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139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46篇
  126篇
综合类   352篇
农作物   39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研究了在3种不同CO2浓度(360 μmol·mol-1、800 μmol·mol-1、1 200 μmol·mol-1)下马尾松针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当前CO2(360 μmol·mol-1)浓度下,当光强为1 000 μmol·m-2·s-1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为3.46 μmol·m-2·s-1、0.273 mmol·m-2·s-1、0.0254 mmol·m-2·s-1,针叶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1 800±2) μmol·m-2·s-1和(24±2) μmol·m-2·s-1.当CO2加富到1 200 μmol·mol-1时,针叶的光饱和点降低了200 μmol·m-2·s-1,而光补偿点增加了4 μmol·m-2·s-1.在光照强度为50~2 000 μmol·m-2·s-1的条件下,不同CO2浓度下的水分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1 200 μmol·mol-1浓度下的19.163 μmol·mmol-1,800 μmol·mol-1浓度下的12.912 μmol·mmol-1,360 μmol·mol-1浓度下的11.192 μmol·mmol-1.短期的CO2加富降低了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而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则上升.  相似文献   
32.
恩格贝沙地环境中沙柳生理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柳是恩格贝旅游区沙地中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重要固沙植物。沙柳叶片光合速率呈现出不规则的日动态变化,在11:00~14:00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蒸腾速率呈现出单峰型的日动态变化,蒸腾在午后13:00达到最大值。沙柳在春末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分别是夏末的79.38%和71.56%,表明水分亏缺是影响沙柳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33.
黄土半干旱区集水造林条件下林木生长适宜的土壤水分环境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50  
2000年在山西方山,采用LI-6200光合测定系统和LI-1600稳态气孔仪,对不同集水措施试验地的刺槐、侧柏和苹果的生理指标进行了实地观测,并辅以相同树种实地盆栽苗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林木生理指标观测,研究了林木净光合速率、羧化效率、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维持刺槐、侧柏和苹果净光合作用的最佳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7.13%、15.9%和16.11%,三树种维持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土壤含水量依次为13.23%、10.66%和12.38%;羧化效率最高时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依次为15.7%、15.5%和15.8%;土壤水合补偿点分别为4.55%、3.91%和4.49%。上述三树种蒸腾速率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8.82%、19.70%和16.33%。根据集水造林的基本构思,可选取维持最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作为集水造林林木密度调控的土壤水分阈值和林木需水量的低限计算条件。这一指标可量化为刺槐10%-13%,苹果10%-12.5%,侧柏9.5%-11%。  相似文献   
34.
土壤水分对核桃幼树蒸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在核桃幼树生长季对其蒸腾速率、叶温、室温、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核桃幼树蒸腾速率日变化差异显著,当土壤含水量在8%以下时,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不明显,土壤含水量为8%~11%时可维持其各项生理功能;通过对日蒸散量的研究,认为在该区11%的土壤含水量即可满足幼树的生长,下限值为8%。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当土壤水分充足时,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相关性高,反之则低。  相似文献   
35.
在晴天条件下,研究了蒟蒻薯(Tacca chantrieri)生长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蒟蒻薯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光合"午休"现象明显;气孔导度的降低会引起蒸腾速率的降低;蒸腾速率日变化也呈双峰曲线,平均蒸腾速率为0.186mmol.m-2.s-1,平均水分利用率为12.071μmol CO2/mmol H2O。  相似文献   
36.
以LCA-4光合蒸腾测定系统进行大腺相思和多花相思叶片气体交换过程的测定。结果如下:(1)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明显,且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即10:00-13:00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其它测定时间相对较低。(2)两树种净光合速率存在差异。大腺相思高于多花相思,其最大值分别为19.6(10:00),16.1(13:00)μmolm^-2s^-1,日平均值分别为11.9,9.8μmolm^-2s^-1,反映了大腺相思的生长速度较多花相思快。(3)大腺相思和多花相思蒸腾速率日变化明显,正午前后较高,13:00达到最大,日平均值多花相思略高于大腺相思,分别为3.3,3.0mmolm^-2s^-1,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大腺相思的耗水量低于多花相思。(4)两树种蒸腾效率的日变化趋势大体上也类似,即在9:00-11:00较高,此期间大腺相思和多花相思和多花相思的平均值分别为5.51,4.21μmolCO2/mmolH2O。日平均值大腺厢思和多花相思分别为3.84,2.88μmolCO2/mmolH2O,表明消耗等量的水分大腺相思比多花相思能固定更多的CO2量,即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7.
桉树生理特征与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粤西地区8种主要按树:柠檬桉:(E.citriodora)、班皮桉(E.maculata)、刚果12号桉(E.12ABL)、窿缘桉(E.exserta)、雷林1号桉(E.Leizhou No.1)、尾叶桉(E.urophylla)、赤桉(E.camaldulensis)和细叶桉(E.tereticornis)等五年生人工林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说明所有树种7月时的光合速率最高,而赤桉在8种桉树中光合速率最高;桉树是高蒸腾速率的树种,如12月白天消耗水分639克/小时/平方米叶面,3月份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1.31mgCO_2/g.H_2O,消耗同样水分,3月比12月多生成7倍的干物质。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尾叶桉最大;为16.8kg/m~2,且蓄积量最大,为5.7475m~3/亩;叶面积指数尾叶桉最大,为5.72;8个树种的平均含水率树干是47.9%,枝桠51.1%,叶子52.4%。  相似文献   
38.
以木枣为试材进行枣树蒸腾作用与萎蔫现象研究 ,结果表明 :晋西北黄土丘陵旱坡地枣树叶片在正常年份内的蒸腾速率为 0 .93 μg/ (s· cm2 ) ;枣树的蒸腾系数为3 81 .66,即枣树叶片每制造 1 g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 3 81 .66g。枣树的萎蔫现象是指果实的萎蔫和叶片的萎蔫 ,枣树幼树叶片的永久萎蔫系数为 3 .5%,而枣树大树叶片的永久萎蔫系数应低于 3 .3 6%。果实萎蔫分为暂时萎蔫和永久萎蔫。果实萎蔫时期一般是在气温最高的 7月— 8月份 ,特殊年份可持续至 9月上旬 ,枣果实开始萎蔫时的土壤水分含量在 6%左右。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风沙流频繁吹袭对樟子松幼苗光合水分代谢的影响,2013年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0(对照),6,9,12,15和18 m/s 等6个风速处理风沙流(风沙流强度相应为1.00,28.30,63.28,111.82和172.93 g/cm·min)4次吹袭下3龄樟子松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频繁的风沙流吹袭,可以改变樟子松幼苗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 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规律,但对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影响较小;2)随着风沙流强度的增加,其叶片相对含水量、叶面温度和日均光合速率、日均水分利用效率趋于下降,18 m/s 处理和对照相比分别下降4.6%,1.8%,52.6%和56.3%;日均蒸腾速率、日均气孔导度和胞间 CO2浓度趋于增加,18 m/s 处理和对照相比分别增加31.6%,75.0%和30.9%;3)随着风沙流强度的增加,其日最大光合速率和日最大水分利用效率趋于下降,日最大胞间 CO2浓度趋于增加,15 m/s 以下风沙流吹袭其日最大蒸腾速率降低,15 m/s 以上风沙流吹袭其日最大蒸腾速率显著增加;4)在风沙流吹袭下,樟子松光合能力的降低主要源于叶片含水量和叶片温度的下降以及叶片的机械损伤,而蒸腾速率的增加主要源于气孔导度的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40.
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分析了6个杨树品种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随光照强度从低到高梯度变化后的表现特征及差异,探讨分析了不同杨树品种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光适应幅度.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由0~1800μmol·m-2·s-1的梯度变化,6个杨树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着光照强度递增而增大,各品种间呈现不同程度差异.其中,净光合速率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DN113杨(11.35μmol·m-2·s-1)、青山杨(10.93μmol·m-2·s-1)、银中杨(10.52μmol·m-2·s-1)、山新杨(8.71μmol·m-2·s-1)、中黑防杨(8.42μmol·m-2·s-1)、小黑杨(1.67μmol·m-2·s-1);蒸腾速率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青山杨(4.87 mmol·m-2·s-1)、中黑防杨(4.47 mmol·m-2·s-1)、DN113杨(4.22 mmol·m-2·s-1)、山新杨(4.10 mmol·m-2·s-1)、银中杨(4.01 mmol·m-2·s-1)、小黑杨(2.87 mmol·m-2·s-1);水分利用效率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DN113杨(2.46μmol·mmol-1)、银中杨(2.37μmol·mmol-1)、青山杨(2.04μmol·mmol-1)、山新杨(1.94μmol·mmol-1)、中黑防杨(1.70μmol·mmol-1)、小黑杨(0.27μmol·mmol-1).6个杨树品种中,DN113杨、青山杨、银中杨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较高,对光照适应幅度较宽;山新杨、中黑防杨次之;小黑杨光补偿点相对最高(210.8μmol·m-2·s-1),光饱和点(1516.7μmol·m-2·s-1)相对最低,对光照的适应幅度相对最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