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日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和四川农业大学,组织编发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指南,包括《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图》和短视频等系列,指导各地高标准高质量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技术模式,盯紧盯牢关键环节,抓住抓好关键区域,落实落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分布于我国云南中部的中国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的染色体组型、G-带及高分辨G-带带型。染色体数目2n=82。性染色体雄性为ZZ、雌性为ZW。40对常染色体中,1号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5号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其余皆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Z为中着丝粒染色体,W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全部染色体进行测量分析,计算相对长度和双臂染色体着丝粒指数。根据相对长度和着丝粒指数,绘制了染色体组模式图。制作了1—20号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Z的中期G-带以及全部染色体的高分辨G-带,并进行了两种G-带带型特征的描述和比较,绘制了两种G-带比较模式图。  相似文献   
13.
运用改进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空气干燥法,分析了藏鸡和茶花鸡染色体G带。G带研究结果表明:2个地方鸡种的染色体G带带纹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带纹数目的差异和带纹宽度的差异,藏鸡前10对大型染色体可分为33个区,共149条带,而茶花鸡可分为34个区,共146条带;同时对2个地方鸡种G带带型特征进行详细比较,并绘制了G带模式图。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1月1~2日,浙江省蚕桑产业团队技术项目中期总结交流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团队有关专家,项目区域试验站及各示范县业务站负责人4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蚕桑产业团队技术项目(2016~2018年)的实施进展、取得成效、经验做法以及存在问题,并对全省种植业"五大"主推技术之一的小蚕工厂化饲育  相似文献   
15.
16.
裸燕麦(莜麦)Avena nuda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禾本科早熟禾亚科燕麦族燕麦属。莜麦在我区栽培历史悠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发现莜麦的籽粒中含有亚硝酸等成份,可做为治疗心血管类疾病的药用食品。因此,莜麦的栽培地位又有所提高。我国农业部已把莜麦的研究列为国家协作项目之一。但是对莜麦染色体的研究,国内外还很少有人做,在我区尚未见到有人报导过。染色体的研究对于分类和育种实践都有密切关系。除此之外,为了探讨燕麦属的演化趋向以及有关起源等问题提供细胞学依据,我们对Avena nuda蒙燕7312莜麦进行了核型分析。确认莜麦蒙燕7312的核型为:2n=6X=42=22m+20sm(SAT)。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甘薯栽培技术粗放、品种退化单一、滥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重金属、亚硝酸盐、农药残留等严重超标的问题,从栽培环境选择、专用型品种筛选,以及甘薯专用肥、生物农药和生态调节技术等进行多年研究,优选关键技术组装配套,形成图文并茂的甘薯绿色栽培技术模式图。按图栽培,可有效地协调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关系、提高甘薯单位面积产量、商品性和改善品质,生产出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鲜薯,并为地瓜干加工提供绿色原料薯,促进甘薯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家猪染色体420条带的G带模式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GTG、QFH显带法,对八眉、关中黑、巴克夏和杜洛克猪的G、Q带带型作了详细研究。将家猪显带染色体划分为63个区,分别绘制了300、420条带的G带模式图。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4月24日,江西省经济作物局组织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省茶业联合会、省茶叶协会、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婺源县、浮梁县、修水县、遂川县的有关专家对"江西省标准茶园建设模式图(一)"进行了评审。该模式图是江西省经济作物局组织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南昌综合试验站相关技术人员编写的系列模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