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30篇
  免费   2243篇
  国内免费   6974篇
林业   2710篇
农学   10384篇
基础科学   3949篇
  5364篇
综合类   49926篇
农作物   6767篇
水产渔业   1701篇
畜牧兽医   18966篇
园艺   2392篇
植物保护   4188篇
  2024年   561篇
  2023年   1704篇
  2022年   1795篇
  2021年   1915篇
  2020年   2105篇
  2019年   2275篇
  2018年   1352篇
  2017年   2195篇
  2016年   2439篇
  2015年   2751篇
  2014年   4453篇
  2013年   4768篇
  2012年   6116篇
  2011年   6483篇
  2010年   5706篇
  2009年   5844篇
  2008年   6146篇
  2007年   5386篇
  2006年   4749篇
  2005年   4925篇
  2004年   3862篇
  2003年   3870篇
  2002年   2829篇
  2001年   2746篇
  2000年   2170篇
  1999年   1934篇
  1998年   1866篇
  1997年   1854篇
  1996年   1604篇
  1995年   1498篇
  1994年   1436篇
  1993年   1383篇
  1992年   1361篇
  1991年   1247篇
  1990年   1094篇
  1989年   1086篇
  1988年   186篇
  1987年   123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34篇
  1965年   35篇
  1963年   10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82篇
  1955年   10篇
  1953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探索荆州市荆州区小麦适宜播量,完善区域小麦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于2018—2019年在荆州区马山镇双垱村以鄂麦580和郑麦9023为材料,进行了5个播量的梯度试验。结果表明,鄂麦580和郑麦9023适宜的播量分别为300 kg/hm~2和225 kg/hm~2;在适当密植的条件下,要注意赤霉病的防控以及配套抗倒伏农艺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2.
我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早在汉唐时期茶叶就被作为一种货物从丝绸之路被广泛地输送到东亚各国,而在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也将我们中国的茶叶带到了更多更远的地方。日本作为我国的邻国,早在唐朝就开始与我国进行茶叶贸易往来,因而中日茶叶贸易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在此历史阶段基于茶叶贸易而形成的商务日语则更是难以道尽。当前中日双方茶叶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具体表现为茶叶贸易量较大,且以绿茶贸易为主;茶叶贸易中技术性壁垒较多;茶叶贸易中的"文化助力"发育缓慢。而基于其贸易发展特点而呈现出来的商务日语特性则是茶文化历史的渊源融合性与商务日语的通用语言性,针对中日双方茶叶贸易而形成的商务日语发展策略向博雅教育与产学研协同发展化迈进。  相似文献   
63.
以小麦条锈菌高感品种铭贤169为试验材料,设置了-50、-45、-40、-35、-30、-25、-20℃7个不同温度梯度,研究了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离体处理后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在-35~-20℃低温下,条锈菌夏孢子可存活10 d,接种寄主小麦后病叶率2.36%~74.39%,平均严重度0.13%~4.21%;-40℃下可存活8 d,病叶率1.23%~2.78%,平均严重度0.01%~0.29%;-50℃下可存活6 d,病叶率1.04%~1.39%,平均严重度0.01%~0.17%。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夏孢子致病力逐渐下降。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夏孢子离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致病力亦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4.
为探究施氮处理对不同筋型小麦的植株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选用强筋小麦品种中麦578(A1)和中麦5051(A2)、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A3)和扬麦24(A4)为供试品种,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底施(B1)和追施(B2)处理。结果表明:在其他栽培措施相同条件下,强筋小麦穗长、总小穗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优于弱筋小麦,其中A1籽粒产量分别比A2、A3和A4高0.44%、49.81%和15.27%;施氮处理中B2的株高、穗长、穗粒数、总小穗数和籽粒产量均高于B1;不同处理组合中,强筋小麦品种A1B2的植株和产量性状优于其他处理;强筋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均高于弱筋小麦品种,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本试验中强筋小麦品种中麦5051在氮肥追施处理中可以兼顾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  相似文献   
6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降水资料分析2017年7月26—28日临夏州暖区强降水过程,探讨强降水发生发展的热力条件和动力条件。结果表明,此次暖区强降水过程中,500 h Pa甘肃中北部有西风冷槽东移过境,冷空气势力偏弱;中低层700 h Pa有东北风切入;副热带高压西升北抬至甘肃河东地区并长时间维持;副高外围强盛的低空西南气流在临夏州辐合堆积,湿层深厚,为暖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水汽条件;局部有热对流发生,以混合性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66.
中国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秸秆还田等耕作栽培措施的推广,中国小麦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对小麦的高产、稳产造成了很大威胁。由于缺乏免疫及高抗病性小麦品种,生产中对纹枯病一直采用播期拌种及春季喷雾相结合的化学防治方法。文章总结了当前中国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现状及主要病原;评述了三唑类药剂对纹枯病菌的毒力及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介绍了生产中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类药剂的抗药性现状及机理,分析了三唑类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同时阐述了井冈霉素、甲基立枯磷及其他种类药剂在小麦纹枯病综合防治中的应用;指出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的发展方向应是将生防菌剂同化学药剂相结合,实现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协同应用。  相似文献   
67.
小麦作为现阶段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在农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来人口的增多,粮食安全更为重要。因此,如何提高小麦产量成为当前农业研究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由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往往会对小麦的生长情况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文将就全程植保新技术实现小麦高产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8.
在小麦栽培过程中,不断优化栽培技术,并积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利于保证小麦健康生长,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为农户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日本文化的内涵及具体理念进行分析,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有很多与我国文化相关的具体元素。而茶及茶文化无疑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与日本茶文化之间有着很多相近或者一致的元素内容,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特点,从而也使得中日茶文化之间形成了许多完全不同的内容。本文拟从中日文化体系之间的融合与差异的关系分析入手,结合中日茶文化的不同内涵特征分析,通过融入中日茶文化的具体对比状况,从而探究日本茶道精神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70.
以津研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外源肉桂酸(CA)模拟自毒胁迫,研究水培方式下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光合荧光特性和抗氧化系统对CA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外源CA处理可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当CA浓度为0.25 mmol/L时,处理4 d后黄瓜幼苗的株高和叶面积受到显著抑制,甚至造成部分死亡。黄瓜幼苗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在CA浓度为0.25 mmol/L时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9.9%、31.7%、34.7%,随着CA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与对照相比,CA处理下的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Φ_(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_(NPQ)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均呈降低趋势,而胞间CO_2浓度(C_i)、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_N)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_(NO)则呈升高趋势。此外,随着CA浓度的升高,根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不断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说明CA处理会造成黄瓜幼苗光系统Ⅱ(PSⅡ)的损伤,使光合性能下降,同时促进活性氧(ROS)的积累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从而影响黄瓜幼苗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