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8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581篇
林业   614篇
农学   331篇
基础科学   656篇
  560篇
综合类   3099篇
农作物   301篇
水产渔业   279篇
畜牧兽医   4458篇
园艺   221篇
植物保护   117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550篇
  2013年   528篇
  2012年   678篇
  2011年   734篇
  2010年   619篇
  2009年   602篇
  2008年   607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579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奶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牛急性热传染病。特征是突然高热、呼吸迫促、消化机能障碍,全身虚弱、僵硬、跛行。1流行病学1.1流行情况牛流行热在我国部分地区早就有发生流行的记载。据资料统计我国南方及北方几省区于1977~1991年有4次大流行,累积病牛1300多万头,发病率为14%,死亡10万余头,死亡率占发病牛的0.726%。本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传播扩散迅速,牛群大批发病,使奶牛产量和奶的品质明显下降,部分怀孕母牛流产,病牛因体弱瘫痪而被淘汰,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2流行特点奶牛流行热是…  相似文献   
12.
牛流行热病毒灭活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王国华  高林 《养猪》2005,(4):58-60
近期在广东、河北、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的猪群中.经常发现以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点为主要症状的病猪,养猪场(户)按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弓形虫病进行治疗,效果不显著。笔者在当地进行猪病诊治研讨交流时.开始怀疑是疥螨或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病,但是建议使用伊维菌素等驱虫药没有效果。后来根据皮肤病变和剖检症状,诊断为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并建议采取综合防治方法,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药添加剂对热应激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60只20日龄肉仔鸡进行试验,在热应的条件下于日粮中加中药添加剂,探讨肉仔鸡的日增重、料重比、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高温下,肉仔鸡日粮中加中药添加剂,抗热应激效果好,经济效益佳。  相似文献   
15.
奶牛热应激不仅使奶牛产奶量和繁殖率显著下降,而且其抵抗能力减弱,发病率增高。因此,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应以防暑降温为主,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inhibition of HSP70 gene expression by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complementary to the mRNA of HSPTO and to test the effects of inhibition of HSP70 gene expression on subsequent embryonic sensitivity to heat shock.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ansfection of pre-implantation embryos at 4-cell stage with 5 μM antisense oligo had no effect on in vitro blastocyst development. However, transfection with 10 to 40 μM antisense oligo had reduced in vitro blastocyst development to 15, 10% and 0; For the embryos which exposed to 40 μM As arrested at the 16-cell stage, there was no blastocyst formation within the heat shock groups. In contrast, transfection had no effect on embryonic sensitivity to heat shock, above 25% of embryos developed to blastocyst stage in control groups.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在热环境中奶牛蛋白质摄入量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将泌乳中期的奶牛分为2组,研究在不同湿热条件下,日粮粗蛋白浓度对奶牛产奶量、奶成分和转化效率的影响。第1组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温度——湿度指数(THI)为31℃、45%和78,第2组为27℃、70%和76。在每组中又分为两个不同的粗蛋白饲喂水平,1组的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5.3%和17.3%占干物质;2组为15.1%和16.7%占干物质。相应的瘤胃可消化有机物(RDOM)与瘤胃可消化蛋白质的比为5.3和4.8。试验结果发现,1组和2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脂和乳…  相似文献   
18.
由于2007年鸡蛋价格持续走高,养殖户养殖热情高涨,大量补栏,造成2008年鸡蛋供过于求。2008年鸡蛋整体走势情况是:1~3月鸡蛋价格低位运行。4月鸡蛋价格持续走高,5月底达到上半年最高水平,6月鸡蛋价格开始出现持续走低现象。  相似文献   
19.
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因此,猪很不耐热。实践证明,猪生长发育需要的适宜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初生仔猪为27~29℃,断奶仔猪为21~24℃,生长育肥猪为15-25℃,产仔和哺乳母猪为16~18℃。当猪的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容易发生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应激反应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扩大适应范围的生理反应,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状态。热应激是指动物在高温的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异常反应。在夏季持续的高温、高湿环境下,鸡群受热应激的影响,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肉鸡生长缓慢,蛋鸡产蛋下降,给养鸡业带来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