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4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8篇
  35篇
综合类   368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189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为揭示宁夏南部山区胡麻发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利用1990~2020年固原农业气象观测站的胡麻观测报表,结合同期的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应用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胡麻发育期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宁南山区胡麻全生育期天数平均为117d,最长为131d,最短为105d;出苗期表现为缩短的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1d/10a;营养生长期表现为延长的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8d/10a;生殖生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胡麻出苗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的持续时间与其生育期内的平均气温均呈负相关;与其生育期内的降水量和土壤湿度在出苗期阶段表现为负相关,在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阶段则表现为正相关;近15年来,宁南山区春季底墒改善,降水增多,是造成胡麻出苗期缩短、营养生长期延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42.
利用2010—2020年信阳市油菜发育期资料和逐日气温数据,分析了豫南地区油菜近10 a的花期特征。依据不同发育期时段的积温,分别计算了≥0、≥5、≥10℃的积温,并以此作为预报指标,建立了花期预报模型,将其应用于2021—2022年信阳市油菜花期预报,通过对比预报结果与实况发育期,检验了豫南地区不同积温指标下油菜花期预报的差异。结果表明:豫南地区油菜平均抽薹始期为3月2日,3月下旬进入始花期,7 d后可达到开花盛期。利用积温指标预报油菜的花期总体较准确,但大部分花期比观测值偏早,≥10℃积温指标的预报结果与实测发育期日期相差较大,排除气温预报存在的误差,采用≥0℃积温指标的预报效果优于采用≥5、≥10℃积温指标。  相似文献   
843.
通过研究不同发育期蚕豆花的挥发性成分,解析蚕豆花挥发性成分的生物功能,为蚕豆花挥发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顶空-气质联用法对不同发育期蚕豆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从蚕豆花中共分离鉴定出35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酯类、醛类、酮类、萜烯类、烷烃类、芳香族类、生物碱类等。从花蕾期、初开期、盛开期、凋谢期蚕豆花中分别鉴定出12、14、18、20种挥发性成分,相对总含量分别为80.90%、83.46%、81.53%、84.56%。蚕豆花花蕾期主要挥发性成分有苯乙醇、正己醛、溴化香叶酯、蘑菇醇,初开期主要挥发性成分有正己醛、溴化香叶酯、蘑菇醇,盛开期主要挥发性成分有β-蒎烯、正己醛,凋谢期主要挥发性成分有β-蒎烯、正己醛、苯甲醛、苯乙醇。随着蚕豆花的生长发育,挥发性成分的数量逐渐增加。醇类、酯类、醛类、萜烯类成分是蚕豆花的主要挥发性物质,对蚕豆花气味具有重要贡献。蚕豆花挥发性成分在吸引虫媒、抵御病原菌和害虫侵害中发挥重要作用,凋谢期蚕豆花挥发性成分丰富,可提取用于开发昆虫引诱剂、驱避剂或植物源天然保鲜剂。  相似文献   
844.
为使陆面模式具有普适性,人们通常在设计时对植被进行简化,使模拟的结果可被接受,但也导致了模拟精度的明显不足。本文将陆面模式BCC_AVIM中设定的一种抽象庄稼“crop”改为小麦、玉米2种具体的作物;引入作物发育期,使作物根据积温随发育期动态生长;将原本统一的crop分配系数,依据实际观测资料改进为依据发育期阶段变化的分配系数,从而实现在研究区内对具体作物的区分模拟。结果表明,在BCC_AVIM中引入具体作物发育期并随发育期动态变化的分配系数后,在东北研究区内对叶面积指数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在华北研究区内,因受其他因素限制,叶面积指数虽仍未能表现出明显的双峰特点,但在春季快速生长、订正过大的南北差异、总净初级生产力及根、茎、叶的生物量模拟结果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改进效果,且对温度变化产生了符合实际的反馈。未来仍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分析和改进,从而更好地模拟陆面模式BCC_AVIM中的作物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845.
【目的】探究施钙对荚果发育过程中光合产物在花生植株各部位分配的影响,以明确钙肥促进花生生长和产量形成的机理。【方法】以‘湘花55号’为供试花生品种进行低钙土壤盆栽试验。CaO施用量设置4个水平:0、75、150和300 kg/hm2,分别记为Ca0、Ca75、Ca150、Ca300。在花生荚果幼果期、膨大期、定型期、籽仁充实期,采用13C-Na2CO3和H2SO4溶液(1 mol/L)反应获得13C-CO2 (300~350 mg/kg)的方法,对花生光合产物进行13C标记。于花生收获期取样,测定各部位干物质积累量、13C丰度和产量。【结果】施钙量提升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的效果显著,与Ca0相比,Ca75处理显著提高根、茎干物质积累量,Ca150处理分别显著提高叶、果针、籽仁、果壳和全株干物质积累量12.43%、33.60%、34.35%、11.91%和14.82%。施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