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0篇
  免费   402篇
  国内免费   779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987篇
基础科学   164篇
  1626篇
综合类   6175篇
农作物   1098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524篇
园艺   464篇
植物保护   231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358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408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317篇
  2016年   401篇
  2015年   448篇
  2014年   647篇
  2013年   593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595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520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450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秸秆生物炭具有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土壤蓄水保肥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正效应,但其石灰效应会加大稻田氨挥发损失。为充分发挥生物炭吸铵特性,降低其石灰效应的不利影响,对不同热解温度(300、500、700℃)和酸化水平(pH值=5、7、9)稻草生物炭处理下的田面水NH_4~+-N浓度、氨挥发和水稻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偏酸性(pH值=5)、中性(p H值=7)生物炭处理在基肥期和分蘖肥期均能显著降低田面水NH_4~+-N峰值浓度(P0.05),降幅达16.90%~35.60%。全生育期稻田氨挥发损失占施氮量的15.14%~26.05%(2019年)、15.10%~19.00%(2020年)。稻田增施热解温度为700℃、酸化水平为5(p H值=5)的生物炭(C700P5)降氨效果最好,两年氨挥发分别显著降低22.93%、12.61%(P0.05)。高温热解配合偏酸性、中性生物炭(C700P5、C700P7)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达9.92%~13.50%,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其增产原因是生物炭酸化处理降低了稻草生物炭的石灰效应,而热解温度调整提高了生物炭阳离子交换量(CationExchange Capacity,CEC),进而降低了田面水NH_4~+-N浓度和氨挥发损失,最终提高了水稻地上部氮素积累和水稻产量。研究可揭示不同热解温度和酸化水平制备的生物炭在稻田中的应用潜力,并为稻田合理施用生物炭和减少化肥施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正肥害产生的原因:①盲目施用氮肥。果园施氮肥过量易发生肥害,特别是施用易挥发的氮肥,如碳酸氢铵和氨水等,易产生氨气而使果树叶片遭受损害,还会造成树体亚硝酸积累,使叶片变黄。硝态氮肥施用过多,果树易失绿发生缺钙症状。②施量过多。化肥或人畜粪尿一次施入量过大,会造成土壤肥料浓度过高,使果树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受阻而发生肥害。③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未腐熟的  相似文献   
94.
贾士龙 《科学种养》2014,(12):36-36
<正>山药生长期长,茎叶生长量大,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量也多,喜有机肥,但施用时要防止块茎与肥料直接接触,否则块茎的正常生长会受到影响。山药生长前期应供给速效氮肥,以利于茎叶生长;生长中后期除适量供给氮肥保持茎叶不衰败以外,还需要增施磷、钾肥,以利于块茎膨大。每生产1000千克山药,需吸收纯氮4.32千克、五氧化二磷1.07千克、氧化钾5.40千克,其养分吸收比例为4.04∶l∶5.05。缺氮时,茎叶生长停滞,块  相似文献   
95.
<正>春节过后,全国各地的春耕工作如同一场隆重的仪式如期举行。然而今年的春耕似乎与往年略有不同,先是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出人意料地都将粮食安全放在议题的首位,其次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主线,接下来的中央一号文件等国家政策都将其深化和延续。主线的确立看似与粮食安全没有直接关联,但是这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化肥来讲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如何使得行业既不影响粮食安全还能良性运行下去,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亟需研究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96.
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水稻的生长情况不同,其潜力也存在差异,通过试验可以得出,处理1的吸氮量为11.75g/亩,处理2的吸氮量为10.12kg/亩,即土壤供氮量为10.12kg/亩,当季氮肥利用率为25.3%,处理1的水稻产量比处理2的产量高108.6kg/亩,增产比为18.2%,说明氮肥对水稻的产量及产量性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
晋北县域“大配方、小调整”春玉米专用肥田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筛选出的晋北应县基肥大配方(总养分设计为45%,N-P2O5-K2O配比为17-19-9),引入"大配方、小调整"施肥技术思路,在研究区内开展田间肥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直接影响春玉米的生长发育,与农户习惯处理相比,大配方处理和小调整处理具有较高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大配方处理、小调整处理比农户习惯处理分别显著增产9.13%,9.96%,较高的百粒质量、穗粒数、穗长及收获指数,较低的秃尖长度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大配方处理、小调整处理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比农户习惯处理分别增收2 335,2 601元/hm2,且氮肥利用效率均明显提高,实现了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而大配方处理、小调整处理之间差异很小,由此证明,区域大配方是春玉米获得高产高效的有效措施,也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区域推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8.
夏玉米施用缓释复合肥的产量效应及经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砂姜黑土土类、重壤土质地、种肥同播一次性底施模式下,研究夏玉米施用缓释复合肥的产量效应及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施用硫酸脲复合肥,比近似养分量常规复合肥区增产9.15%;扣除施肥成本后,硫酸脲复合肥区比常规复合肥区增收959.00元/hm~2,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和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通过在黄壤上进行辣椒施用氮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氮肥施用量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氮磷钾一次性全作底肥的生长后期有缺氮现象,植株明显矮于后期追施氮肥的,结果数减少和果实小而轻;追施两次氮肥的产量明显高于一次的,在初果期和二次采收后各追施一次氮肥效果尤为明显。黄壤土种植辣椒最佳施用方法:40%氮肥深施作底肥,30%在初果期追肥,30%在采收一次后追施较好。且辣椒采收时期追施尿素,亚硝酸盐未超过无公害卫生指标。  相似文献   
100.
《长江蔬菜》2015,(3):46-46
2015重庆市春耕需肥作物面积预计为218.5万 hm2,同比增加1.15万 hm2,增长0.53%;预计化肥需求量20.9985万t,同比增加0.1242万t,增长0.60%,其中氮肥13.1545万 t,磷肥5.3149万t,钾肥2.5291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