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88篇
  免费   2242篇
  国内免费   5053篇
林业   1506篇
农学   6075篇
基础科学   245篇
  2926篇
综合类   25088篇
农作物   3893篇
水产渔业   2049篇
畜牧兽医   18229篇
园艺   2461篇
植物保护   1811篇
  2024年   529篇
  2023年   1725篇
  2022年   1720篇
  2021年   1997篇
  2020年   1903篇
  2019年   2214篇
  2018年   1176篇
  2017年   1816篇
  2016年   2222篇
  2015年   2217篇
  2014年   2615篇
  2013年   2607篇
  2012年   3849篇
  2011年   3915篇
  2010年   3773篇
  2009年   3907篇
  2008年   3938篇
  2007年   3288篇
  2006年   2765篇
  2005年   2515篇
  2004年   2015篇
  2003年   1844篇
  2002年   1280篇
  2001年   1337篇
  2000年   1050篇
  1999年   920篇
  1998年   777篇
  1997年   610篇
  1996年   619篇
  1995年   531篇
  1994年   520篇
  1993年   455篇
  1992年   431篇
  1991年   383篇
  1990年   279篇
  1989年   279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为研究Hsc70基因作为鸡抗病育种中一种分子标记的可能性,本试验利用克隆测序技术对清远麻鸡、广东温氏矮脚黄鸡、灵山鸡和隐性白羽洛克鸡4个品种共20个个体Hsc70基因的5′侧翼区进行多态性筛查,发现10处变异,包括8个SNPs和2个插入/缺失突变。通过分析,选取C.-521A〉C位点,利用PCR-RFLP方法分析了此位点在灵山鸡和隐性白羽洛克鸡群体中的基因型分布,所得分型结果与测定的耐热性状(T3、皮质酮、CD3+、CD4+和CD8+)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常温状态下(15℃),在隐性白羽洛克鸡群体中,位点C.-521A〉C与CD3+、CD4+和CD8+显著相关(P〈0.05),其中AA基因型个体CD3+值显著低于AC基因型个体,而CD4+与CD8+值显著高于AC基因型个体;热应激状态下(35℃),在灵山鸡群体中,位点C.-521A〉C与CD8+极显著相关(P〈0.01),CC基因型个体CD8+值极显著高于AA和AC基因型。  相似文献   
992.
不同生理时期梅花鹿血液GSH-Px含量测定及其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生理时期梅花鹿全血中GSH-Px含量变化及其纯化技术,为开发鹿血抗衰老资源奠定理论基础.用DINB法测定梅花鹿的溶血液、血细胞内容物、血浆和血细胞细胞膜中GSH-Px含量并计算全血GSH-Px含量;利用10%~100%饱和度的(NH4)2SO4盐析和柱层析技术纯化GSH-Px;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亚基相对分子质量.试验结果表明:全血GSH-Px含量以生茸期最高为(1 973.07士25.43)U·mL-1,与配种期的(1 727.74士12.46)U·mL-1差异极显著(P<0.01),与生茸前期的(1 961.83士16.54)U·mL-1差异不显著(P>0.05);GSH-Px的初始比活力为24.9 U·mg-1,经纯化后得到GSH-Px 0.37 mg· mL-1,最终比活力1 347.7U·mg-1,纯化倍数为54.1倍,回收率25.00%;鹿血GSH-Px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2 ku.结果提示生茸期鹿血的GSH-Px含量最高,开发利用价值最大,GSH-Px含量与生理特性相关;鹿血GSH-Px盐析条件为40%~80%饱和度的(NH4)2SO4,此时所得GSH-Px纯化倍数较高.  相似文献   
993.
<正>草甘膦是一种广谱的、非选择性的、苗后传导性除草剂。自抗草甘膦作物被批准商业化以来,已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广泛使用。随着草甘膦使用的逐年增加,对杂草种群也造成了巨大的遗传选择压力。美国的科学家对从美国乔治亚州获得的对草甘膦  相似文献   
994.
柳蛎盾蚧危害与丁香防御蛋白活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柳蛎盾蚧的未危害期(5月末)、危害盛期(6月末)、危害弱期(7月末)、危害末期(8月末),测定高抗类[什锦丁香等7种(品种)]、中抗类[西南丁香等3种(品种)]、易感类[紫丁香等2种]、高感类(红丁香)13种(品种)丁香叶中的POD,SOD,CAT,PPO,PAL,TI和CI 7种防御蛋白的活性.结果表明:危害时期,丁香种(品种)对丁香防御蛋白活力有极显著影响(P<0.01).POD活性,在危害盛期,在高抗、中抗类丁香中均显著升高(P<0.05),而在易感、高感类中应激滞后,即分别在危害弱期和危害末期升高.CAT在易感类和高感类丁香防御上起主导作用,其活性在危害盛期显著升高,而中抗和高抗类未见明显变化.SOD活性,在危害盛期高抗类丁香中无显著变化,而其余3类则显著降低.PPO活性在未危害期的高低与抗性相关,在虫害盛期诱导表达的强弱也与抗性相关;PAL活性未能反映抗性品种间的差异.TI和CI活性,在未危害期的高低与其抗虫性无明显相关性,在危害盛期的升高幅度与抗虫性呈正相关.综上所述,PPO在未危害期的活力可作为筛选丁香抗虫种(品种)的指标,危害盛期POD,PPO,TI和CI活性升高的幅度与丁香抗虫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5.
据报道,科学家发现了"青春之泉"基因。一直以来,专家对动物幼崽比成年动物从伤害中更快恢复的原因感到困惑。Lin28a基因在未出生婴儿体内异常活跃,但随着年龄增长,其数量越来越少。在对老鼠进行的试验中,它加快治愈伤口的速度,同时加快身上软毛的重新生长。它还在耳朵受伤后帮助修复里面的组织。通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新型阳离子聚合物Chitosan-g-PEI-g-PEG-OH的性能,重点考察其粒度,基因转染效率与细胞毒性,探讨了其作为基因载体的可能性.通过动态光散射仪(DSL)、透射电镜(TEM)观察了Chitosan-g-PEI-g-PEG-OH与DNA自组装形成的颗粒形态及粒径,Chitosan-g-PEI-g-PEG-OH可复合DNA形成粒径160~210 nm的纳米复合物,适合进入细胞.使用MTT比色法分析Chitosan-g-PEI-g-PEG-OH的毒性并与PEI,PEI-g-PEG-OH比较.选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 转染Hela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新型阳离子多聚物Chitosan-g-PEI-g-PEG-OH在提高基因转染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其细胞毒性,有望成为基因转移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997.
1牛妊娠1.1血浆和乳汁孕酮测定法牛受精后血浆和乳汁孕酮含量升高,而且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水平,因此可以根据孕酮含量的变化进行早期妊娠诊断。测定孕酮现在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但该法技术要求都比较高,而且还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酶联免疫分析可以替代放射免疫分析法用来测定乳孕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对副猪嗜血杆菌D15蛋白进行原核表达,本试验通过PCR方法扩增D15基因,之后将其克隆入pET-28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再将重组质粒转化BL21 (DE3)感受态中,使用0.5mM 部PTG经20℃诱导表达了52Ku的D15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试验证明D15重组蛋白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免疫4周龄昆明小鼠制备免疫血清,ELISA试验表明制备的血清效价在1∶20000以上,表明D15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99.
顾根宝  郑德兴 《种子》1997,(4):48-49
不育系龙特甫A变异株有4种类型。抽穗前温度影响其育性的作用最大。r微效恢复基因的存在也是影响育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植物低聚糖提取和生物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解法从小麦细胞壁中提取出低聚糖。经过活性鉴定,具有诱导大豆和小麦抗毒素产生,特别是从小麦代谢、细胞、植株等水平上改善该作物体内防御功能等生物作用。水解酶的种类、纯度、酶活值与所降解低聚糖的活性程度密切相关;高纯度、高酶活单位的水解酶提取的低聚糖,具有较强的生物功能。对来源不同的低聚糖进行了活性差异的比较,同时还讨论了其它因素——诸如小麦细胞的生理状态,低聚糖保存条件等对低聚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