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388篇
农作物   2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4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试验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吸浆虫系统监测,秋播期药剂拌种、蛹期撒毒土、成虫期喷药三个不同时期的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蛹期和成虫期是小麦吸浆虫防治的两个关键时期。成虫期防治效果较好,蛹期+成虫期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2.
供试的4种植物性杀虫剂中,29%油酸烟碱,氯氰乳油对吸浆虫的防效最好,对成虫的防治效果可达77.7-90.13%,挽回 产量85.42%,高于对照药剂林丹的77.125。  相似文献   
43.
董超 《河南农业》2018,(34):30-31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种毁灭性的害虫.近年来,舞阳县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程度逐年加重,一般年份减产10%-20%,重度发生年份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为害舞阳县小麦的主要是麦红吸浆虫,成虫体长约2mm,蛹橘红色.幼虫3个龄期,主要以幼虫在小麦灌浆期吸食麦浆为主.研究表明,3头幼虫就可以将1粒小麦浆液吸食干净.吸浆虫有隔年羽化或多年休眠现象,老熟幼虫可以在地下常年存活,发生条件适宜时会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44.
以河西走廊东部1998—2007年麦红吸浆虫和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麦红吸浆虫的发生关键期、动态和气象成因,运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了气象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影响河西走廊东部麦红吸浆虫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温度和水分,特别是后冬(2月)温度越低麦红吸浆虫破茧、化蛹、成虫始见越迟;2—5月水分因子促进麦红吸浆虫的发生发展;10cm地温与麦红吸浆虫的活动相关性显著,10cm地温指标高于平原地区渡河两岸6~8℃。(2)麦红吸浆虫越冬基数受9月平均最低温度制约显著。(3)1月极端最低地温和6月中旬-7月上句平均气温是影响当年麦红吸浆虫发生面积的前期和后期的主要气象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5.
漯河市小麦吸浆虫回升原因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小麦吸浆虫的回升原因进行分析、综述,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6.
小麦抗麦红吸浆虫品种遗传多样性的表型和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深入地揭示小麦抗麦红吸浆虫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从而为进一步选育抗虫品种提供依据,在对田间虫圃1 562份小麦品种(系)损失率鉴定的基础上,取47份年度间鉴定抗性结果较为一致的材料,利用表型和SSR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这些抗麦红吸浆虫品种农艺性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表型聚类在遗传距离为0.68处将供试材料分为6个类群。19对SSR标记在47份不同抗性品种中检测到104个等位基因,能够将所有品种区分开来,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平均5.47个。47个小麦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40~0.95,平均为0.71。SSR标记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0.74处将供试材料分为6大类群。Mental测验结果表明,表型同基因型距离矩阵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76,P〈0.05)。抗虫品种晋麦65号单独聚为一类,同其余品种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可作为新的抗源用于抗虫育种,并在吸浆虫发生地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7.
小麦吸浆虫发生动态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受吸浆虫危害的小麦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80%,甚至绝收。本文从气象条件入手,结合吸浆虫的生活习性,通过分析,找出了对吸浆虫影响较大的气象要素,并总结了气象条件对吸浆虫发生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8.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近年来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据农业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的统计资料,2007年全国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已达到4000万亩,并且发生区域有北移现象,据天津市植保站2007年普查,该市发生面积已达80万亩,应该引起河北省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9.
阳谷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小麦吸浆虫的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形态特征及影响其发生的因素等,并提出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应贯彻“蛹期和成虫期防治并重,蛹期防治为主”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从叶县气象条件入手,结合吸浆虫的习性,分析了影响吸浆虫发生的关键气象要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