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53篇
  34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1.
单胚苗种子经离子(30KV,50次)注入后,发芽率和成苗率与CK相比均降低,根、芽的生长也较CK为慢;但没有~(60)Co—γ射线(照射量40KR)辐照的表现严重。经离子注入的两个品种的干种子的生物超弱发光值均高于CK。双胚苗品系种子经离子注入后,发芽率和根、芽的生长与单胚苗表现趋势一致;虽然其双苗率有所下降,但却增加了独立双苗(2个芽鞘、2个芽、2条根)类型的比率。  相似文献   
12.
低能离子束辐照对小麦萌发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鉴 5 4、豫农 1 1 8及豫麦 1 8号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剂量率、剂量离子注入对小麦种子出苗率及其幼苗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着剂量率和剂量的增加 ,小麦的出苗率逐渐降低。剂量率间差异显著 ,品种间有辐射敏感性差异。 1mA剂量率条件下幼苗活力指数增加 ,表现为刺激效应 ,2mA、3mA剂量率条件下幼苗活力指数随着剂量的增加逐渐下降 ,表现为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3.
苹果采后炭疽病高效拮抗菌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低能氮离子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进行注入诱变,获得诱变菌株.通过平板初筛,筛选出6株对苹果炭疽病菌有较高抑菌作用的菌株,经苹果果实活体测定从中筛选出对苹果炭疽病有较高拮抗作用的菌株BS 80-6和BS100-6.其中BS80-6在室温下的防治效果较好,14 d时的防效为33.28%,BS100-6在冷藏下的效果较好,14 d时的防效为100%.不同接种方式试验表明,拮抗菌对苹果炭疽病表现出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离子注入技术在微生物诱变育种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梁慧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564-2565
概述了离子注入的特点、诱变机理、引起的生物学效应、与传统辐射诱变效应异同以及近几年来离子注入技术在微生物改良、选育优良工业微生物菌株的应用研究情况,分析了今后离子注入微生物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离子注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离子注入对不同小麦品系出苗、苗期性状及植株生长发育的诱变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小麦种子后,对三个品系的效应有所不同,其半致死剂量约在60—80次之间。  相似文献   
16.
氮离子注入水稻干种子的诱变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三种不同剂量的N+注入三个具有不同特征特性的水稻品种的干种子。考察各品种在M2主要性状的变异规律,寻找N+注入的最佳引变剂量,探索离子注入水稻干种子的育种方法,为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离子注入对小麦远缘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分析了N+注入对小麦远缘杂交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注入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提高杂交结实率,并以4×1016N+/cm2的剂量和处理母本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以大肠杆菌噬菌体T1为材料,探讨了40keVP+和N+离子注入及30keVN+离子脉冲式注入后,噬菌体的失活(以空斑形成能力即PFA丧失为指标)及T1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的变化,并同紫外线(253.7nm)引起的相应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离子注入组噬菌体的存活率低于对照组,其失活效应随剂量升高而提高;高剂量组的DNA电泳图谱比对照组多一条分子量略小的弱带,且主带有明显拖尾现象,提示T1DNA分子经离子注入后发生了部分主链的断裂;(2)紫外线照射对噬菌体的失活效应比离子注入组强烈得多,但其DNA电泳图谱与对照组相比未见任何差异;(3)离子束的束流密度对噬菌体的失活效应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离子注入和伴随离子注入的其他物理效应都能影响番茄种子的电导率和发芽率.电导率和发芽率之间有一定相关性,两者都能反映种子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皖麦43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皖麦 43(皖 92 31 8)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 ,春性 ,一般单产 6 0 0 0~ 6 75 0kg/hm2 ,适于沿淮、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 80~ 90cm ,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 ,千粒重 40g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达 15 %以上 ,品质较好。对赤霉病抗 (耐 )性强 ,熟期转色好 ,不早衰。适宜播种期为 10月中、下旬至 11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 2 40万~ 2 70万 /hm2 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