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18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4篇
  55篇
综合类   401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291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62.
根据牛肝细胞内PC(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组与PCcDNA相比多含有一个内含子序列.在其中再插入一外源DNA序列.从而使最终构建的突变体片段的长度大于PCcDNA的长度,成功构建了PCcDNA的竞争DNA模板,然后应用竞争PCR方法研究了丙酸盐对体外培养新生牛单层肝细胞PCmRNA水平的影响。使单层肝细胞培养液中丙酸钠浓度分别为0、1.5、2.5、3.5、4.5、8.5、11.5mmol/L,处理24h,提取总RNA、逆转录,在同一体系中用相同引物扩增目的带和竞争模板带。结果表明.随着丙酸钠浓度的升高.PCmRNA水平呈上升趋势,提示肝细胞内PCmRNA的表达水平受培养液中丙酸钠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木聚糖酶在饲料应用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和玉米等植物性原料中含有大量非淀粉多糖,特别是阿拉伯木聚糖,而它不能被单胃动物利用.当木聚糖进入畜禽小肠后,部分溶于水,使得食糜含水量增加,从而使小肠内容物的黏度增加,阻碍了营养物质和消化酶的结合及营养物质在小肠黏膜上的吸收,另外食糜黏度的增加抑制了内源消化酶的活性,降低了食糜的通过速率;不溶性木聚糖包裹营养物质也阻碍了营养物质的释放,降低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众多研究表明:添加木聚糖酶能降解木聚糖、减少微生物定植并维持肠道正常结构,提高动物体对营养物质利用率.文章就木聚糖酶研究进展及其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4.
谷氨酰胺的作用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 《动物保健》2006,(8):29-31,39
谷氨酰胺(Glutamine,Gin)是谷氨酸的γ-羧基酰胺化物。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性营养物质,不仅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加速体内蛋白质合成,而且能维持酸碱平衡,维护肠道的屏障作用,防止细菌移位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
在饲料中添加组方中草药,对鲫鱼的自然鱼体和利用喹乙醇诱导其肝受损后的鱼体进行试验,并通过测定投喂前后血清生化指标中转氨酶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中草药组方对自然鱼体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对喹乙醇诱导的肝损伤有一定的恢复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6.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氮素不同形态配比对菠菜茎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及3种主要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营养液中铵硝比(NH4+-N/NO3--N)的降低,菠菜茎叶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呈下降趋势。在全硝营养下(NH4+-N/NO3--N=0∶100)下,菠菜茎叶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只有全铵营养(NH4+-N/NO3--N=100∶0)的34.4%。2)在全铵营养下,菠菜茎叶中游离氨基酸的主要组分是谷氨酰胺、精氨酸和谷氨酸,三者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依次为39.8%、20.2%和8.9%;在全硝营养下,菠菜茎叶中游离氨基酸以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丝氨酸为主,三者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30.3%1、8.6%和8.5%。3)提高营养液中硝态氮的比例,可以显着提高菠菜茎叶中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同时降低了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则呈现先升后降的抛物线状变化规律。4)菠菜茎叶中NR活性与谷胺酰胺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r=-0.968)。  相似文献   
67.
添加γ-聚谷氨酸减少土壤水分深层渗漏提高持水能力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γ-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超强的吸水能力和生物降解性。为探明γ-PGA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及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该文基于室内垂直一维入渗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γ-PGA施量配比(0、0.5%、1%、2%、4%)对土壤水分入渗及持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的γ-PGA的累积入渗量、入渗率和湿润锋分别减少了57.95%、53.89%、59.58%;四种入渗模型参数的模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γ-PGA施量的增加,Kostiakov公式中的经验系数从0.808减小到0.538,经验指数从0.530增大到0.623;Philip入渗公式中的吸渗率从0.704减小到0.292;Green-Ampt公式中,饱和导水率从0.0043减小到0.0011 cm/min,湿润区有效的土壤水扩散率从1.19减小到0.16 cm~2/min,湿润锋处的土壤水吸力无明显变化;垂直一维入渗代数模型中,饱和导水率从0.0044减小到0.001 cm/min,非饱和土壤吸力分配系数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非饱和导水率综合形状系数均无明显变化趋势。土壤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随着γ-PGA施量的增加,土壤饱和含水率增加,且与对照相比,表层土壤(0~10 cm土层)的含水率呈显著增加趋势,深层土壤(≥10~40 cm土层)的含水率则呈减小趋势。同时,湿润土层的厚度逐渐减小,说明γ-PGA不仅可增强土壤的持水能力,而且还可改变土壤剖面水分的分布形态,使更多水分蓄积在作物根区土层区域。该研究为γ-PGA的田间土壤改良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8.
田间条件下转玉米C4型PEPC基因小麦的光合生理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琼  许为钢  李艳  齐学礼  胡琳  张磊  韩琳琳 《作物学报》2011,37(11):2046-2052
为了检验转PEPC基因小麦是否具有C4光合生理特性,以转PEPC基因小麦和对照周麦19为试验材料,分别于抽穗期、开花期、花后第7天和花后第15天测定其单株旗叶的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进行单位日光合总量分析, 并且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单株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日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花后第15天测定其单株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在成熟期调查了单株产量性状。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在4个测定时期的旗叶净光合速率明显提高,尤其在花后第15天,单位日光合总量较对照提高29.1%和23.3%,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明显增加,胞间CO2浓度降低;花后第15天12:00与8:00相比,转PEPC基因小麦的Fv/Fm、qp、NPQ、ΦPSII的变幅均小于对照;单茎重、千粒重、单穗重和收获指数较对照显著增加。以上结果表明,转PEPC基因小麦材料在田间条件下光合特性明显优于对照,且具有提高小麦产量水平的潜力。  相似文献   
69.
高产和低产奶牛几项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产和低产奶牛(305天泌乳期的产乳量分别为6000公斤以上和4000公斤以下)的几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产奶牛在血清总蛋白、球蛋白、血糖,谷草转氨酶活性值等方面,显著高于低产奶牛(p<0.005),而血清钙、磷、甘油三酯的含量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值等,则低于低产奶牛,但差异不显著(p>0.005)。  相似文献   
70.
谷氨酸转运蛋白(EAAT)主要存在于神经、神经原及神经胶质细胞浆膜上,对胞外谷氨酸浓度进行调节,在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状态、避免神经元过度兴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鳞翅目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和双翅目拟暗果蝇(Drosophila pseudoobscura)的谷氨酸转运蛋白序列为问询序列,在家蚕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检索,找到2个EAAT基因的同源基因(BmEAAT),并进行了克隆测序.两个BmEAAT基因均含8个外显子,编码蛋白均为膜蛋白,各有8个跨膜结构域.多物种的同源基因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家蚕的两个EAAT拷贝至少在鳞翅目与双翅目分化前就已存在.基因芯片数据显示BmEAAT的两个拷贝在家蚕5龄3天的组织表达模式有明显差异,表明这两个基因的功能可能已经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