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284篇
基础科学   24篇
  161篇
综合类   1144篇
农作物   205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468篇
园艺   168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不同的方法,将陆地棉某品种外源DNA导入到另一品种中,第1代(D1)产生的变异能够在第2代(D2)得到表现。这对稳定后代性状,缩短种质创新年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所谓植物的遗传工程就是指在体外将特定的DNA进行“剪裁”拼接然后连在载体上,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它们进入植物细胞,以达到改良植物或研究植物基因调控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和重组DNA  相似文献   
993.
番茄外源基因转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结合反义ACC基因的番茄中的导入,就番茄外源基因转化系统建立中的几个问题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番茄的组织培养比普通番茄更复杂和困难,需要对其培养基的激素配比做系统研究,以选择更适合的培养基,抗生素的使用要掌握好剂量,在番茄的子叶上以50mg/L为宜;叶盘法转化番茄子叶时采用的菌液浓度及处理时间对转化也有很大的影响,以农杆菌过夜培养液用MS液体培养基稀释10倍,浸泡时间为5min为宜;转基因  相似文献   
994.
野生稻资源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生稻是提供优异基因,拓宽栽培稻遗传基础的重要种质资源库,是水稻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稻属有22个种,现已确定了其中的AA,BB,BBCC,CC,CCDD,EE,FF,GG和HHJJ9个染色体组;由于野生稻长期的自然繁殖生长,形成了抗病,虫害,耐干旱,酸性土壤,寒冷和利用这些有利基因进行栽培稻品种的遗传改良已成为现代水稻育种的主要内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野生稻与栽培稻间杂交不实、  相似文献   
995.
渗透胁迫下外源DNA导人甘蔗变异后代的抗氧化代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愈伤组织浸溃处理将甘蔗近缘植物竹、芒和割手密的DNA导入甘蔗栽培种中,结果在不同组合出现了许多甘蔗常规组培过程中未曾发现的变异。从5个组合中选育出11个稳定遗传的变异系,其叶圆片经PEG渗透胁迫后的抗氧化代谢分析结果表明,外源DNA导入甘蔗变异系的抗氧化代谢反应基本介于DNA供体和受体之间,竹、芒、割手密DNA处  相似文献   
996.
玉米核DNA导入小麦获得矮秆优质和早熟二个新品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柏峰  刘植义 《作物学报》1999,25(2):260-264
用浸胚法将玉米核DNA导入小麦,从转化后的D2代和D3代10多种变异中筛选出矮秆(株高55cm)优质(籽粒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2%、赖氨酸含量提高0.05%)和早熟〔比对照早熟5-8天)两个新品系,并能稳定遗传。经对供体、受体和转化后代进行RAPD和POD同工酶分析,证明供体DNA片段已进人受体并导致DNA重组,使后代基因组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997.
采用不同浓度水杨酸(SA)、2,4-表油菜素内酯(EBR)、L-精氨酸(L-Arg)、亚精胺(Spd)和山梨醇(Sor)浸泡采后猕猴桃果实15 min,24 h后针刺接种浓度为1×106个/mL的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分生孢子悬浮液,置温度(25±1)℃、湿度85%~95%光照培养...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喷施不同外源激素,研究其对灵武长枣果实主要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以提高灵武长枣的品质,为灵武长枣提质增效栽培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6年生灵武长枣为研究对象,在枣树坐果以后分别喷施脱落酸(ABA100 mg/L)、乙烯(ETH100 mg/L)、赤霉素(GA330 mg/L)、茉莉酸甲酯(Me JA50 mg/L)、生长素(IAA100 mg/L)水溶液,调查分析喷施外源激素对灵武长枣果实的色泽、大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喷施不同外源激素对灵武长枣果实的主要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有不同影响。1)喷施外源激素GA3、ABA、IAA后,果实风味变得更甜,其中喷施GA3后果实蔗糖含量提高3.41%,喷施ABA后,果实葡萄糖含量提高7.03%;喷施ETH后果实果糖含量提高17.15%。喷施外源激素GA3、ABA、IAA、MeJA可降低灵武长枣果实有机酸的含量,其中喷施MeJA后果实有机酸含量降低46.80%。2)喷施ABA后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1.44%;喷施ETH后果皮中花青苷含...  相似文献   
999.
农业分子育种 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植物的技术   总被引:100,自引:1,他引:99  
一个外源DNA导入植物的技术已在我国棉花和水稻育种上应用多年,成功地转移了不同来源的抗病或其它性状基因。由此得到的稳定遗传新品系在大田中已繁殖7-10代,有的已扩种200公顷。应用这一技术使供体DNA片段加入到栽培种的基因组中,育成一个新品种只需要3-4代,比常规育种6-8代的时间缩短一半。这一技术的要点是:授粉后使外源DNA能沿着花粉管经过的珠心通道进入胚囊,转化尚不具备正常细胞壁的卵、合子或早期胚胎细胞。转化率可高达10#+(-2),不需要原生质体的制备、细胞培养和再生植株。所用的DNA系带有目的基因的供体总DNA片段(10#+6-10#+7道尔顿)。这一技术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任何开花植物。但针对不同植物的具体技术细则必需根据植物的花器结构以及授粉受精时间和过程来决定。这一生物工程技术简单,育种工作者容易掌握,而且任何基因源都可能用来进行基因转化,只要基因的结构与受体基因组相容,基因的产物能适应受体植物的代谢。应用这一技术就能筛选出有用的基因改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00.
外源生长激素引入鱼体的途径和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源生长激素能促进鱼类的生长,其引入鱼体的方式有注射、埋植、浸泡、灌喂和投喂等多种,其中以投喂法最适用于生产。GH可以被鱼类肠壁完整吸收并进入血液、但蛋白酶对GH有降解作用,该作用在消化道前端(胃或前肠)较为强烈。根据胃肠道特点选择适宜的保护剂GH加以包被,可以有效减少GH被蛋白酶的降解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