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30篇
  免费   436篇
  国内免费   1354篇
林业   1221篇
农学   4003篇
基础科学   227篇
  638篇
综合类   12240篇
农作物   3954篇
水产渔业   684篇
畜牧兽医   4986篇
园艺   2192篇
植物保护   175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55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313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975篇
  2013年   1046篇
  2012年   1518篇
  2011年   1490篇
  2010年   1428篇
  2009年   1567篇
  2008年   1654篇
  2007年   1395篇
  2006年   1511篇
  2005年   1440篇
  2004年   1140篇
  2003年   1099篇
  2002年   802篇
  2001年   926篇
  2000年   914篇
  1999年   796篇
  1998年   676篇
  1997年   688篇
  1996年   759篇
  1995年   809篇
  1994年   851篇
  1993年   857篇
  1992年   727篇
  1991年   637篇
  1990年   485篇
  1989年   578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小麦T型恢复系R16的选育及其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恢复源的T型复系原选124、普里美比、斯卑尔脱小麦等的复合杂交,育成了恢复力高达96.7%的恢复系76107。在此基础上,再与小麦品系983/高加索杂交,对其农艺性进行改造,育成了R16。经1988-1993年年在不同不育系背景下鉴定,R16的力都在93%以上。由R16配制的杂种小麦已开始用于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82.
桑树品种的研究概况和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3.
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水稻要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国家,杂交水稻已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杂交稻的发展主要靠两个方面:一是靠新不育系;二是靠新恢复系。作者根据亲身实践,综述新恢复系选育的途径,方法及成功经验,并提出今后的设想。  相似文献   
84.
马铃薯M病毒在我国所有商品马铃薯产区广泛地传播蔓延。受这种病毒感染减产可达40%。如果统计一下许多栽培品种受其严重感染的情况,由PVM所造成的损失大概在几种马铃薯病毒中占首位。最  相似文献   
85.
86.
湘早籼1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7.
88.
狼尾草新品种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9.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科技创新使传统的畜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育种技术的进步和推广、饲料配方及加工工艺的改革与创新、动物保健品和药品的研发创新以及畜牧技术和成套设备的更新发展等,无不推动着我国畜牧业朝着产业化的方向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对推动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配套系育种技术是猪育种的一次技术创新,是在系统的品系选育基础上,通过大规模的配合力测定,筛选出杂交优势最高的固定组合,从而进行系间杂交商品猪生产的种猪繁育体系。随着BLUP育种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动物分子育种技术与传统的配套系育种技术的结合,已成为现代发达国家猪种改良的重要手段。配套系理论基础是杂交优势理论,但它突破了以往的以品种间杂交优势利用的局限,在其培育过程中,各系突出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