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林业   32篇
农学   227篇
基础科学   4篇
  93篇
综合类   596篇
农作物   150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327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利用针对马铃薯青枯病菌 hrp 基因族D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引物1:5'GAAGAGGAACGACGGAAAGC-3'和引物2:5'CGAACAGCCCACAGACAAGA-3'),进行马铃薯青枯病菌PCR特异性扩增试验.该试验合成的引物能从马铃薯青枯病菌总基因组DNA和细菌纯培养,以及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的马铃薯块茎中特异性扩增青枯病菌 hrp 基因区段1993 bp 的分子片段.该试验结果为马铃薯青枯病菌的鉴定、检测及病害流行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稻米加工品质的分子遗传基础,为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用信息。【方法】利用Asominori为遗传背景具有IR24染色体片段的置换系(CSSL)群体,在4个环境下对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进行QTL定位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结果共检测到30个QTL与稻米加工品质相关,其中qMR-6、qMR-8、qHR-3和qHR-6在4个环境中都能被重复检测到,影响精米率的qMR-6和qMR-8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1.1%和22.2%;与整精米率相关的qHR-3和qHR-6,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4.6%和22.3%;且qMR-6、qMR-8、qHR-3和qHR-6对应的置换系与背景亲本Asominori在4个环境中相应性状的表现型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qMR-8、qBR-8b和qHR-8共定位在第8染色体R727-G1149区间的QTL簇上,在笔者以前的研究中发现该QTL簇包含与稻米蒸煮食味、外观和营养品质等相关的多个主效QTL,这为剖析同一染色体区段内的1个或多个基因协同调控多个品质性状形成的复杂代谢网络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03.
我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AFLP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利用 Mse 和 Eco R 酶切 ,筛选了适宜大豆 AFL P指纹分析的引物组合 ,并利用 17对引物组合 ,建立了我国 92份代表性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 AFL P指纹图谱 ,分析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指纹图谱的特点与差别 ,发现了具有大豆种间特异性的带纹 M- CG/E- CGA- 4、M- CG/E- CGA- 12和 M- CGG/E- GGC- 14 ,并探讨了应用 AFL P指纹图谱鉴别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4.
利用基础导入系群体定位氮胁迫下水稻产量性状QTL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产量性状的遗传机制复杂,在低氮胁迫下进行QTL定位,可为产量性状遗传机制的解释、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提供参考价值,也可为筛选耐低氮水稻材料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以66个水稻籼粳交片段导入系群体[粳稻(Oryza sativa ssp,japonica)楚粳12是供体亲本,籼稻(O.sativa ssp,indica)蜀恢527是受体亲本,采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为定位群体,利用单标记作图法,对正常与低氮胁迫条件下水稻有效穗、单株产量、株高和生物学产量等性状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24个QTLs,20个为新检测出的QTL,而qph-1、qpn-1、qby-2、qby-4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似,另外,qph-1a和qph-1b为在不同处理下均能影响株高的位点;生物学产量的QTL仅在低氮处理下被检测到;qpn-2b与qyd-2具有共同的连锁标记RM521;qpn-1b、qpn-2a、qpn-2b等加性效应值都小于1.结果表明,低氮胁迫明显影响单株有效穗、单株产量和生物学产量,且导入系群体检测微效QTL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5.
洼地绵羊MHC-DRB1基因PCR-RFLP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洼地绵羊MHC-DRB1基因的多态性,采用套式PCR扩增82只洼地绵羊的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其296 bp扩增产物经Sac Ⅰ、Hae 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RFLP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洼地绵羊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Sac Ⅰ、Hae Ⅲ的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测序发现,这些酶切位点分别...  相似文献   
106.
《江西饲料》2011,(5):47-47
由吉林大学农学部畜牧兽医学院动物胚胎工程吉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吉林省动物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子义教授主持,内蒙古大学于海泉研究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张国梁研究员等参加的课题组,在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和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下,经过两年协作攻关,在农学部奶牛繁育基地获得一  相似文献   
107.
由甜菜尾孢菌Cercospora beticola引起的甜菜褐斑病(Cercospora leaf spot, CLS)是甜菜生产中危害较重的叶部真菌病害,导致甜菜产量和含糖量下降。由于CLS早期症状不易识别,传统病斑形态目测诊断法易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因此分子检测方法对于CLS的准确监测十分重要。迄今为止,国外已报道的分子检测法主要有基于甜菜尾孢菌 rRNA-genes的actin gene编码区和ITS区结合限制性酶切的分子检测法、基于 rRNA-genes的ITS区结合测序的检测方法和基于大量尾孢属真菌RAPD多态性分析而设计的特异引物Cebe2检测法。目前,我国对甜菜尾孢菌的分子检测工作尚未见报道,为此,本试验对甜菜尾孢菌上述3种主要分子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并进一步验证了特异引物Cebe2的可靠性,初步确立了我国甜菜尾孢菌的快速分子检测技术体系,为我国CLS的早期准确检测和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8.
E8启动子是番茄果实成熟乙烯响应性基因E8的启动子区。这个区域中存在着一些响应乙烯以及在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顺式作用元件,调节E8基因在果实成熟过程中表达(Deikmaa et al.,1998)。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E8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设计引物,从番茄基因组中克隆了该启动子,构建了番茄果实特异表达载体,并通过RT-PCR和gus基因检测了该表达载体的果实特异表达活性。  相似文献   
109.
参照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c)血清5型菌株序列ZA6774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转铁结合蛋白2(Tbp2)基因,得到1条1624bp的片段,然后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经测序比较,与参考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9.8%,从T-载体中切下目的片段后,定向克隆到pET32a( )中,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经诱导后,SDS-PAGE电泳,Tbp2高效表达,Western-blotting鉴定呈阳性。  相似文献   
110.
以本实验室构建的重组南瓜(Cucurbita moschata)韧皮部特异启动子dENP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dENP。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O4介导转化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品种Favorita,经过抗生素筛选,共获得转pBdENP和对照pBI121的抗卡那霉素马铃薯再生植株106株。通过PCR初步筛查,筛选出65株为转基因阳性植株。通过Southern blot对部分植株进一步分析,确证外源gus基因已经插入到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的基因组中,插入拷贝数在1个或2个以上。对这些转基因马铃薯植株进行GUS染色结果表明, dENP和CaMV35S启动子一样均能驱动gus基因的表达,前者仅在马铃薯的韧皮部内特异表达,而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为组成型性表达。GUS酶活力测定结果进一步表明dENP和CaMV35S启动子驱动gus基因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区别。以上结果证明dENP启动子驱动的外源基因在马铃薯中也具有韧皮部特异而高效表达的特征,从而可用于马铃薯抗病、抗蚜虫转基因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