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1.
探讨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湿害的含义和基本类型,归纳总结了小麦湿害发生的特征特性及敏感时期、发生规律及生理机制,分析了江汉平原小麦湿害发生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小麦湿害防控的农田排水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以及综合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小麦孕穗期湿害的主要性状及形态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份小麦品种(系)孕穗期有关性湿害指数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过湿主要导致主穗粒数锐减,千粒重下降,其遗传效应与环境作用并存;以湿害指数为基础,以抽穗后15d的主茎绿叶数为初测指标,结合考察籽粒产量综合评价基因型间的耐湿性差异的方法切实可行的,品种耐湿性的遗传特性为筛选综合状较好且耐渍的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麦湿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大麦湿害已严重威胁着大麦的生产。本文对大麦湿害的症状、机理、品种的耐湿性、鉴定方法及指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小麦孕穗期湿害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2个小麦品种(系)孕穗期遭受湿害后的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孕穗期湿害使小麦穗粒数与穗粒重发生变化,有的品种如华麦8号穗粒数及穗粒重均下降很小,有的如9214粒重下降很大但粒数下降较小,且不同小麦品种(系)对湿害的防御机制不尽相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湿害对主与分蘖穗的伤害机理并不相同,对主穗而言,湿害主要影响主穗粒重,对分蘖穗则是影响分蘖穗穗粒数,由于各产量性状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小麦湿(渍)害,是指土壤水分达到饱和时,造成空气不足,而对小麦正常生长发育所产生的危害。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稻茬麦田,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小麦湿(渍)害的危害小麦湿(渍)害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受湿害的小麦根系长期处在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16.
油菜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湿害威胁中国的油菜生产。文章综述了湿害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危害和生理生化的影响,从育种和栽培2个方面提出的改善油菜耐湿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茶树湿害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年来,由于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雨水分布极其不均衡。据漳浦县气象局资料统计:1971-2000年的30年中,年均降雨量为1553.2mm.而2005年达到2012.2mm,增长29.6%,2006年达到2557.2mm,增长64.6%。雨量的增加,造成我县茶树湿害在不同乡镇和年份时有发生,局部新植茶园发生较重,出现死苗、缺株等现象,给我县茶叶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笔者结合自身的生产实践,针对我县茶树栽培和气候特点及茶树湿害的形成原因,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茶树喜湿润、怕淤涝。进入春季以后 ,春雨往往使茶园土壤积水 ,地下水位升高 ,造成茶园土壤水分过多而导致湿害。因此 ,必须做好茶树湿害的预防与排涝工作。(1)凹凸不平的茶园由于土层浅、透水性能差 ,易使地面径流的水和重力水汇聚在低处土层而发生湿害。因此 ,应采取措施 ,降低这些茶园的地下水位 ,缩短地面径流在这些茶园的停滞时间 ,以减轻茶园湿害。(2 )底部有不透水层的茶园 ,由于在开垦时遇到硬盘层、粘盘层 ,使茶园开垦的深度不足而造成湿害。排除湿害的做法是 ,在雨季到来之前 ,对茶园进行深耕 ,打破不透水层 ,使地下水位控制在 1…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全球最重要的纤维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作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的涝渍灾害,限制了棉花的产量、品质及效益增长。综述了湿害对棉花的影响及棉花的耐湿机理,探讨了棉花耐湿性鉴定及遗传改良的方法,并对耐湿性棉花育种的未来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在分蘖期对15份大麦基因型进行12 d 的渍水处理,研究渍水条件下生长抑制和产量损失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黄化指数(LCI)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所有基因型的产量损失程度,但作为耐湿性的一个指标对大多数基因型是可靠的.在渍水期间和撤水后,大部分大麦基因型新长的叶长和叶宽下降,但93-3143变化不大;渍水处理与对照相比,株高和干重平均降低29.2%和54.4%,基因型间差异显著,Franklin的降幅最大.渍水下导致籽粒产量显著下降,产量构成因子中以穗数下降最为明显,其次是每穗粒数,粒重变化较小,而穗数减少主要是分蘖及其成穗数下降的结果.渍水对产量影响的基因型差异很大,地方品种永嘉红六棱减产最小,两个澳大利亚主栽品种Franklin和Gairdner减产最为严重.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穗数、粒数和粒重,穗数经粒数对产量的影响很小,经粒重的间接通径系数较大且为正值;粒数经穗数对产量的影响亦较小,经粒重的间接通径系数较大且为负值;粒重经穗数和粒数对产量的影响均较大,但作用方向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