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2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200篇
基础科学   154篇
  398篇
综合类   1130篇
农作物   264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557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ComparisonofAcidityParametersforSoilsunderPerennialandAnnualPasturesinVictoriaLuoShengguo(SoilScienceSectionNortheastAgricult...  相似文献   
992.
铝胁迫下荞麦根系生理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芳  刘鹏  范章月 《浙江农业科学》2005,(4):289-292,318
以养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小白花(内蒙古产)为材料,采用沙培法研究了不同铝浓度条件下,荞麦根系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0.06 g/kg)的铝能促进荞麦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和根系活力,降低根系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对荞麦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0.25g/kg)的铝则会抑制根系SOD、POD活性,降低荞麦根系活力,增加根系MDA含量,使根系细胞质膜透性大大增加,从而不利于养麦植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93.
对茶园土壤中耐酸铝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选择其中的3株真菌,用通用引物NS1和NS8 PCR扩增出全长18S rDNA基因,测序后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相似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真菌形态分析,初步鉴定为:Aspergillus zonatus,Penicillium sp.和Rhizopus sp..他们都具有很强的耐酸铝特性,其中F2株甚至可以在200 mmol·L-1的Al3+、pH2.2的条件下生长.在pH3.5的琼脂平板培养基上,铝对3株真菌生长速率的影响总体表现为:随Al3+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其中F6株较为明显,而低浓度的铝(10 mmol·L-1)对F2株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在pH3.5的土壤提取液培养基(S-LB)中培养7d后,3株真菌的培养液pH均升高到7.0左右,铝的含量也由于pH的升高而降低;在含1.0%葡萄糖的土壤提取液培养基中,培养液pH却降低到2.7左右,并且铝的含量几乎没有变化.这些结果揭示了分离的真菌可能具有不同的耐酸铝机制.  相似文献   
994.
铝胁迫对龙眼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龙眼幼苗水培试验表明,龙眼幼苗对铝胁迫反应敏感,在铝浓度为0.185 mmol*L-1 时龙眼幼苗就产生毒害,在0.185~1.850 mmol*L-1范围内,随铝浓度的增加毒害作用逐渐加深,根系生物量下降13.8%~31.7%、根体积下降12.4%~51.7%、根系活力下降22.0%~66.0%、茎生物量下降5.4%~36.2%、叶生物量下降14.5%~58.2%、叶面积下降13.5%~46.5%.根、茎、叶的含水率与铝浓度之间呈负相关,铝胁迫下根含水率下降 2.3%~4.8%、茎含水率下降7.3%~17.8%、叶含水率下降1.5%~6.0%;铝对龙眼幼苗不同器官含水率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茎>根>叶.  相似文献   
995.
土壤酸化过程中铝的形态与小麦缺钙和铝毒发生的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湖北省南部不同酸度的红壤,加硫酸钙、氧化镁及氢氧化钙等处理,结合4d的小麦幼苗培养试验,探讨了土壤缺钙及铝毒发生的条件。从中选取既不缺钙又无铝毒的土壤,进行人工酸化处理,研究了土壤酸化过程中几种活性铝形态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H值从5.5下降至5.0或更低的过程中,土壤上生长的小麦可能经历着钙充足→缺钙→缺钙和铝毒并存这样的转变过程。对于交换性钙含量高于4cmol/kg的土壤,一般不会发生缺  相似文献   
996.
Alleviation of Al Toxicity in Barley by Addition of Calciu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by which Ca alleviates Al toxicity was investigated in barley seedlings. It was found that 100 Al-alone treatment inhibited barley plant growth and thereby reduced shoot height and root length, and dry weights of root, shoot and leaf; promoted Al accumulation but inhibited Ca absorption in plant tissues; and induced an increase in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and peroxidase (POD) and in the level of lipid peroxidation (MDA content) in leaves. Except for the increase in Ca concentration in plant tissues, treatment with 0.5 mM Ca in the absence of Al had less effect on the above-mentioned parameter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Addition of Ca efficiently reduced Al toxicity, which is reflected by the promotion of plant growth, reduction in Al concentration and MDA content, increase in Ca concentration and in SOD, POD, and CAT activities compared with the Al-alone-treatment; with increase in Ca level (3.0 raM), the ameliorative effect became more dominant.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alleviation of aluminum toxicity in barley seedlings with Ca supplementation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less absorption of Al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protective ability of the cell because of increased activity of the antioxidative enzyme.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在不同生态点的育性试验 ,观察光敏小麦雄性不育系A31的育性表现和育性转换特性。A31在 7个不同生态点的自交结实率结合各试验点的光温条件分析表明 ,其雄性育性随日长增加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日长是影响A31育性的主导因素 ,在日长相近条件下 ,温度对A31育性也有一定的效应 ;A31育性转换的临界日长约在 14 5h左右  相似文献   
998.
铝胁迫对水稻幼苗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用AlCl3溶液(60mmol·L-1,pH4.5)分别处理两个水稻品种A(铝敏感型)和B(耐铝型)后,测定了作物地上与地下部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铝胁迫显著抑制了水稻幼苗根系的伸长和生长。观察还发现,水稻幼苗鲜重不会因继续培养而加大,而且正常生长的水稻幼苗的根冠比值会随着生长而逐渐变小,而铝胁迫下的水稻幼苗的根冠比值上升,可见芽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铝胁迫处理后第3d和9d,两个品种的地上部和根系中丙二醛、过氧化氢、脯氨酸含量均不同程度地增加。铝敏感品种A的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比耐铝品种B增加明显;但品种B的脯氨酸比A品种的脯氨酸增加明显。处理9d后品种A比品种B的蛋白质含量降低明显。铝胁迫后,根系吸收总表面积和活跃表面积均下降。与对照相比,品种A第8d根系活跃吸收比表面积降低了40.88%,第10d降低了56.12%,而且品种A铝处理第6d呼吸速率达到高峰,增加了1.6倍,第10d较对照仅增加67.97%,但呼吸商增加,表明根系的有氧呼吸受明显抑制,同时,短期处理根系活力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最终导致根系失活。  相似文献   
999.
为发掘川渝地区耐酸铝大豆抗性资源和相关候选基因,选用201份川渝地区的大豆育成和地方品种,以主根相对伸长率作为耐酸铝的指标,采用水培法进行大豆幼苗期抗性鉴定,结合83 622个SNP标记对该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201份川渝大豆资源的主根相对伸长率均值为77.0%,变异幅度在13.0%~98.6%之间,变异系数为17.6%,广义遗传率为93.2%。其中,6份大豆资源的主根相对伸长率在95.0%以上,表现出极高的耐酸铝抗性。2份资源的主根相对伸长率小于20.0%,对酸铝环境极敏感。以0.000 1作为显著关联位点的阈值,采用GLM和MLM两种模型同时检测到了4个SNP位点,分别位于2号、11号、20号染色体上的4个单倍型块内。同时,在4个单倍型块内检索出7个候选基因,参考区间内基因的功能注释和转录组表达水平,预测Glyma.02g211800Glyma.20g185500是大豆耐酸铝应答和生理调控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00.
铝胁迫下大豆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2个大豆品种(浙春2号和浙春3号)为材料,设置了4个铝浓度,分别在铝处理7d和14d时,测定大豆根系分泌物中的氨基酸、有机酸及可溶性糖,同时对大豆根际土壤的pH值、土壤酶和土壤呼吸速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虽然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壤具有一定的酸化作用,但是随着铝浓度的升高,根系分泌物有使根际土壤酸碱度趋向平衡的效应。低铝浓度下,大豆根系分泌较多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促使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增强和土壤呼吸速率的提高,同时还可分泌较多的柠檬酸,与大豆的耐铝性相关。高铝浓度抑制主要根系分泌物的分泌,降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呼吸速率;但高铝胁迫增加可溶性糖分泌量。实验结果表明,浙春2号大豆比浙春3号大豆耐铝;随着铝处理时间的延长,铝毒害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