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6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3篇
  35篇
综合类   187篇
农作物   28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异色瓢虫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可捕食多种蚜虫,在生物防治中具有很大应用前景。研究了异色瓢虫对3种蚜虫(即菜缢管蚜、禾谷缢管蚜和白杨毛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3种蚜虫的日捕食量中,其中四龄幼虫最大,成虫和三龄幼虫次之,1、2龄幼虫最小。捕食者对猎物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方程。  相似文献   
72.
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技术[1,2]为远缘分子杂交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近年来,这项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育种工作者的关注和应用[3,4],我们运用这项技术,将大豆DNA导入小麦,在当代就获得了一批性状优良的新株系[4].通过对新材料的连续筛选,在第3代发现有个别材料分离出雄性不育变异株(见表1).我们利用复性电泳技术对雄性不育株和可  相似文献   
73.
利用低能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法于 1993年首次获得成功 ,本研究通过这一技术将抗菌肽ShivaA基因导入水稻恢复系明恢6 3成熟胚中 ,经过诱导愈伤和绿苗分化 ,并再生植株 ,经PCR检测分析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再生植株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7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培养4 d的小麦种子(周16、豫麦49号)离子注入前后,根和幼叶中POD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可引起不同的小麦品种、同一品种的不同器官POD同工酶的酶带与酶活性的不同变化。对周16来讲,离子注入对根的影响比较显著;对于豫麦49号而言,离子注入对根和幼叶都有影响,但对幼叶的影响稍大一些。  相似文献   
75.
硅酸盐细菌能分解铝硅酸盐类矿物中的钾、磷、硅等元素,直接供植物生长利用。采用低能N离子束注入技术对硅酸盐细菌进行诱变,然后经有氮培养基初筛、缺钾培养基复筛,获得解钾能力强的硅酸盐细菌S-05突变株,扫描电镜观察菌株的形态。进行盆栽试验,研究S-05菌株对水稻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发酵液50倍稀释处理组速效钾含量最高,比原菌株处理组(CK1)和空白对照组(CK2)分别提高55.79%和260.84%。  相似文献   
76.
氮离子束注入对玉米雄幼穗体细胞培养的影响贾景明,刘景荣,曹萍,高萍,张宝石,刘世强(沈阳农业大学)突变体的选择与利用是植物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离子束注入可以引发作物质量性状的突变和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简单数量性状的突变,目前已在多种作物...  相似文献   
77.
低能重离子注入春小麦干种子生物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连续两年以低能重离子注入春小麦品种定西24号后,均获得了抽穗期3-4天的突变体,且频率较高,因而低能重离子注入春小麦可作为获得早熟性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育种中应用。  相似文献   
78.
离子束注入对水稻的诱变育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离子束注入水稻种子后诱发的水稻遗传性状的变异及其育种效应。育成的品系表现增产潜力大,比原亲本和对照品种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79.
80.
离子注入对棉花M2代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