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2篇
  13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71.
为确定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新春31号的种子活力与穗位、成熟度的关系,分别在花后15d、20d、25d、30d、35d收获穗上部、中部和下部种子,测量种子长、宽、厚、千粒重等性状,并通过发芽实验分析发芽率、幼苗高度、干鲜重等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花后35d收获的穗中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最高。在同一部位,随着收获期的延迟,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重、幼苗干鲜重和种子活力指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种子活力指数表现为中部穗位下部穗位上部穗位。经逐步回归分析,种子活力与千粒重和籽粒宽度的相关性最好,因此这两个指标可用作筛选高活力种子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2.
本文回顾了郭予元院士在小麦害虫预测和治理上的重要贡献,主要包括:在20世纪70-90年代,创新了害虫生物学与生态学有机结合方法,显著提升小麦害虫预测技术水平。从宏观到机理,突破了多项小麦害虫治理关键技术,包括小麦品种抗吸浆虫鉴定技术与抗吸浆虫机制,创新性提出吸浆虫成虫期防治及穗期保护策略;利用田间开放式控制虫量的办法建立小麦蚜虫防治阈值及复合防治指标;麦田天敌资源的保护及利用。面向小麦生产实际,创建小麦吸浆虫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吸浆虫穗期保护策略和技术、蚜虫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等研究成果一直传承至今,列入我国农业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本文还介绍了在后续小麦吸浆虫、蚜虫预测与防控研究与实践中,传承与发展郭予元院士的学术思想,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3.
麦穗检测与计数关乎小麦的产量预估与育种,估算小麦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单位面积穗数,如何准确检测单位面积穗数对于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改进的YOLOX-s的田间麦穗检测方法对麦穗进行精准识别与计数。首先,选取多个国家的不同品种小麦图像,使用图像增强、数据清洗等方法建立全球小麦图像数据集。其次,在YOLOX-s的基础上根据麦穗图像的特点,重新设计了特征提取网络的深度,同时加入注意力机制,充分提取麦穗特征。将SPP模块替换为SPPF模块,在提升推理速度的同时,不降低模型性能。通过全球小麦图像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并使用实地拍摄的麦田图像对模型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全球小麦图像数据集的训练,改进的YOLOX-s网络模型的mAP达到了89.03%,精确度达到了91.21%。在实拍的麦田图像中,计数准确率达到了97.93%,平均单幅图像计数为0.194 s,单株小麦识别速度为2.8 ms,检测速度较YOLOX-s提升30.2%,计数速度优异,麦穗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