):151-154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大豆茎干溃疡病菌Diaporthephaseolorumvar.caulivora(DPC)的12个菌株进行了可溶性蛋白质、酯酶同功酶的检测试验,结果12个菌株的可溶性蛋白质、酯酶同功酶的特征性电泳谱带均显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与其同属同种不同变种的大豆黑点病菌Diaporthephaseolorumvar.sojae(DPS)的特征性电泳谱带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成为对DPC有鉴定价值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