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63篇
农学   141篇
基础科学   6篇
  23篇
综合类   469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14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国黑木耳气候生态条件分析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黑木耳生长的气象指标、气候生态条件及我国黑木耳生产地的气候、耳林资源;揭示了黑木耳主产区的资源优势及其利用。  相似文献   
82.
以杂交籼稻II优498为材料, 在温江和汉源两种生态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宽窄行、三角形、扩行减株稀植和抛秧4种栽培方式水稻结实期群体光合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穗肥施用比例的增加, 结实期冠层透光特性得到改善, 抽穗期茎鞘干重、高效叶面积率和有效叶面积率等群体质量指标得到提高, 抽穗后叶面积指数(LAI)和呼吸占群体光合的相对比例(CR/TCAP)有所降低, 而群体光合速率(CAP)在两地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 温光条件较差的温江点表现为先升后降, 而温光条件较好的汉源点则呈下降趋势。当氮肥运筹为6∶3∶1时, 宽窄行和三角形栽培有利于改善冠层透光特性和群体质量, CAP升高的同时结实中后期CR/TCAP增幅减小, 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当氮肥运筹比例为5∶2∶3时, 扩行减株稀植栽培透光性能和群体质量的增幅最大, CAP升高的同时CR/TCAP并未增加甚至有所减少, 群体光合生产能力高于其他栽培方式;当氮肥运筹比例为4∶1∶5时, 抛秧栽培在温江点有利于改善群体质量和增加光能截获, 结实中后期CAP显著提高的同时CR/TCAP降低, 群体光合生产优势明显, 但温光条件改善后此优势并无体现。因此, 提高水稻群体光合生产能力需结合当地温光条件并针对栽培方式采用适宜的氮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3.
吉林省老怀德油豆角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省公主岭市老怀德镇特有的蔬菜品种——油豆角,鲜嫩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享誉海内外。老怀德镇在特有的东北气候生态条件下.生产的正宗优质东北油豆角,是其他任何地方均不能生产的:因此.东北油豆角已成为老怀德镇的特色地方蔬菜品种.它在老怀德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4.
玉龙县的鲁甸、黎明、塔城等地的高寒山区是滇西北秦艽的最适宜分布区,秦艽人工驯化栽培已有较长历史,1962年种植面积就达9.5hm^2。由于种植区域特殊的生态条件和良好的气候、土壤条件,所产秦艽品质上乘,较北秦艽为佳,2003年以来,随着人们对中药材在防治重大传染疾病及美容保健等方面神奇功效认识的不断深入,致使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价格逐年攀升,秦艽价格更是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85.
1.马身猪马身猪主产于山西,是我国宝贵的地方优良种猪,形成历史悠久,由于山西境内山川相间,地形多变,山多川少(山区、丘陵和平川的比例大致是2∶2∶1),山区、山地和平川的自然经济和生态条件造就了马身猪遗传上的多样性和良好的适应性。按照体格大小和分布的区域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三个类型:大马身、二马身(中型)和钵盂猪(小型)。大马身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北部和西北高寒山区。钵盂猪原产于平川地区。二马身由大马身和钵盂猪杂交而成,丘陵山区的数量较多马身猪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地方良种,其种质评价可概述为体质健壮,背腰平直,四肢粗壮…  相似文献   
86.
87.
棉叶螨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三大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适宜的气候、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轮作倒茬少、秋耕冬灌不到位等棉田生态环境的改变,为棉叶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生态条件,致使棉叶螨在我区一度猖獗危害,每年为防治棉叶螨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如何使“安全、经济、有效”的综合防冶棉叶螨,已成为当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由于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农田生态条件的变化,蟋蟀类害虫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尤以豆类、花生、玉米、大白菜、萝卜等受害最重。在部分地区已由原来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成为防治的主要对象。1发生危害特性农田蟋蟀主要有北京油葫芦、大扁头蟋等,属直翅  相似文献   
89.
生态环境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小麦生产区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优质专用小麦品质及其相应指标的概念,介绍了国内外小麦生产区域化的情况,并分析了生态环境因素与小麦品质的关系,提出了结合各生态区的土壤、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进行优质小麦生产区划的措施。  相似文献   
90.
根据杨梅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及杨梅的地理分布,对我国杨梅生态区划进行了探讨。中国杨梅分布在东经97°-122°和北纬18°-33°之间,经济栽培集中在东经103°以东和北纬31°以南地区。杨梅树对低温敏感,喜冬季温暖和春、夏季湿润的气候。根据杨梅的耐寒性,极端最低气温,年降雨量及果实熟期(5-6月)干燥度的分布,将我国杨梅划分为4个生态区:最适宜(I)、适宜(Ⅱ)、次适宜(Ⅲ)和不适宜(Ⅳ).I和Ⅱ区位于我国南部,适宜于杨梅栽培;在Ⅲ区应精心选择小气候,以防御杨梅受冻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