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39篇
  免费   2229篇
  国内免费   7231篇
林业   2379篇
农学   11943篇
基础科学   3814篇
  4087篇
综合类   50216篇
农作物   8133篇
水产渔业   574篇
畜牧兽医   5770篇
园艺   4376篇
植物保护   3307篇
  2024年   548篇
  2023年   1788篇
  2022年   1822篇
  2021年   2014篇
  2020年   2055篇
  2019年   2133篇
  2018年   1334篇
  2017年   2102篇
  2016年   2310篇
  2015年   2478篇
  2014年   3947篇
  2013年   4207篇
  2012年   5433篇
  2011年   5562篇
  2010年   5132篇
  2009年   5267篇
  2008年   5207篇
  2007年   4488篇
  2006年   4013篇
  2005年   3687篇
  2004年   2784篇
  2003年   2480篇
  2002年   2160篇
  2001年   2174篇
  2000年   1913篇
  1999年   1809篇
  1998年   1720篇
  1997年   1756篇
  1996年   1697篇
  1995年   1582篇
  1994年   1522篇
  1993年   1452篇
  1992年   1491篇
  1991年   1412篇
  1990年   1156篇
  1989年   1146篇
  1988年   179篇
  1987年   129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1篇
  1965年   38篇
  1963年   10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87篇
  1953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探究施氮处理对不同筋型小麦的植株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选用强筋小麦品种中麦578(A1)和中麦5051(A2)、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A3)和扬麦24(A4)为供试品种,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底施(B1)和追施(B2)处理。结果表明:在其他栽培措施相同条件下,强筋小麦穗长、总小穗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优于弱筋小麦,其中A1籽粒产量分别比A2、A3和A4高0.44%、49.81%和15.27%;施氮处理中B2的株高、穗长、穗粒数、总小穗数和籽粒产量均高于B1;不同处理组合中,强筋小麦品种A1B2的植株和产量性状优于其他处理;强筋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均高于弱筋小麦品种,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本试验中强筋小麦品种中麦5051在氮肥追施处理中可以兼顾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  相似文献   
62.
中国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秸秆还田等耕作栽培措施的推广,中国小麦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对小麦的高产、稳产造成了很大威胁。由于缺乏免疫及高抗病性小麦品种,生产中对纹枯病一直采用播期拌种及春季喷雾相结合的化学防治方法。文章总结了当前中国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现状及主要病原;评述了三唑类药剂对纹枯病菌的毒力及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介绍了生产中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类药剂的抗药性现状及机理,分析了三唑类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同时阐述了井冈霉素、甲基立枯磷及其他种类药剂在小麦纹枯病综合防治中的应用;指出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的发展方向应是将生防菌剂同化学药剂相结合,实现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协同应用。  相似文献   
63.
小麦作为现阶段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在农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来人口的增多,粮食安全更为重要。因此,如何提高小麦产量成为当前农业研究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由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往往会对小麦的生长情况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文将就全程植保新技术实现小麦高产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4.
在小麦栽培过程中,不断优化栽培技术,并积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利于保证小麦健康生长,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为农户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的生理特性,为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试验材料,采用桶栽方式室外种植木薯,在木薯苗期和块根形成期以针刺法接种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以不接种病原菌的木薯叶片为对照,分别于接种后7和14 d采样测定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对比分析人工接种侵染后发病叶与健康叶的生理指标差异.[结果]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接种侵染后,木薯发病叶片的Pro含量及POD、PPO和CAT活性均高于对照.苗期接种7和14 d后,接种病原菌叶片的Pro含量分别较对照极显著提高83.3%和112.5%(P<0.01,下同),块根形成期接种7和14 d后,接种病原菌叶片的Pro含量分别较对照极显著提高110.2%和120.2%;苗期和块根形成期接种14 d后,接种病原菌叶片的MDA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30.9%和17.9%(P<0.05,下同),POD活性分别较对照极显著提高66.7%和96.4%,PPO活性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43.1%和30.4%,CAT活性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31.2%和28.9%.苗期和块根形成期2次接种侵染后发病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和PAL活性多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木薯叶片的Pro和MDA含量及POD、PPO和CAT活性与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有密切关系,这些指标可作为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评价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66.
宋琼 《花卉》2020,(24):15-16
  相似文献   
67.
干旱缺水等自然灾害会导致小麦产量年度间变幅较大,尤其在小麦主产区黄淮地区更为严重。小麦抗旱节水育种是应对干旱的重大措施。本综述对小麦抗旱节水常规育种、抗旱节水分子遗传育种相关性状QTL定位、抗旱相关功能基因克隆鉴定、转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水旱亲本杂交与异地交叉选择是卓有成效的常规育种方法,通过分子标记鉴定了关于根重、根长、胚芽鞘、高水分利用效率等相关性状的大量QTL;42个抗旱相关基因被克隆并进行基因功能分析和验证,均从不同代谢通路上影响着小麦抗旱性;14个来自不同供体的抗旱相关基因被研究者导入小麦品种后,转基因小麦植株的抗旱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植株在产量和其它抗逆性方面也得到提高。以上研究进展为抗旱节水小麦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8.
针对高速井泵采用分流叶片设计带来的稳定性问题,运用Creo3.0软件建立了叶轮、导叶等关键零件的三维模型;在CFX数值模拟数据与外特性试验数据吻合较好的基础上,将分流叶片的进口直径d1与叶轮外径D2的比值定义为一个表达分流叶片综合特性参数的量纲一化系数σ.σ分别取值0.60,0.62,0.65,设计分流叶片长短不同的3个叶轮方案,且对各方案的动静干涉区域进行了详细的压力脉动数值模拟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压力脉动幅值大小与监测点和交界面的径向距离有关,径向距离越大,压力脉动幅值越小;各监测点压力脉动随分流叶片长度的减小逐渐减弱,当分流叶片长度减小到某一临界值以后,压力脉动基本保持不变;当σ=0.62时,压力脉动幅值较小,脉动周期清晰;除中流线上的监测点以外,各监测点压力脉动主频受叶轮叶频的影响较大,分流叶片对中流线上监测点的压力脉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9.
放牧牦牛采食量和几种消化生理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莎草科 +禾本科草地上对放牧条件下牦牛采食量和几种消化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牦牛的干物质消化率为 69 3 6%± 5 87% ,放牧牦牛日干物质采食量为 12 2 13g/kg·W0 75,大部分食糜在采食后 60小时左右排出 ,但完全排出要在 5天以后  相似文献   
70.
功能性鸡蛋是指除营养丰富味美之外.还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功能的鸡蛋。近年来,国内外利用产蛋鸡高产的特性,开发了许多新型营养保健蛋.对治疗很多疾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几种功能性鸡蛋的作用及生产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