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8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1482篇
林业   191篇
农学   1574篇
基础科学   762篇
  1445篇
综合类   7075篇
农作物   1007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200篇
园艺   839篇
植物保护   453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621篇
  2013年   685篇
  2012年   853篇
  2011年   940篇
  2010年   835篇
  2009年   778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684篇
  2004年   356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61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9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01.
针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各阶段的特征,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立农作物长势模板数据库,可以实现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各个阶段的全程监测、预警及分析对比。以水稻种植及相关应用需求为例,探讨了遥感影像获取及处理方法,模板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及分布式存储等若干关键问题。该研究对实现农作物生长过程监管、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极大地促进了农业遥感的纵深化发展,并为农业信息化的精细化、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2.
黄金梨是韩国用新高与二十世纪杂交育成的中晚熟梨优良新品种。高台县于2002年从山东省引进该品种,在干旱沙区采用芽接和分枝劈接等方式建园23.3公顷。经过8年多引种试验观察,该品种在河西走廊干旱沙地表现生长势强,结果早,丰产性好,果形美观,品质优良等特征,6年生树平均667平方米产果品1683千克。  相似文献   
103.
一、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中等,株姿开张,株高9.92厘米,冠径为17.67厘米×17.08厘米。叶圆形、绿色,叶片厚度中等,叶面平,叶尖向下,叶缘粗锯齿,叶面质地较光滑,光泽度中等,叶梗长6.6厘米,单株着生叶片13片。花梗中粗,低于叶面,花序抽单花,  相似文献   
104.
<正>我国是一个小麦生产大国,年均种植面积2.6亿亩左右,年产量1亿t左右,其产量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因此粮食生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增一减"(人口增长、粮食需求量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矛盾增大,对小麦单产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是现实提出的必然要求。冬小麦一生分三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  相似文献   
105.
河北省辛集市小麦高产节水综合试验推广站探索小麦在春季浇一水情况下实现亩稳产500kg的可能,完善技术集成,给下一步河北省治理地下水超采区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所试品种衡观35、婴泊700、农大399、石麦22、冀麦585在土层深厚、地力肥沃、保墒保肥能力强的地块均能达到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106.
姜伟 《河北农业》2011,(10):34-35
冬小麦是我省主要农作物之一,其需肥特性与其他作物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小麦对土壤肥力的依赖性较大;二是小麦氮肥用量不宜过大,过大时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三是小麦对磷特别敏感,三叶期缺磷,次生根少,分蘖延迟或不分蘖,此后缺磷,延迟抽穗、开花和成熟,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现结合献县冬小麦土壤肥力状况,提出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参考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探讨磷硫配施对冬小麦产量、硒的吸收及转运的影响,为生产富硒小麦或合理调控小麦硒含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磷、硫水平,在小麦成熟期测定产量及植株各部位硒含量。结果表明:硫磷的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S0.1P0.4处理下冬小麦产量最高。除颖壳外,冬小麦各部位硒含量最高值都出现在S0P0处理。不论施硫与否,施磷均能显著降低冬小麦各部位硒含量,提高小麦植株硒累积量,促进冬小麦茎叶向颖壳的硒迁移,降低根向茎叶、颖壳向籽粒的硒迁移系数,还会减小籽粒的硒分配。单独施硫会降低植株的硒累积量,促进冬小麦根向茎叶、茎叶向颖壳的硒迁移,降低颖壳向籽粒的硒迁移系数,低硫处理能增加小麦籽粒的硒分配,高硫处理则降低了籽粒的硒分配。S0P0.2处理能显著提高籽粒硒累积量,而高浓度的磷硫配施会降低籽粒硒累积量;S0.1P0和S0.1P0.2处理籽粒硒分配较大,分别是45.3%和44.8%。因此,硫磷的合理配施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低硫(S0.1)高磷(P0.4)处理增产最显著。低硫(S0.1)低磷(P0.2)处理能更有效地增加植株硒累积量,增强硒在籽粒中的累积。  相似文献   
108.
为明确新型尿素在冬小麦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普通尿素(Urea)、控失尿素(LC Urea)、海藻酸尿素(H Urea)、聚能网尿素(N Urea)、含锰尿素(Mn Urea)、控失尿素一次施肥(LC Urea 1)、普通尿素+等量锰(Urea+Mn)和不施肥(CK)对冬小麦产量、叶片SPAD、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LC Urea和H Urea处理较Urea处理的小麦拔节期叶片SPAD分别显著提高1500%和1300%,灌浆期净光合速率分别显著增加3304%和2076%,气孔导度分别显著提高2609%和2174%,氮素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1439%和1236%,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4575%和3902%。N Urea和Mn Urea处理与Urea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差异,LC Urea和H Urea处理较Urea处理显著增产1449%和1333%。控失尿素和海藻酸尿素能够有效提高穗数,改善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促进氮素吸收利用,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可在豫北潮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为探明拔节期氮肥运筹对不同滴灌量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滴灌技术条件下,以‘新冬4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4种拔节期氮肥运筹处理[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N3(270 kg/hm2)]对3种不同滴灌量[W1(1500 m3/hm2)、W2(3000 m3/hm2)、W3(3450 m3/hm2)]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滴灌量下各氮肥处理冬小麦拔节至乳熟期叶片SPAD值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最大值均在灌浆期;LAI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在孕穗期达最大。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滴灌量增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增加,而胞间CO2浓度(Ci)则降低。滴灌量较低时(W1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能有效提高滴灌冬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收获系数;水分充足时(W2、W3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反而不利于产量的提高。综合考虑各项产量指标及氮肥利用效率得出,在滴灌量3000 m3/hm2条件下,拔节期施氮量180 kg/hm2时,滴灌冬小麦籽粒产量较高,氮肥利用率最大,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正>津优35号黄瓜植株长势中等,叶片中等大小,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回头瓜多,瓜条生长速度快。早熟性好,耐低温、弱光能力强。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瓜条顺直,皮色深绿,光泽度好,瓜把短、刺密、无棱、瘤小。腰瓜长34cm左右。不化瓜、不弯瓜,畸形瓜率低。单瓜重200g左右。果肉淡绿色,商品性佳。生长期长,不易早衰。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效果好。一、播种及嫁接育苗1.品种选择及催芽为了使嫁接的黄瓜不含有太多的南瓜味道,宜选用白籽南瓜作为嫁接的砧木。黄瓜种子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待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