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319篇
农作物   101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红麻全杆制浆造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四次重复,对10个红麻品种的四个生育期进行叶片形态,生理特性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叶柄长度在苗期和旺长期与干皮产量极显著负相关,叶脉韧木比与收获时茎皮骨比在旺长期呈极显著正相关,硝酸还原酶活性在苗期和纤维成熟期与干皮产量显著正相关。高产品种有一个合理的叶面积发展程序,并表现出单株地数多,叶柄短,叶内栅栏海绵比大,叶脉韧木比大,净同化率高,叶绿素含量高,硝酸还原活性强。  相似文献   
43.
大麻(Cannabis sativa L)原产我国,分布甚广,但从全国范围来讲,分布较多的则是淮河以北地区。我国现有大麻面积232.5万亩,在麻类作物中仅次于红麻面积占全国第二位。本文对大麻单纤维长度、宽度、长∶宽值及纤维的节、节间长度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4.
通过不同的预处理、预湿方式及时间、四唑溶液浓度及染色时间的试验,摸索出四唑染色测定红麻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方法:种子缓慢预湿12小时后剥去处皮,用0.5%四唑液于35℃下染色3-4小时。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22份红麻品种材料中初选出的7个品种(系)的干茎产量,纸浆得率,抗炭病性及构成产量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夏播麦茬麻中ZGR5,ZGR15,ZGR8和红11的干茎产量分别比对照青皮3号增产29.4%,21.9%,21.6%和20.2%,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春播试验中分别比对照增产15.4%,19.6%,21.4%和11.9%,它们的纸浆得率平均比对照提高0.21-1.44介百  相似文献   
46.
47.
对6个裂叶红麻品种(系)不同光合器官的数量性状与干皮产量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叶数、7裂叶数及麻皮长和麻皮宽的光合器官之间及与干皮产量之间的相关都是显著的,而圆叶数、3裂叶数及5裂叶数与干皮产量相关不显著。总对数、7裂叶数及麻皮长的数量性状其广义和狭义遗传力都很低.表明主要光合器官的表现易受环境影响,注意选择圆叶数性状可能有助于培育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48.
红麻鲜皮和鲜杆陆地湿润脱胶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脱胶时间短、出麻率高、纤维品质好、污染极轻、用水少、经济效益高和劳动强度低等优点;与天然水沤法相比,鲜皮脱胶时间缩短8天,鲜杆脱胶时间缩短4.5天,鲜皮和鲜杆的脱胶精洗率分别提高3.9%和0.25%,对水体的污染程度减轻90%以上。同时,该技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适于在广大麻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运筹对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不同器官养分含量和吸收以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以探讨不同红麻品种养分利用特点,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合理施肥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试验设2种红麻品种,即福红992与红优2号;3种施肥水平,即低肥(N、P2O5和K2O分别为0.10、0.05和0.10 g·kg-1),中肥(N、P2O5和K2O分别为0.15、0.75和0.15 g·kg-1)和高肥(N、P2O5和K2O分别为0.20、0.10和0.20g·kg-1);以及3种施肥方式,即全部NK肥作基肥(T1),60%的NK肥作基肥和40%的NK肥作追肥(T2)以及全部NK肥作追肥(T3).【结果和结论】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红麻各器官中NPK含量、植株NPK吸收总量以及土壤速效NPK含量均出现增加的趋势.随着NK肥追肥比例的上升,红麻各器官中NP含量,以及植株NP吸收总量均出现下降的趋势;麻皮中P含量、各器官K含量、土壤速效养分、红麻吸K量均出现上升的趋势.在本文试验条件下,高肥且全部做基肥施用时,有利于红麻对养分的吸收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0.
红麻几个数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红麻几个主要数量性状单株纤维产量,株高,茎粗,皮厚,出麻率,单茎表面积之间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进行分析。旨在剖析性状间相互联系,如何通过性状的表型直接或间接选择为红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