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122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33篇
  25篇
综合类   772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836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241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李晓  李玉 《中国食用菌》2009,28(4):18-19
烟色离褶伞基内菌丝自接种点向PDA培养基内延伸的生长距离最长为1.5 cm,但足以布满18 mm×180 mm PDA斜面试管基内各个角落.基内菌丝继代转接的原种菌丝较气生菌丝继代转接的原种生长快、菌丝茁壮,但在产量上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对基内菌丝生长规律的观察,发现了食用菌母种再生千倍转接技术,使其扩展应用到食用菌生产中,为进一步改进食用菌生产程序、缩短生产时间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2.
93.
黑龙江省珍稀野生黄伞驯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黑龙江省野生黄伞的菌种分离、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黄伞菌丝生长影响试验、参试优良菌株和高产栽培配方筛选试验、合理调控主要生态因子的优质黄伞培育技术试验,研究出了适宜我省栽培的黄伞优良菌株、高产培养基配方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4.
珍稀植物伞花木繁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对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伞花木的种子繁殖试验,结果证明有速生,发芽率高和成苗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5.
关于离褶伞林地栽培体系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离褶伞称作“香味松口蘑,美味玉蕈”。是日本具有广泛分布的食用菌代表种之一。离褶伞 Lyophyllumshimeiji(kavam)Hongo,属于伞菌目口蘑科离褶伞属。是一种寄生在植物根系上的菌根菌,到目前为止采用试管分离、培育离褶伞仍很困难。  相似文献   
96.
黄伞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驯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黄伞是一种营养丰富且药用价值很高的食用菌。通过对野生黄伞菌株的分离、驯化栽培等进行的一系列试验表明了黄伞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 2 0~ 2 5℃ ,出菇最适温度为 18℃ ,培养料最佳含水率为 60 % ,最佳pH值为 6,同时本文还阐述了黄伞栽培最佳营养料配方及室内外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97.
鹅膏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鹅膏菌的主要毒素根据其结构、性质等可分为鹅膏毒肽、鬼笔毒肽和毒伞素3类。通过对毒肽进行定向修饰,可以改造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随着对它们的深入了解和研究,这3类毒肽已经成为具有广阔研究和应用前景的新兴资源。为进一步认识和利用这些资源,本文对鹅膏菌毒素的分布、检测、化学结构、化学性质、代谢动力学、毒理,临床症状与治疗,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98.
分析引自澳大利亚东部的桃金娘科(Myrtaceae)伞房属(Corymbia) 4个树种/亚种在广东省乐昌试验点的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0 a生时,4个树种/亚种生长量最大的是大叶斑皮桉(Corymbia henryi),其次是斑皮柠檬桉(Corymbia citriodora ssp. variegata)、柠檬桉(Corymbia citriodora ssp. citriodora)和斑皮桉(Corymbia maculata),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0067 4、0059 0、0054 1和0034 1 m3;与8 a生时比较,4个树种/亚种在10 a生时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材积增长均在67%以上,其中斑皮桉的材积增长率高达145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组Ⅰ,柠檬桉和大叶斑皮桉3个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种源间胸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树高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单株材积差异不显著;在试验组Ⅱ,斑皮柠檬桉和斑皮桉3个生长性状在种源、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以单株材积高于对照为选择目标,选出大叶斑皮桉2个种源2个家系,斑皮柠檬桉5个种源11个家系,共计7个种源13个家系,分别占参试种源和家系总数的389%和140%。  相似文献   
99.
为掌握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为伞花木苗木的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对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97,均达极显著水平.根据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实际观测值建立动态生长模型,并将其播种苗1年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苗高的速生期为6月中旬-8月下旬,地径速生期为6月上旬-9月上旬,地径速生期比苗高速生期提早20 d结束,地径用46.67%的生长时间完成了65.43%的生长量.1年生苗木地上部分粗壮、地下部分具深根性,其根可深达土层32.92 cm处,且侧根数量较多,分布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明确长江下游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和进化历史,为其育种及遗传改良打下基础。【方法】在长江下游水域(淀山湖、高邮湖、太湖、长荡湖及长江江苏段)设点捕获收集翘嘴鲌野生样本,基于线粒体COII基因序列分析5个翘嘴鲌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使用DNASPv5计算群体单倍型并进行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运用Arlequin 3.5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分子方差分析(AMOVA)及计算遗传距离和基因流(Nm)。【结果】 5个翘嘴鲌野生群体197个个体的COII基因序列有效长度为425 bp,存在31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7.29%;其碱基含量排序为T (29.61%) >C (28.03%) >A (24.19%) >G (18.17%),AT含量为53.8%,CG含量为46.2%。31个变异位点在197个个体中共定义出13种单倍型(hap1~hap13),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273~0.603,以长江群体和长荡湖群体的最高,太湖群体的最低;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 为0.001~0.017,以长荡湖群体的最高,淀山湖群体的最低。5个翘嘴鲌野生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15,即群体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群体间的Nm为2.443~54.325,以太湖群体与淀山湖群体间的Nm最大(54.325),长荡湖群体与淀山湖群体间的Nm最小(2.443); AMOV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为10.47%,而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为89.53%。在5个翘嘴鲌野生群体中,仅长江群体的Tajima’s D和Fu’Fs均为负值且具有显著意义,故推测该群体曾发生过群体扩张现象。【结论】长江下游翘嘴鲌群体表现出低单倍型多样性和高核苷酸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群体间存在遗传分化但分化程度差异不显著。因此,后续研究应增加野生翘嘴鲌群体的样品数量和调查水域,全面而系统地评估长江下游各水域翘嘴鲌的种质资源状况,为建立自然保护区及人工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