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115篇
农学   119篇
基础科学   33篇
  111篇
综合类   672篇
农作物   87篇
水产渔业   133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和草木樨发芽及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适宜在盐碱土上种植的牧草种类,合理开发和利用盐碱地资源,分别进行室内发芽和室外出苗试验,研究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和草木樨发芽及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浓度模拟盐碱胁迫均对紫花苜蓿的发芽有抑制作用;50 mmol/L盐溶液和5 mmol/L碱溶液对草木樨发芽有促进作用,150~250 mmol/L盐溶液和5~25 mmol/L碱溶液其发芽有抑制作用.研究同时表明,紫花苜蓿适宜种植于极轻度盐化土壤和极轻~轻度碱化土壤(pH值为8~9,EC为0.2~0.7mS/cm);草木樨则适宜种植于轻度~重度盐化土壤和中度~重度碱化土壤(pH值为9~10,EC为0.7~1.6 mS/cm).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盐碱池塘的利用率和农(渔)民的经济收益,在北方盐碱池塘进行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健康养殖试验。于2014年5月份放养15万尾夏花,经过4个多月的养殖,收获秋片8 200 kg,成活率达到85%以上,投入产出比1∶1.35。试验结果表明,异育银鲫"中科3号"能够适应盐碱池塘的养殖模式,可以在北方盐碱池塘广泛养殖。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让茫茫戈壁荒漠、闲置的盐碱洼地、芦苇泥塘、落荒的水田得到开发利用,于田县示范推广莲藕新品种及建池栽培技术。于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莲藕建池栽培技术,责成农业局安排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研究探索并到山东实地考察,综合论证。  相似文献   
14.
一、棉花前期生长缓慢的原因 1.盐碱重 棉花生长发育所需水分和养料,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得,盐碱重的棉田土壤理化性状较差,制约了棉花根系对养分、水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吴澎  刘娟  田纪春 《农学学报》2019,9(1):54-58
为了了解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并为下一步在面粉制品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本研究归纳了SNP分子标记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应用比较普遍的检测方法,包括DNA构象法、高分辨溶解曲线法及直接测序法等检测方法;总结了近几年SNP标记在小麦遗传图谱的构建、作物育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遗传多样性和物种进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可开发不同作物的高通量SNP芯片使SNP的研究向高通量化、全基因组发展,以及培育具有良好面制品感官特性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芦笋种植对冷凉沙化区土壤的改良效果,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以未种植芦笋裸沙地为对照(CK),设置种植芦笋1、2、3和4年共4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种植年限芦笋田土壤理化特性和芦笋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种植年限增加,土壤黏粒和粉砂粒含量递增,砂粒含量递减,土壤容重递减,土壤田间持水量递增;土壤pH和可溶性盐浓度(EC)递减;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逐年递增。种植芦笋3年的土壤粒级、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pH、EC值、土壤肥力发生显著变化;连续种植芦笋4年的土壤黏粒含量较CK增加到29.8%,粉砂粒含量增加到12.6%,砂粒含量降低到57.6%,田间土壤持水量显著提高,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由砂质壤土向砂质黏土转变;土壤pH降低0.75,EC值降低0.08mS/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8.89%,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95.12%、94.92%和45.40%;芦笋产量达6 037.5kg/hm 2。综合分析,连续种植芦笋4年可改善沙化土壤的物理结构,提高土壤养分,降低盐碱程度。芦笋是冷凉沙化区土壤改良的先锋作物之一,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大田选育法,在盐碱地试验区栽植11种引进的园林植物,通过对其田间成活率、性状表现的观察记录,分析研究了它们在本地自然盐碱胁迫下的生长状况,并对其抗盐碱能力大小进行排序,以期为本地区盐碱地绿化和美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青稞也叫裸大麦、米大麦、元麦,是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青稞具有适应性广、抗旱性强、抗盐碱、耐瘠薄和生育期短等特点。一、精细整地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深耕20~25厘米。整地做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二、合理选茬水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旱地选择土壤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青稞不能连作,也不宜与小麦、燕麦等麦类作物轮作,前作以豌豆、油菜、马铃薯为宜。  相似文献   
20.
河套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盐碱化特征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河套平原盐碱地在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盐碱化特征分布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林地、农用地、牧草地、改良地、盐荒地)不同深度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可溶盐含量、盐分离子组成、总碱度、pH、碱化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剖面土体结构、颜色、根系分布、石灰性反应及碱化层分布均有明显差异;土壤剖面的可溶性盐、阴阳离子分布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牧草地和林地土壤剖面可溶性盐呈"橄榄"型、盐荒地和改良地呈"表聚"型、农用地呈"底聚"型;土壤pH、碱化度和总碱度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呈"S"型;经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的盐化程度和碱化程度均有所下降,与盐荒地相比,农用地盐碱化指标下降的最为显著(P0.05),其中0—20 cm土壤全盐量降至0.88 g/kg,pH降至7.83,总碱度、ESP降至0.17 cmol/kg和12.54%,表明苏打盐碱地经农用后更有利于土壤脱盐化过程和脱碱化过程;土壤全盐量、Ca~(2+)、Mg~(2+)、SO_4~(2-)、总碱度、pH可作为控制区域盐碱化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为阐明河套平原盐碱地的盐碱化过程及盐碱化土壤利用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