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5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351篇
林业   982篇
农学   964篇
基础科学   213篇
  312篇
综合类   5801篇
农作物   2541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515篇
园艺   738篇
植物保护   9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338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510篇
  2012年   643篇
  2011年   607篇
  2010年   630篇
  2009年   642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642篇
  2006年   578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507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368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针对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在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制种时易受夏季异常低温危害,降低制种纯度问题,利用2002年夏季制种受到低温危害的两优培九材料,通过在分蘖期、穗分化期、齐穗期对杂种株和不育株的株高、分蘖数、最上位展开叶的长度和宽度动态测定,提出了在分蘖期和穗分化期区别杂种株和不育株的形态指标。其结果可以作为制种、种子经营单位和农户进行种子纯度早期判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河北农业》2005,(7):44-44
藁城市农科所是我国较早开展优质小麦育种研究的单位之一,科研实力雄厚,是全国小麦品质育种成员单位。本所坚持优质麦产业化开发策略,一手抓品种推广和基地建设,一手抓优质麦商品市场开发,努力把优质小麦的品质和规模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本所真诚欢迎种子界、粮食界和面粉企业的领导、专家、朋友来我所观摩指导,共谋优质小麦产业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3.
李灿新 《种子》2004,23(5):80-82
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在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情况下,花时相遇的机率大小,直接影响制种产量.影响花时相遇的因素,除不育系的遗传性外与温湿度有密切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花时相遇的机率越高,制种产量越高,反之,则制种产量越低.  相似文献   
14.
《种子》2004,(7):96-96
  相似文献   
15.
浙双 72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低芥酸、低硫甙、高含油量的优质油菜新品种 ,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显著特点 ,2 0 0 1年 4月通过浙江省审定。1 产量表现经浙江省 1997年和 1999年两年区试 ,平均亩产分别为 132 .9kg和 141.7kg,比对照 92— 5 8系增产31.6 %和 12 .3% ,达极显著水平。2 特征特性2 .1 生育期适中。 1998、1999年油菜区试结果表明 ,浙双 72号育苗移栽全生育期 2 35 d左右 ,比对照品种92— 5 8系迟熟 2 d。常年 9月 2 5日前后播种 ,11月上旬移栽 ,来年 2月中下旬抽薹 ,3月中旬始花 ,4月中旬终花 ,5月…  相似文献   
16.
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05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皖稻105(协优801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8019(78039/轮回422)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性好、耐肥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栽培,2003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一个水稻单产的新纪录日前在云南永胜县涛源乡诞生了:我国新近培育出的超级稻Ⅱ优6号经专家现场实割验收,达到亩产1219.90公斤。  相似文献   
18.
19.
由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509.80千克,比汕优64增产7.18%。出糙率82.1%,整精米率62.6%,长宽比3.3,垩白粒率15%,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22.1%,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