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1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阐述了构建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及平台、系统结构、模块功能和系统管理等。  相似文献   
82.
试论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系统管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是世界上森林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为引人关注的是,随着全国造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绝大部分人工林和部分天然次生林已经步入森林病虫害的高发期,呈发生面积起伏波动和危害明显加重的趋势."三北"地区的杨树蛀干害虫、南方集体林区的松毛虫和以沿海地区为主的重大危险性病虫,在一些地区逐步扩大蔓延,造成严重危害.这一严峻形势,要求我们从根本上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管理模式的束缚,改变"灾后救灾"、"非计划抗灾"的做法和没有长远观点、缺乏质量意识、忽视整体效益的倾向,采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战略观点和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控制和扭转.近年来,一些省区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某些病虫害在一定时期内,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区域性工程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控灾效果.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是一种与营林生产和经济科学、环境科学高度结合的系统性、集约型防治模式,是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理论的重要实现形式.这种模式以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手段为依据,从营林入手,强调防治效益,特别是治理的持效性,以取得整体上和长期性的控灾效果.对有害生物(简称害物)实施工程治理是深化防治工作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针对这一新的病虫害治理模式发表观点,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3.
本文叙述了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工作思路、三项工作原则和四个体系建设。工作思路是:农业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密切配合,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多种手段,以制定和执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为突破口,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逐步实现地公害蔬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工作原则是:统一完善的系统管理原则;严谨规范的原则,积极稳妥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四个体系建设是:质量监督检测体系的建设;病虫害测报和土壤监测体系的建设;技术培训和指导体系的建设;销售管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