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6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5篇
  62篇
综合类   417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大田生产中为了达到简化施肥步骤及增产的目的,本研究选用几种常见的缓释肥(汉枫1、汉枫2、玖功1、玖功2、撒可富),进行常规施肥、不施肥和5种缓释肥处理比较试验,以研究在小麦季中施用缓释肥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常规对照相比,玖功1、玖功2和汉枫2 3个缓释肥处理能够提高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在抽穗至成熟期,缓释肥处理大都能提高小麦的生物量;从产量结构方面来看,除撒可富缓释肥处理外,其余处理的小麦穗长都高于对照,但有效穗都低于对照,实粒数和结实率在汉枫2、玖功1和玖功2这3个缓释肥处理中都得到提高,不施肥处理最高千粒重,表明在穗期追施尿素能够提高小麦的实粒数和结实率,对千粒重影响不大;从经济效益来看,汉枫1、汉枫2和玖功1处理的小麦净效益高于对照,且在玖功1处理最高,这与产量高及成本较低有关,而撒可富处理的净效益偏低与产量低和成本高有关。综上,小麦季一次性基施玖功1缓释肥后,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得到增强,能够促进地上部的生长,且后期实粒数和结实率得到提高,进而使产量增加,高产量及低成本导致其净效益与常规相比增长幅度最大。因此,在小麦生产中推荐一次性基施750 kg·hm-2玖功1缓释肥。  相似文献   
22.
缓释肥虽然已逐渐应用于农业实际生产,但其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与防控作用还不清晰。本研究探讨施用缓释肥对水稻纹枯病发生与防控的影响。田间调查发现,施用水稻缓释肥的田块纹枯病发病较轻,尤其分蘖后期调查时,株病率与配方肥田块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但随着配方肥田块后期不再追肥,差异逐渐缩小,但总体表现缓释肥田块仍优于配方肥。结果表明,缓释肥1处理(浙商1号)与缓释肥2处理(六国网控释肥)比配方肥减氮35%且总养分减少15%的情况下,对纹枯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仍能获得与常规配方肥相当的水稻产量。本研究结果为新型缓释肥合理施用与水稻纹枯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比较缓释肥在不同施用方式下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夏玉米简化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设置农户习惯施肥(F1)、缓释肥常规施用(F2)和缓释肥优化施用(F3)3个处理,研究夏玉米群体生长、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以及产量构成特性对不同施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吐丝后F2和F3处理的叶面积指数、群体总光合势和净同化率均显著高于F1处理.F2、F3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总量较F1处理分别显著提高7.13%、13.28%.Logistic方程解析表明,F3处理的干物质平均和最大增长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F1处理相比,F2和F3处理显著降低了花前干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了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的贡献率.F3处理的穗粒数显著高于F1处理,F2和F3处理较F1处理分别增产7.39%、11.45%.可见,缓释肥优化施用较其他处理能保障夏玉米生育后期拥有良好的生长状态,促进了干物质的积累,提高了最终产量.但若无配套施肥机械,缓释肥常规施用也可被选为保产且生长良好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24.
以华北落叶松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设4个施肥配比处理,通过比较苗木形态指标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研究不同施肥方式、施肥配比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生物量及氮含量随着磷、钾肥比例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缓释肥氮磷钾配比为13∶13∶13、释放期为150~180 d、施氮量为100 mg/株为华北落叶松当年生容器苗最佳施肥处理,此处理下苗木生物量和氮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0.54 g/株、13.79 mg/株,平均苗高为13.0 cm、地径为2.7 mm,较国家行业标准LY1000-91中规定的1年生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分别增加30.3%、33%,苗木合格率为9 5%,比国标规定的要求增加5%。  相似文献   
25.
吴江 《中国农资》2014,(2):24-24
<正>在肥料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营销推广更是如火如荼。在销售业绩看终端的下游竞争中,专家型营销方式凸显优势。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的一批专家致力于一项好技术的推广,使得以长效缓释科技成果为主体研发的稳定性肥料,在全国大地上生根开花。营销于无形是最高境界,卢宗云就是其中的一位。在长效缓释肥领域,提及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的稳定性肥料科研成果已经是尽人皆知,提到生态所的卢宗云研究员,在遍及全国的稳定性肥料生产企业中,更是无人不晓。一项好技  相似文献   
26.
姚振领 《中国农资》2014,(21):13-13
<正>本报讯近日,烟台众德集团新产品秦晋区启动会在陕西省渭南市召开,来自陕西、山西两省的20余名核心客户与会。此次会议主要内容包括讲解并发布四大新产品(缓释肥、生态络合钾、大量元素水溶肥、土壤调理剂)、2014年度新品营销策略和政策发布。会中,众德集团菏泽事业部总经理刘传铎发言,他从多角度剖析了陕西、山西两省的市场现状和新品需求,从营销创新和产品创新上引导客户经营高质量、前瞻性的功能性产品,一要看清市场发展形势,厂商联合共同开拓新产品市场,二是前瞻性产品会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众德集团农化部负责人详细讲解了四大新品的原料、包  相似文献   
27.
不同施氮处理对芸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芸豆为试材,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冷凉气候条件下新型缓释肥与普通氮肥用量对芸豆(Phaseolus vulgaris L.)产量和早、中、后生育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150、240kg/hm2缓释肥(纯氮,下同)和450kg/hm2普通尿素处理芸豆产量分别增加10.42%、8.57%、14.11%,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随生育时期的延长,芸豆品质指标变化规律不同,所有处理下硝酸盐含量呈显著性增加,后期与早期相比,150、240kg/hm2缓释肥和450kg/hm2普通尿素处理增幅较大,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维生素C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总体来看,150kg/hm2缓释肥、450kg/hm2普通尿素处理相对较高,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可溶性糖呈显著性下降,总体来看,150、240kg/hm2缓释肥和450kg/hm2普通尿素处理相对较高,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蛋白质含量呈中期显著性增加后期下降,中后期不同处理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说明,当地气候和生产条件下,低量缓释肥施用具有较好效果,减少投入的同时,能够保持蔬菜产量和品质的稳定。  相似文献   
28.
采用控制系统来模拟未来大气CO2浓度和气温升高的气候变化情景,借助基于半导体芯片技术的IonS5TMXL测序平台并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缓释肥处理的麦田土壤进行16S rRNA细菌V4区和18S rRNA真菌ITS区测序分析,探究了缓释肥处理下麦田土壤细菌和真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所有样品测序后获得细菌和真菌平均有效序列数分别是80543和64303个,平均OTUs分别是3149和1161个。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大气CO2浓度升高小麦土壤细菌的Shannon和Chao1指数均降低,而土壤真菌在各气候环境下均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各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不明显,真菌群落结构在气温升高时差异明显。缓释肥处理与普通肥相比,土壤细菌和真菌的Alpha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均没有差异。菌群分类学表明,小麦土壤的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酸杆菌门,主要的优势细菌属有9种;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被孢菌门和担子菌门,主要的优势真菌属有7种。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施用普通尿素使变形菌门和鞘氨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增加10.34%和46.27%。在对照温度对照CO2浓度条件下,缓释肥处理比普通肥处理使子囊菌门和毛壳菌属相对丰度分别显著增加39.85%和295.33%;在升高温度对照CO2浓度条件下,缓释肥处理比普通肥处理使子囊菌门和毛壳菌属分别增加33.16%和154.49%。CO2对变形菌门、鞘氨醇单胞菌属和毛壳菌属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在各气候变化环境下,各土壤理化性质均有所改善;与普通氮肥相比,缓释氮肥处理在各气候环境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全氮含量降低,土壤有效磷和总磷含量升高。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全氮和盐分含量的影响,而真菌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pH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来气候环境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大于缓释肥处理。该结果加深了缓释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影响的认识,为未来气候环境变化下缓释肥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近来年,普通化肥利用率较低,使农作物减产,农民减收,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缓释肥是一种新型肥料,具有省工省力,节省成本的优势。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参试肥种的养分含量不同,以及各肥种缓释效果和缓释时间不同,对水稻产量有一定影响,但与普通施肥处理相比较,在养分供应量相同的情况下,缓释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比较油菜配方缓释肥、配方施肥、当地习惯施肥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配方缓释肥处理比配方施肥处理、习惯施肥处理分别增产16.9~21.0kg/667m2、23.6~37.1kg/667m2,产值分别增加86.19~107.10元/667m2、120.36~189.21元/667m2;油菜配方缓释肥产投比最高,为3.19~5.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