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54篇
基础科学   25篇
  31篇
综合类   1067篇
农作物   183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42篇
植物保护   1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为得到对番茄晚疫病原菌有更好抑制作用的生物药剂,对15种中药进行筛选,并进行配伍抑菌研究,得出最佳三配伍抑菌组合为青蒿∶五味子∶乌梅=1∶4∶1,抑菌圈直径达到了56 mm,最佳配伍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7.82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5 mg/mL,对生长曲线的抑制作用明显。将该中药配伍液稀释500~1 000倍时,其抑菌率明显高于典型化学抑菌剂。  相似文献   
22.
不同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普通地膜、黑色地膜、新型环保有机降解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探讨既高产,又有利于无环境污染的科学栽培马铃薯方法。结果表明,以黑色地膜覆盖效果最好,有机地膜还需继续试验,并应完善其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23.
为了寻求解决当地温室番茄晚疫病最佳防治用药问题,本研究选用了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进行防治试验,旨在明确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番茄晚疫病的效果、推荐使用浓度、使用关键技术等,进而为指导生产奠定基础。试验表明,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按100 g/hm2(有效含量)施药后,防治效果达80.24%,对作物安全,是防治番茄晚疫病的较好杀菌剂。  相似文献   
24.
《中国马铃薯》2015,(3):171-174
对2005~2012年间采集自黑龙江省哈尔滨、望奎、漠河、塔河、呼玛、加格达奇、嫩江、克山、甘南、鹤岗、肇东、林口12个市县的133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进行了交配型鉴定。结果表明,采集自2005~2010年间的51个菌株均为A1交配型,未发现A2交配型;采集自2011年的52个菌株中12个为A2交配型,占23.08%;2012年鉴定的30个菌株中9个为A2交配型,占30%。这是自2004年朱杰华报道发现一株A2交配型六年后,黑龙江省首次确认在甘南、哈尔滨、肇东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A2交配型。  相似文献   
25.
针对三峡库区马铃薯晚疫病的相关生态因子开展研究,初步认为:不正确的农药使用形成了大面积的面源污染,促使高抗药性的晚疫病菌产生,是晚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污染影响抗病特性的退化及土壤生态平衡,土壤线虫、真菌种群数量改变,微生物功能类群畸形发展,降低了土壤应有的对病源的缓冲和弱化作用,表现在土壤上其生态系统的抗病功能严重衰退。文章对"健康的土壤生态系统可降低土传微生物病害的危害,土壤系统的生态调控是减少农作物病害的最终出路"提出了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26.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跟气候因子息息相关,本文通过为期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积温、累积降雨量无明显相关系;与相对湿度≥80的天数和发病前高湿天气持续的天数相关性较大,尤其是发病前高湿天气持续的天数,当连续高湿天气持续10天以上时晚疫病就会发生。  相似文献   
27.
28.
SSSSSS 【 】 选用了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6种药剂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g/hm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77.4%;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375g/hm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次之,防效为73.6%。  相似文献   
29.
无公害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马铃薯在吉木乃县种植面积逐年增多,由于长期种植马铃薯,故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比较严重。作者通过多年对该病害的试验与研究,探索出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云南春作马铃薯上普遍发生,且危害较重,给当地马铃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损失,试验研究了11种药剂7种药剂组合(包衣剂+保护剂+治疗剂)通过播种期种薯包衣,现蕾期叶面喷施一次保护剂,发病初期和发病中期叶面各喷一次治疗剂的方法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结果表明,药剂组合种薯包衣+甲霜·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到60.99%,增产率176.28%,增效率152.27%;其次是种薯包衣+霜脲·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组合,防治效果达到60.15%,增产率173.20%,增效率150.55%。这2个药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增产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