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9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1篇
  6篇
综合类   129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 Linn.)喜凉爽湿润的森林气候,集营养、药用、保健和商用价值于一体,为珍贵野生果类之一。采取固定标准地连续定位测定和临时标准地随机调查点面结合的方法,通过探讨高寒地区光、热、水、土资源与笃斯越橘生态耦合性,综合分析了数量性状的生态效应和亲本的遗传效应,为高寒地区的良种选育和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生境类型不同,数量性状存在一定的变异,以沼泽草句生境的变异最小,株高、果实纵和横径、单果质量及单株结实量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4.31%、1.52%、1.11%、15.83%和3.45%;5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较强,遗传增益中等,遗传力分别为0.995,0.982、0.990、0.997、0.995和1.000,遗传增益分别为8.40%、5.48%、5.53%、13.29%和4.63%,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2.
欧洲白桦(Betula pendula Roth.)为经济价值较高的工业用材和景观美化树种,生态适应性较强,分布广泛.为了丰富我国寒温带用材树种资源和生态城市建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遵循供种区与引种区环境条件相似原则,根据引种区土壤、植被分布、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等主要环境条件,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供种区.以欧洲白桦为研究对象,在引种驯化的基础上,系统开展家系子代的生长动态规律、变异性、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分析,综合评价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等遗传参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欧洲白桦家系子代的生长趋势与东北白桦基本上趋于一致,能较快地适应新的生态环境,但生长性状存在一定的变异,其中:树高性状变异较小,地径性状变异较大,当年高生长变异最大,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50%,27.76%和50.31%.欧洲白桦的家系遗传力较强,遗传增益较高,遗传效应显著,3个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623,0.8083和0.6375,遗传增益分别为16.89%,17.97%及25.63%,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3.
南通增益饲料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海安县饲料总公司,创建于一九七六年,是江苏省饲料行业成立最早的县级饲料企业。公司现有干部职工 192人,拥有固定资产 700多万元。目前公司所属有六个核算单位,即公司饲料厂、立发饲料厂、睢宁分公司、城北分公司、饲料添加剂实业公司和动物保健品厂。主要生产各种全价饲料、浓缩饲料、颗粒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营饲料原料、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增益”为企业注册商标。   二十多年来,公司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内抓管理、外拓市场、树品牌优势、创名牌效应,企业始终走在江苏省饲料行业的前列,为海安养…  相似文献   
34.
蓝桉、直干桉优树子代的遗传参数和预期增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蓝桉、干直桉实生种子园内优树子代主要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单株遗传力和遗传变异系数分年度进行了估算,并预测其遗传增益。分析了性状间表型、遗传和环境的相关关系。用遗传相关矩阵作主分量分析,按综合指标对家系进行了分类、找出了表现优异的家系。提出了改良这两个树种主要性状的方法和预期效果,为今后制定育种方案提供有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35.
36.
以雏鸡为试验动物模型,研究增益素对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鸡分为饲喂增益素和不饲喂益素2组。分别于接种前(0d)、接种后3、10、15、21和27d测定鸡新城疫HI抗体效价;接种后28d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统计各组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表明,增益素对疫苗免疫鸡 体液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7.
棉花多亲本杂交F_2群体产量性状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棉花聚合杂交体系中9个不同亲人配制的8个单交、10个4交、11个8交的F_2代群体的产量及产量组合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率交亲本数的增加,聚合程度逐步提高,使产量及主要产量组分的遗传增益不断上升,并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增加,其中尤以8交群体的聚合增效最为突出。说明多亲本聚合杂交在棉花丰产、优质、抗病和早熟目标的育种中,对产量性状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8.
采用天冬单作、玉米单作和天冬-玉米套作3种种植模式,考查了整个生产过程中其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投入以及产值等关键指标.对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天冬-玉米套作比天冬单作增收21.8%,比玉米单作增收564.9%.天冬单作虽比玉米单作增收446.0%,但天冬种植三年后才能收获药材,没有短期收益.因此,3种模式中天冬-玉米套作的效果最佳.这一研究结果为种植业提供了一条"粮-药间套"的有效增益模式.  相似文献   
39.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作物产量增益的地理分异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根据3个地点中长期田间试验联网比较研究发现,保持养分循环再利用可明显减少作物产量的年际波动,使作物具有较好的产量稳定性。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的产量增益与化肥施用和所处气候区的热量因素有关。在无化肥的前提下,保持80%循环率养分循环再利用的平均粮食增产量从北向南分别是:海伦262 kg·hm-2(14年平均),沈阳956 kg·hm-2(12年平均),桃源3 063 kg·hm-2(11年平均);在施用N、P化肥基础上保持养分循环再利用  相似文献   
40.
闽楠种源苗期试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福建明溪对来自福建、江西2省的21个闽楠种源进行种源育苗试验,并对1年生闽楠苗期性状、地理分布规律及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楠种源苗高与地径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纬度呈较小的负相关性,同时温度与无霜期是制约闽楠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闽楠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苗高、地径、一级侧枝数、地上部分干(鲜)重、地下部分干(鲜)重等性状在种源间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受遗传因素制约;初步筛选出江西龙南、宜丰、吉安、井冈山、上犹以及福建尤溪等6个种源,其苗高、地径的平均遗传增益为19.16%和20.3%,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