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4篇
  17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了减少畜禽粪便引发的恶臭气体污染,本研究选用具有除臭功能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干酪乳杆菌4种微生物菌种作为Box-Behnke设计的4个因素,将4种菌种经活化后接入粪便中,以对应活菌数1×104、1×105和1×106 CFU/g作为Box-Behnke设计的3个编码水平。利用响应面设计构建得到29种复合微生物菌株组合,以其对猪粪中吲哚、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作为参考指标,优化得到了4株除臭菌种的最优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当菌液浓度为1×108 CFU/mL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干酪乳杆菌分别以0.47%、0.05%、0.01%和1.00%的比例加入猪粪便中,堆积发酵7 d后对猪粪便中的吲哚、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为73.59%、63.60%和70.29%。由此可见,经响应面设计优化后的除臭微生物菌种组合具有良好的除臭效果,对控制畜禽粪便恶臭污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盐碱水体硫化氢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河有池塘433hm2,是该省的主要商品鱼基地之一。池塘形成于1990年代“挖塘抬田,以渔改碱”工程,位于黄河中上游合阳段滩涂,水源为地下水上渗补充,池水水深2~3.5m,池底多为深锅底形,底泥较厚,达到30~90cm,池水易形成温跃层。池水为微咸水,硫酸盐含量较大,为307~442mg/L;pH6 8~7 2;总碱度620 98~739 57mg/L;氯化物含量为272~410mg/L;K+和Na+含量为590~602mg/L;总含盐量2 25~2 55g/L。H2S引起鱼类中毒是当地水产养殖业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盐碱水体具有代表性,如何防治此类水体中的H2S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笔者曾在…  相似文献   
103.
精养高产鱼塘水质调控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逢玉 《内陆水产》2003,28(5):28-28
1几种主要水质指标对池鱼的影响溶氧溶氧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池水溶氧高,可以抑制和减轻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提高鱼类食欲和饵料利用率,促进鱼类发育生长加快。而溶氧含量少,是造成水质变坏的重要原因,同时溶氧直接关系到鱼类的生存。鱼类健康生长对水体溶氧的要求为5毫克/升以上。pH值pH值是池塘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化学和物理变化。pH值的降低或升高,对鱼类有直接的损害,可使鱼的鳃组织遭到破坏,引起鱼中毒,无力调节渗透压,降低血液载氧能力,使鱼因…  相似文献   
104.
管道硫化氢应力腐蚀破裂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EM、TEM、EDX及金相分析等手段,对某气田集气干线工程的输气管道一直管与弯管焊接处发生爆裂件进行了取样分析,发现该集气管道破裂失效属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裂纹起源于焊缝附近的直管母材内壁,与该直管的淬火、回火态的贝氏体 马氏体组织相关.  相似文献   
105.
戴永利 《农家科技》2006,(11):25-25
一、及时清塘。经过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来说水质会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消毒,并按常规方法进行水培肥  相似文献   
106.
通过日粮调控减少猪排泄物中氨与硫化氢的产生与散发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清河 《家畜生态》2001,22(1):34-39
随着畜牧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已受到普遍重视。本文从六方面系统综述了通过日粮调控减少猪排泄物中氨与硫化氢产生与散发量的潜力,其中包括:(1)添加合成氨基酸以降低饲粮蛋白水平;(2)增加饲粮中非淀粉多糖含量;(3)改变饲粮组分以降低排泄物的pH值;(4)调控消化道微生物;(5)添加非营养性添加剂;(6)选用含硫量较低的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报道用脱硫催化剂NQS(A.Y)n.Feb脱除沼气中硫化氢的研究工作。试验表明,脱硫液配方中的NQS和PH值,对于脱硫效果有显著影响。采用该脱硫剂处理硫化氢浓度为10g/m^3或小于10g/m^3的沼气,脱硫率均达99%以上,并可回收硫磺。  相似文献   
108.
《现代农业》2006,(2):42-42
冬季,由于卫生管理跟不上,粪尿堆积,饲料垫草发酵、腐败、分解,加上猪喘气、咳嗽等,猪舍特别是封闭式保温猪舍内混杂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使猪食欲差、增重慢,猪眼病、呼吸道炎症和下痢等明显增加,死猪增多,应尽快采取措施改善环境。一、舍外排便训练猪舍内吃住、舍外排便是消除猪舍臭气、潮气最有效的措施,其做法是每昼夜分4次定时、定点在喂料前将猪赶到舍外排便,而后赶回舍内饲喂。二、通风换气降低猪舍湿度、改善猪舍空气的好办法是通风换气,而通风换气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天棚顶上开个通风孔,这样不用开门窗就能尽快将舍内…  相似文献   
109.
采用田间试验,分别在2020年裸燕麦不同生育期和2021年裸燕麦抽穗期喷施不同浓度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分析H2S对盐碱胁迫下裸燕麦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2020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时期对裸燕麦株高、单株粒数、单株产量、收获穗、千粒重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NaHS浓度对株高和千粒重无显著影响,而对单株粒数、单株产量、收获穗和产量产生显著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除对株高影响不显著外,对其余上述指标均具有显著影响。株高、单株粒数、单株产量、收获穗、千粒重和产量均以抽穗期喷施最高;单株粒数、单株产量、收获穗和产量随NaHS浓度增大整体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以喷施200 μmol·L-1NaHS的产量最高。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分别以抽穗期喷施100 μmol·L-1和50 μmol·L-1NaHS最高;收获穗数和千粒重分别以抽穗期喷施200 μmol·L-1和50 μmol·L-1NaHS最大;产量以抽穗期喷施200 μmol·L-1NaHS最优。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显示:抽穗期喷施200 μmol·L-1NaHS提高裸燕麦农艺产量性状的效果最佳。2021年试验结果表明:抽穗期喷施不同浓度NaHS对裸燕麦株高、收获穗和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与喷施0 μmol·L-1 NaHS相比,喷施25~400 μmol·L-1 NaHS可不同程度提高裸燕麦穗铃数、穗粒数和产量,其中喷施200 μmol·L-1 NaHS的效果最显著。综上所述,抽穗期喷施200 μmol·L-1 NaHS可有效促进裸燕麦穗铃数和穗粒数等农艺性状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0.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虾池水体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对虾为研究对象,对复合型活菌净水剂改善虾池水质的效果进行观测分析.在虾池中加入复合型活菌净水剂,待其生长繁殖后,测定水体的氨态氮、亚硝态氮、硫化氢、溶氧、化学耗氧量、pH值及异养菌总数等指标.结果表明:复合型活菌净水剂能较好地改善水质,并能抑制异养菌的增长,但对溶氧无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