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99篇
  免费   2235篇
  国内免费   7227篇
林业   2379篇
农学   11939篇
基础科学   3814篇
  4086篇
综合类   50184篇
农作物   8133篇
水产渔业   572篇
畜牧兽医   5774篇
园艺   4376篇
植物保护   3304篇
  2024年   538篇
  2023年   1758篇
  2022年   1822篇
  2021年   2010篇
  2020年   2055篇
  2019年   2133篇
  2018年   1334篇
  2017年   2103篇
  2016年   2312篇
  2015年   2478篇
  2014年   3948篇
  2013年   4209篇
  2012年   5433篇
  2011年   5562篇
  2010年   5132篇
  2009年   5267篇
  2008年   5207篇
  2007年   4488篇
  2006年   4013篇
  2005年   3687篇
  2004年   2784篇
  2003年   2480篇
  2002年   2160篇
  2001年   2174篇
  2000年   1913篇
  1999年   1809篇
  1998年   1720篇
  1997年   1756篇
  1996年   1697篇
  1995年   1582篇
  1994年   1522篇
  1993年   1452篇
  1992年   1491篇
  1991年   1412篇
  1990年   1156篇
  1989年   1146篇
  1988年   179篇
  1987年   129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1篇
  1965年   38篇
  1963年   10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87篇
  1953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国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禾谷镰刀菌引起,近年来在我国发生逐渐加重,对小麦生产和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病原菌种类、品种抗性鉴定与开发、病害防控与流行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2.
药剂拌种是防治小麦根部病虫害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的方法。为了给冀中北地区小麦根部病虫害防控提供依据,2018年秋季在廊坊节水高效综合试验站小麦(中麦1062)播种前利用生产上近年使用的拌种剂酷拉斯、奥拜瑞、亮势进行拌种,以不包衣种子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拌种剂处理对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纹枯病和孢囊线虫防效以及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的情况下,不同药剂拌种的小麦生育期进程、主要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及其与CK差异均不显著,但酷拉斯拌种对小麦根腐病、茎基腐和纹枯病防治效果均最好,亮势拌种对小麦纹枯病和孢囊线虫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明确深松(深度30 cm)分层(0~15 cm为上层,15~30 cm为下层)施肥播种对小麦花后主要农艺性状、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2017~2018年小麦季以冀麦585为试验材料,在底肥N、P2O5、K2O施用量均为120 kg/hm2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种深松分层施肥方式处理,以常规耕作施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深松分层施肥方式对小麦农艺性状、生长后期旗叶特征、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深松分层施肥处理虽然在中后期延缓叶片衰老方面不及CK,但对改善小麦农艺性状、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均效果较好,能够显著促进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增多,明显提高产量。其中,上层施用磷(P2O5)钾(K2O)肥均45 kg/hm2+下层施用磷钾肥均75 kg/hm2的基础上,仅上层施氮(N)肥120 kg/hm2或者上层施氮45 kg/hm2+下层施氮75 kg/hm2效果均较好,二者产量可以达到8 777.8~8 808.6 kg/hm2且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其他2种深松分层施肥方式处理。  相似文献   
994.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植物叶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作为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 的一项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植物的各个组织和各种成分的分析。文章综述了该技术在植物叶 片研究上的应用进展,包括基于叶片特征的植物种类鉴别、植物叶片病虫害诊断、育种材料选择、叶片 内含物质含量测定等 4 个方面,并对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于植物叶片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5.
以七月酥梨试管苗为试材,探讨了培养基种类、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暗培养天数对叶片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七月酥梨离体叶片适宜横切3刀后远轴面接触培养基上进行接种,最适宜培养基是:NN69培养基+6-BA 5.0 mg/L+IBA 0.3 mg/L+蔗糖30 g/L+琼脂5.0 g/L,接种后需要暗培养3周。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展示示范筛选出适合该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以达到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使农民增产增收之目的,为发展闻喜县小麦生产储备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9个美洲黑杨无性系的光合生理特性,为优良新无性系的选育提供参考。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美洲黑杨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光响应曲线,利用非直角双曲线Farquhar模型、二次曲线及直线方式拟合光响应曲线,分析比较光响应特征参数及影响净光合速率因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tn01-78、tn01-38、tn04-n52呈双峰曲线现象,2个峰值出现的时间在11:00和14:00左右,其余呈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现在12:00左右;不同无性系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的大小范围分别为20.50~31.42μmol·m-2s-1、1.67~3.19μmol·m-2s-1、0.055~0.279μmol·μmol-1、950.83~1 360.83μmol·m-2s-1和29.03~55.20μmol·m-2s-1;净光合速率(Pn)变化与气孔导度Gs、水压亏缺Vpdl、空气温度Tair和光合有效辐射VPAR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和大气相对湿度(HR)呈负相关;净光合速率与影响因子的相关程度依次为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胞间CO2浓度>大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水压亏缺。  相似文献   
998.
小麦要高产,播种是关键,文章分析了当前小麦播种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小麦播种关键技术,为高产打好基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9.
该文从当前国内外有关钾素对马铃薯生理生化特性、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状况入手,综述了马铃薯钾素营养研究进展,以期为钾肥在马铃薯生产及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农业机械》2011,(29):38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2012年最低收购价水平。经报请国务院批准,2012年生产的白小麦(三等,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