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6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4篇
  15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究镁营养缓解高温强光对烟草光合生理伤害的影响机制,以期为福建地区烟草栽培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烟草翠碧一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镁质量浓度(0、12.0、48.0和120.0 mg·L?1)与33℃高温下2个光强(600和1200μmol·m?2·s?1)处理,分析不同施镁量对不同光强处理下烟株光合生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探明外源水杨酸(SA)对高温强光下结球甘蓝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昆士兰和双丰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夏季高温强光下SA对结球甘蓝生长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外源施加不同浓度的SA处理,明显改善了结球甘蓝幼苗的生长状况,使其株高和叶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升高。当施用的SA浓度为0.10 mmol/L时,结球甘蓝幼苗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变化最明显,幼苗的长势最好。不同品种间的比较表明,双丰对SA处理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3.
以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S1)及非洲乍得湖钝顶螺旋藻(S2)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理学方法研究了低温、强光胁迫处理对螺旋藻光合速率的影响,及不同波长的光对胁迫处理后螺旋藻光合能力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强光胁迫下螺旋藻的光抑制现象十分显著,且随处理温度的降低、时间的延长,螺旋藻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加大,处理15 min 后净光合速率出现负值;处理后的样品在不同波长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恢复,蓝光的效果最显著,其次为红、黄、绿光,弱光的效果介于蓝光和红光之间,黑暗中的恢复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4.
高温强光胁迫已成为水稻生产的主要灾害性气候因素。水稻生育后期的高温热害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这给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很大的冲击。该文研究探讨的内容是:采用土壤调理剂,以养根保叶的措施,恢复根系活力,促进对养分、水分吸收,加快内循环,促使水稻在生育后期仍保持代谢旺盛,而地上部分则采用6BA叶面喷施剂,增强水稻的抗逆性能,诱导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抑制活性氧的增加,减少活性氧对植物细胞的伤害,延缓水稻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体的降解速度,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使超级稻的强势粒和弱势粒都能整齐充实,进一步提升产量和改善稻米的外观质量及稻米的品质。该文还介绍了6BA合剂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以及田间施用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温度与光照交叉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叶片光系统功能的伤害机制。【方法】以一年生‘赤霞珠’为试材,设置不同温度(28、34、37、40℃)与光强(800、1600 μmol?m-2?s-1)组合,测定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不同温度和光强处理对葡萄叶片PSⅡ活性的影响。【结果】无论高光强还是适宜光强下,随着处理温度升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合性能指数(PIABS)、捕获光能用于QA以后的电子传递的概率(ΨEo)、单位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均呈下降趋势;PSⅡ激发压(1-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相对荧光曲线的初始斜率(Mo)呈现上升趋势;在适宜光强条件下,28—34℃内,叶片PSⅡ的RC/CS以及受体侧未发生显著变化,Pn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气孔限制引起的,温度达到和超过37℃时,PSⅡ反应中心和受体侧开始出现伤害,叶黄素循环在植物光破坏防御过程中作用增加;在高光照条件下,高光强/28℃时的Pn已降至适光/34℃时的水平, PIABS已低于适光/40℃时的水平,适宜温度范围内(28—34℃),PSⅡ电子受体侧已受到伤害,温度超过37℃时,反应中心和电子受体侧出现更加严重的伤害,叶黄素循环受到抑制,最大光化学效率明显降低。【结论】适宜光强时,温度达到或超过37℃时,PSⅡ受到伤害,发生较严重的光抑制;强光胁迫在28℃时对PSⅡ功能造成伤害,随着温度的升高,伤害显著加剧,说明强光胁迫比高温胁迫更易造成PSⅡ功能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6.
以小麦品种矮抗58为材料,采用0.3 mmol/L水杨酸(SA)溶液预处理灌浆期小麦叶片,以水预处理为对照,进行3种不同的光温处理:适宜温度中等光强(25℃,600 μmol m-2 s-1)2h、高温强光(38℃,1600μmol m-2 s-1)2h、高温强光2h后置于适宜温度中等光强下恢复3h.测定不同光温条件下,小麦叶绿体的Deg1蛋白酶、D1蛋白和PSⅡ功能的变化及SA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高温强光胁迫导致Deg1蛋白酶和D1蛋白降解,PSⅡ功能发生可逆损伤.与对照相比,水杨酸预处理不仅能够抑制高温强光下小麦叶绿体Deg1蛋白酶和D1蛋白的降解,维持较高的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 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和净光合速率(Pn),而且加快回到非逆境下PS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7.
经研究,利用银灰色遮阳网、黑色遮阳网、无纺布和芦帘4种覆盖材料在夏末高温季节进行搭棚覆盖,培育秋黄瓜秧苗,棚内的日平均温度下降在0.3~1.6℃,日最高温度下降0.3~5.3℃;日平均透光率为19.2%~59.4%;秧苗综合素质以银灰色遮阳网覆盖的处理为最好,其他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优于露地育苗。  相似文献   
108.
汤振明 《水产科学》1987,6(3):27-29
拟沙丁鱼是一种资源较为丰富的小型中上层鱼类。它具有集群性强和趋强光的习性。适宜使用大小围网进行捕捞。日本的拟沙丁鱼年产量约380-400万吨。  相似文献   
109.
以盆栽牡丹"肉芙蓉"为材料,对摘取的牡丹叶片进行不同强度的光照处理,测定牡丹叶片SOD和APX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AsA、MDA、H<,2>O<,2>含量,研究不同光强对牡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光处理4 h后,牡丹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及H<,2>O<,2>含量与饱和光照射4 h后相比,变化均不显著,但SOD、APX的活性以及AsA、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均比饱和光处理的显著增强.表明牡丹叶片遭受强光胁迫后,活性氧积累,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同时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增强,抗氧化物质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蛋白激酶和磷酸酯酶活性的调节作用,在灌浆期对小麦叶面喷施0.5 mmol/L水杨酸后,进行高温强光胁迫处理,并测定蛋白激酶活性和磷酸酯酶活性。同时用1 mmol/L蛋白激酶抑制剂(FSBA)处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处理显著提高了2种酶活性,蛋白激酶相对活性最高达312%,磷酸酯酶相对活性最高达217%。外源水杨酸通过促进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绿体蛋白的可逆磷酸化反应,保护了光合机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