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从鲁麦14号的育成论小麦种质资源改良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鲁麦14号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黄淮冬麦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之一,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文以鲁麦14号的成功选育为例,论述了种质资源遗传信息的捕捉、关键遗传资源的发现及创新策略在品种改良中的重要性,并对小麦遗传育种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潍北农场2267hm2耕地全部属滨海盐碱地,历年小麦种植面积都在1467~1667hm2之间。近几年来农场加大了对盐碱地的治理改造力度,增加了生产投入和科技投入,小麦产量逐年提高,至1997年全场种植的1647hm2小麦平均产量达365kg/6...  相似文献   
13.
鲁麦14号的生育特点与高产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鲁麦14号(烟604)是烟台市农科所于1979年用C149作母本,F_4530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连续7年选育而成,1990年8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该品种在黄淮北片大区区试和山东省生产试验中均表现突出,在高肥水栽培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鲁麦14空间诱变后代的籽粒淀粉积聚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空间条件对小麦籽粒淀粉积聚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鲁麦14及其空间诱变后代品系烟6089和烟5158为材料,在相同生态条件下研究这3个品种(系)花后不同时期籽籽粒淀粉的积聚及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支链淀粉的积累量和积累速率,烟5158高于鲁麦14和烟6089,而直链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烟6089>鲁麦14>烟5158.淀粉合成酶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淀粉粒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均为烟6089>鲁麦14>烟5158.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烟5158前期高于鲁麦14和烟6089,且酶的活性与其相应的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一致.这些结果表明,从空间诱变后代中可以有目的地选出淀粉组分和淀粉酶活性有所差异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15.
<正> 鲁麦16号是以高8为母本。偃大72-629为父本,有性杂交,F_1代经10000焦耳/厘米~2氦氖激光处理选育而成。原系号为828006,1990年9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6.
鲁麦7号是山东烟台地区农科所于1981年育成的一个小麦高产新品种。我省初由徐州农科所于1981年秋引进,1989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1983~1988连续六年在本省淮北地区旱、涝、冻、病、虫、风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严重考验下,经徐、淮、盐、连四市不同的土质、肥力、茬口和密度近百点次区域化适应性鉴定、生产示范和大面积生产实践检验,已逐步明确它在江苏淮北地区的丰产性、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科技》1999,(9):21-22
一、济南16号 济南16号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199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显性矮秆基因Rht10降低粒重的原因,本研究以Rht10鲁麦15、鲁麦15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分析其籽粒形成期粒重的变化,并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灌浆过程。结果显示,在籽粒形成过程中,二者粒重的变化均呈"S"型曲线,但Rht10鲁麦15粒重均低于鲁麦15,降低幅度在1.17%~35.71%之间;灌浆速率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灌浆中期Rht10鲁麦15的灌浆速率明显高于鲁麦15。Logistic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与鲁麦15相比,Rht10鲁麦15的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提早1.57 d,最大灌浆速率高0.26 g/(百粒·d),籽粒灌浆期短10.08 d,灌浆活跃持续天数短11.12 d,灌浆中期、后期的时间明显低于鲁麦15。由此可见,Rht10基因对粒重的影响贯穿于籽粒发育的整个过程。该基因提高了灌浆期的最大灌浆速率,但缩短了灌浆时间,尤其是缩短了灌浆中期、后期的时间,造成粒重降低。  相似文献   
19.
骨干亲本鲁麦13、鲁麦14在山东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讨论了骨干亲本鲁麦13、鲁麦14的特点及在山东的育种中的应用。鲁麦13、鲁麦14不仅是优良品种,而且是优良的亲本材料,被山东的16个育种单位广泛应用。截至2013年,鲁麦13、鲁麦14及其衍生系在山东共育成41个省级审(认)定品种和11个国家审定品种,这些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为山东省的小麦生产和育种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鲁麦14是20世纪80年代由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的集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于一体的优良品种。截止2020年以该品种作为亲本共育成213个品种,育成的品种通过了国家及山东、山西等13省、直辖市的审定。本文作者分析了这213个品种,计算了育成品种与鲁麦14的亲缘系数,亲缘系数之和为60.312 5,表明鲁麦14为小麦育种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