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0篇
农学   91篇
  2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72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丽粳314是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多年努力,杂交系谱法选育出的耐寒、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2005年10月15日在海拔2200米的永胜县顺州乡实产验收3亩,平均亩产647.1千克,创顺州乡水稻高产记录,比对照品种凤稻11号增产72.9千克,增幅12.6%,2006年在顺州乡示范2500亩,其中连片示范141亩,平均亩产602.07千克,其中有1.5亩最高产量为712千克/亩.  相似文献   
32.
宁粳24号是由意大利引进品种4号与本地早熟品种12号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适于宁夏、新疆、甘肃、辽宁、吉林等大部分地区及陕西、山西北部地区.河北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3.
丹旱糯3号是辽宁省丹东农科院稻作所早稻研究室通过籼粳亚种间复合杂交,采用集团与系谱法相结合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从播种至成熟全生育期113天,比对照品种郑州早粳多3天,属于中晚熟品种.株高94.3厘米,茎秆粗细中等.叶色较绿,叶片较长.  相似文献   
34.
花生新品种柳花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花1号是由广西农业科学院桂中分院-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花生高代品系,按照改良系谱法,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原品系名称为粤油200。2011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审油2011001号。  相似文献   
35.
张冬30号是张掖市农科院以太原89为母本,高代品系yw243为父本有性杂交后代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2年通过甘肃省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12009。通过多年及多点试验示范,张冬30号适宜在甘肃省酒泉、张掖、武威等市水地及周边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6.
太学7号由洛阳太学农作物研究所选用豫麦57与周麦16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1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1019。  相似文献   
37.
新稻22水稻系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培育的超高产抗病品种镇稻99作母本,以早熟品种01D41LB88为父本进行杂交,历经连续6代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粳稻新品种。2012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2001)。该品种优质高产、抗病抗倒性好、适应性强,深受广大农户和粮食加工企业的青睐,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丁村93-1药黑豆由河南省获嘉县丁村乡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06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黑皮青仁,抗病性强,籽粒大,最高百粒重42.7克,高蛋白,高异黄酮,具有较大药用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9.
<正>商豆6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1994年以商9202-0为母本,商9211-0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按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夏大豆新品种。笔者应用不同除草剂对商豆6号在大田生产中的杂草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为该品种在高产栽培中的大面积推广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材料试验用的除草剂由吉林农业大学提供。2.试验处理试验处理为:1配方3(10.8%高效盖草能乳油40毫升/667平方米+48%苯达松水剂130毫  相似文献   
40.
杂种后代的选育是小麦育种的关键环节之一。我国选育小麦杂种后代大多沿用系谱法,点播家系多次选株,费工费地,群体规模受限制,影响选择效果。如何提高选择效率,节省人力物力是育种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于1985年开始进行改革选育方法的探索,到1989年秋播时杂种后代种植和选育方法都做了较多的改变。现将其做法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