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9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73篇
综合类   20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54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1.
【目的】探讨祁连山东段高寒灌丛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以及“肥岛”效应,验证高寒灌丛“肥岛”发育的物种效应。【方法】选取了山生柳(Salix oritrepha)、硬叶柳(Salix sclerophylla)和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3种高寒灌丛,对灌丛水平方向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高寒灌丛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SOC分布特征:3种灌丛SOC含量在水平方向上均呈现出由根部经冠下向灌丛间地处逐渐递减的趋势;垂直分布来看,3种灌丛SOC含量总体呈现出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的趋势,并且不同种类灌丛作用深度也不同。TN分布特征:在水平方向上,3种灌丛TN含量在表层(0~20 cm)呈现出根部高于灌丛间地的现象;在土壤的垂直剖面,3种灌丛土壤TN含量的规律同SOC的变化趋势一致。TP分布特征:除山生柳灌丛在水平方向上呈现出由内向外逐渐增加的趋势外,硬叶柳以及绣线菊无明显规律;山生柳灌丛土壤TP含量在垂直方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硬叶柳和绣线菊各土层之间TP含量变化并不大。富集率总体表现为山生柳>绣线菊>硬叶柳...  相似文献   
912.
近年来,位于中国青海的一批生态摄影师,特别是创作阵地围绕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青海片区的鲍永清、李善元、焦生福、同海元、刘祥等摄影师们频繁摘得国际、国内大奖,如世界野生动物摄影大赛、荷赛、意大利国际自然摄影大赛、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中国摄影金像奖,等等。  相似文献   
913.
本研究通过对东祁连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的7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合青藏高原土壤元素背景值,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做出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元素的均值都超过了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Zn和Ni平均含量较高,为196.67 mg·kg-1和74.28 mg·kg-1,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3.20和3.00倍,形成了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现象;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系数法分析显示,各类型土地平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2.84,属于中度污染程度,其中农田平均污染指数最大,为3.10,达到了重度污染水平;草地为2.71,湿地最小为2.49,均为中度污染水平。各类型土地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系数为94.31,其中农田类风险系数最高,为101.90,草地类为92.22,湿地为73.29;各类型土壤中Zn元素变异系数最低;Cd元素变异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914.
王树青  徐义  杨坤 《草业科学》2022,38(8):1650-1656
草原作为重要的生态资产与生产资源,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在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草地生态保护、修复和助力牧区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历年统计数据和查阅年鉴等方式获得相关资料,对两轮补奖政策实施效果进行梳理,从补奖政策资金、草地生产力及载畜量、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了政策实施前后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两轮补奖政策实施后,天祝县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草地生产力达到2162.28 kg·hm–2,相比补奖政策实施前提高了45.4%;2)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理论载畜量增长了42.98万个羊单位,相比补奖政策实施前提高了54.3%;3)农牧民人均收入从补奖政策实施前的4012元增加到8265元.遵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为进一步加强草地生态恢复,建议:1)在平衡禁牧下农户收入水平和生态补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确定草原补奖补偿标准;2)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积极发展特色农牧业;3)建立健全放牧禁牧制度,科学制定草原合理利用计划.  相似文献   
915.
为了加大对祁连山康乐林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祁连山康乐林区4种植被带的带阴坡分别设计了4个样品采集区,从地表垂直向下挖掘土壤剖面,研究祁连山康乐林区4种植被带枯落物及土壤持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被带不同土层持水量与土层深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山地森林草原植被带比其他植被带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持水量、枯落物持水量、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和田间持水量。应加强对山地荒漠草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提高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916.
为解决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评价程序不规范、缺乏知识技能考评标准、动态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生态管护员评价体系建设方法,从建设目的及原则、评价指标确定、评价程序等方面规范了生态管护员的评价全过程管理,为实现森林日常管护工作的精准化,提升生态管护员的工作效率和管护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17.
为了充分利用锦鸡儿属野生植物资源,实现人工播种繁殖,于2017年采用野外随机踏查的方法对祁连山东段林区锦鸡儿属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对采集的种子采用药剂浸种、热水浸种、机械破损、低温层积等方法处理,以不做任何处理的种子为对照(CK),研究不同方法对解除种子休眠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祁连山东段林区有锦鸡儿属野生植物6种,分别为甘蒙锦鸡儿、短叶锦鸡儿、鬼箭锦鸡儿、荒漠锦鸡儿、甘肃锦鸡儿、柠条锦鸡儿。同一锦鸡儿属植物种子用不同方法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幼苗分枝数、苗高、根长由高到低的排序均为药剂浸种>热水浸种>机械破损>低温层积>CK;药剂浸种(赤霉酸稀释液250 mg·L(-1)浸泡24 h)后,不同锦鸡儿种子的发芽率、幼苗分枝数、苗高、根长分别≥72.41%、2.08枝·株(-1)浸泡24 h)后,不同锦鸡儿种子的发芽率、幼苗分枝数、苗高、根长分别≥72.41%、2.08枝·株(-1)、9.25 cm、6.23 cm,效果相对最佳,且处理成本低、周期短,可在育苗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18.
祁连山南麓破碎林缘区,优选三处不同立地条件的地块,建立破碎林缘修复示范区,栽植不同规格的青海云杉,调查其成活率、生长量、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在破碎林缘栽植适宜的树种可以增加植被盖度;通过整地可以提高树种成活率,但不同整地方式对当年、次年的苗木成活率和苗高生长量影响不显著。采用汇集径流整地,其土壤平均含水量高于穴状整地和水平沟整地,无论采取何种整地方式,整地后的土壤温度均高于不整地时的土壤温度。使用乔灌草复合林层的营造和破碎林缘集水及锁边造林修复技术,可以提高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祁连山南麓破碎林缘的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19.
系统调查了祁连山东端地区杏树害虫种类、为害症状、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发现为害杏树的害虫有5种,分别为桃蛀螟、杏仁蜂、桃粉蚜、日本球蚧和桃红颈天牛。并就生产实践中不同害虫防治措施和方法进行了总结,为祁连山东端地区杏优质高产和杏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20.
《福建林业科技》2022,(1):128-134
为了筛选出优良的观赏植物为园林绿化提供更多材料,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木本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园林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观赏价值的木本植物85种,隶属21科40属。其中以蔷薇科(Rosaceae)、小檗科(Berberidaceae)、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豆科(Leguminos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最为丰富。经园林应用评价后筛选出花色(P_6)、抗逆性(P_(10))、叶色(P_5)为主要的开发应用限制因子,根据观赏价值质量分数(M),最终筛选出匍匐栒子(Cotoneaster adpressus Bois.)、水栒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 Bge.)、灰栒子(Cotoneaster acutifolius Turcz.)、西北栒子(Cotoneaster zabelii Schneid.)、小叶蔷薇(Rosa willmottiae Hemsl.)、刺蔷薇(Rosa acicularis Lindl.)、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等13种Ⅰ级优良观赏植物,可在祁连山区城市园林绿化中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