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5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金显春  陶文沂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882-3883
研究了氮源、培养温度、接种量、种龄等对烟曲霉XC6菌株降解稻草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源为(NH4)2SO45g/L,培养温度为30℃,最适种龄为36h,接种量为10%,培养时间为2~3d时,该菌株对稻草的降解率高达(91.31±5.34)%。  相似文献   
202.
邓红军 《畜禽业》2009,(6):83-84
<正>雏鸡曲霉菌病为曲霉属中不同的种所引起的真菌病,一般主要是由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1日龄至4周龄的幼禽,在成年家禽中则少见。幼禽通过吸入或食入烟曲霉孢子而感染。近几年,关于畜禽感染曲霉病的病例时有报道,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203.
发酵床是目前国内规模化养猪企业广泛采用的粪污处理模式,其关键在于投加的微生物菌剂。为了分离出能高效降解猪粪的菌株,采用NH3选择性培养基对土壤微生物菌株进行初筛,共得到7株氨氮降解率大于70%的菌株。通过猪粪发酵模拟实验对分离株的NH3抑制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7株菌株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猪粪发酵过程中氨的释放量,其中Z10菌株的NH3抑制效果最为显著。针对猪粪除臭及促进猪粪腐熟效果开展了Z10菌株应用效果评价。除臭试验结果显示,Z10菌株对猪粪臭气中NH3与H2S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21 d发酵周期内, NH3与H2S的释放量较对照组分别减少了38.66%与50.03%。促腐熟试验结果显示,Z10组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分别达到了83.33%与88.55%,而对照组发芽率与发芽指数仅为68.35%与59.12%。生化鉴定显示,Z10菌株无蛋白酶活性,具有较弱的糖化酶、淀粉酶及脂肪酶的活性,但表现出较强纤维素降解活力,其纤维素酶活力达到232.543 U·mL-1,推测Z10菌株表现出的促腐熟效果主要源于其高纤维素降解活力。16S r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相似文献   
204.
为有效降低纤维乙醇生产成本,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作为原料,烟曲霉作为产酶及酶解菌株,采用嗜鞣管囊酵母以半同步糖化发酵方法生产乙醇,对烟曲霉酶解过程、嗜鞣管囊酵母发酵生产乙醇的酶解和发酵条件分别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10 g玉米秸秆中加入90 m L 0.2 mol/L Na OH溶液,121℃灭菌20 min并冷却到室温后用5 mol/L无菌H2SO4或10 mol/L Na OH调节p H至4.5,加入无菌饱和硫酸铵至终浓度为10 g·L-1,该组成的发酵培养基中接入8%烟曲霉种子,酶解12 h后接入4%酵母种子,酶解发酵共计28 h,玉米秸秆降解率可达94.2%,获得乙醇31.8 g·L-1。这说明预处理后无需固液分离及脱毒,采用烟曲霉酶解稀碱预处理玉米秸秆,以及嗜鞣管囊酵母发酵能经济有效低成本获得生物乙醇。  相似文献   
205.
[目的] 对保定市临床真菌感染病鸭进行菌株分离鉴定,并筛选分离菌株的体外抑菌药物。[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PCR扩增、测序及动物回归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及体外药敏试验统计菌落数量和直径来探究石菖蒲、黄柏、决明子、苦参、辣蓼、白头翁和蒲公英对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和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 成功分离到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雏鸡出现与病鸭相似的症状,剖检可见肝脏长出灰白色结节,且病变组织出现肉芽肿病变,说明2种病原菌均可使雏鸡感染。烟曲霉菌MIC80结果显示,石菖蒲、黄柏、决明子和苦参MIC80分别为8、16、32和64 μg/μL,辣蓼、白头翁和蒲公英均为128 μg/μL;黄曲霉菌的MIC80结果显示,石菖蒲、决明子和黄柏MIC80分别为8、16和32 μg/μL,苦参和辣蓼均为64 μg/μL,白头翁和蒲公英均为128 μg/μL。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石菖蒲浓度为16 μg/μL时培养基长出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菌落,在决明子浓度为32 μg/μL时培养基长出黄曲霉菌菌落,黄柏浓度为32 μg/μL时培养基中长出烟曲霉菌菌落,而在苦参、辣蓼、白头翁和蒲公英浓度128 μg/μL培养基中就已长出直径较大的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菌落。[结论] 石菖蒲、黄柏和决明子对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石菖蒲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本试验可为抗家禽曲霉病的中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6.
卡氏杆菌通常存在于鸭的呼吸道和生殖道,是卵巢炎、输卵管炎和腹膜炎的主要原因,降低了母鸭的产蛋量和死亡率,从而严重影响动物福利和生产力。呼吸道是烟曲霉菌感染的主要场所,导致严重的呼吸窘迫和相关的肉芽肿性气管炎和肺炎,导致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