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15篇
  免费   3314篇
  国内免费   7028篇
林业   4400篇
农学   14209篇
基础科学   3024篇
  6900篇
综合类   71169篇
农作物   14130篇
水产渔业   3847篇
畜牧兽医   13058篇
园艺   12863篇
植物保护   2257篇
  2024年   1091篇
  2023年   3710篇
  2022年   3828篇
  2021年   3969篇
  2020年   3787篇
  2019年   4450篇
  2018年   2519篇
  2017年   3774篇
  2016年   4342篇
  2015年   4521篇
  2014年   6555篇
  2013年   6315篇
  2012年   8148篇
  2011年   7569篇
  2010年   7174篇
  2009年   7153篇
  2008年   7458篇
  2007年   6353篇
  2006年   6059篇
  2005年   6327篇
  2004年   6170篇
  2003年   5492篇
  2002年   3482篇
  2001年   3756篇
  2000年   3188篇
  1999年   1954篇
  1998年   1852篇
  1997年   1787篇
  1996年   1626篇
  1995年   1768篇
  1994年   1654篇
  1993年   1460篇
  1992年   1251篇
  1991年   1154篇
  1990年   957篇
  1989年   1030篇
  1988年   357篇
  1987年   305篇
  1986年   181篇
  1985年   199篇
  1984年   176篇
  1983年   158篇
  1982年   128篇
  1981年   90篇
  1980年   83篇
  1979年   58篇
  1975年   41篇
  1974年   50篇
  1965年   63篇
  1957年   10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分析了新疆塔城市3个玉米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常规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在栽培密度为5 000株/667m~2的条件下有较好的表现,但密度进一步增加,倒折风险很大;和育187在5000株/667m~2的栽培密度条件下产量最高,适宜的高密度有进一步提升产量的潜力。  相似文献   
42.
43.
在空调低温处理初期用多效唑处理蝴蝶兰,能够显著缩短花梗长度,使植株矮化,增强艺术组盆的层次感,提高蝴蝶兰的观赏价值。本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对蝴蝶兰植株有明显矮化作用,但处理时期基质的干湿情况对试剂吸收的影响较大,同时不同品种对多效唑的吸收转化效率存在一定差异。使用多效唑时,为了达到预期效果,须经过多次试验并根据蝴蝶兰品种特性采用适当浓度。  相似文献   
44.
为探究荷斯坦牛初乳白利糖度值和初乳产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地区某牛场2016年6月—2018年6月共1 257头荷斯坦牛初乳白利糖度值和初乳产量数据及对应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利用SAS 9.2软件的GLM过程分析胎次、产犊季节和产犊年份对初乳白利糖度值和初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荷斯坦牛初乳白利糖度值为24.25%,初乳产量为6.52 kg,该试验场初乳品质较好;不同胎次、产犊季节和产犊年份对初乳白利糖度值和初乳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初乳白利糖度值随胎次增加总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5胎及以上的初乳白利糖度值最高;初乳产量随胎次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4胎时初乳产量最高。综上,荷斯坦牛初乳白利糖度值对分娩母牛的胎次和产犊年份、季节等生理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45.
2009年自温州瓯海引入丁岙杨梅,观测丁岙杨梅在临海市的栽培性状及果实性状。观测发现: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丁岙杨梅的生物学性状表现时间有较大波动,花期、梢期、果期早晚的波动时间在15d左右;丁岙杨梅在临海市的生物学性状与原产地相比,提早3~5d;丁岙杨梅的果实性状与原产地相比无明显差异。因此,临海市是丁岙杨梅适宜栽培区,并提出相应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46.
植物根系表型信息获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数量增长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粮食安全供给压力,育种学家亟需培育高产、高效作物品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基于根性状的品种培育改良可有效提高作物水分、养分利用率,但根系表型观测的困难性极大地限制了育种进程.随着自动化控制、成像和传感器以及图像解译技术的发展,高通量根表型信息系统性收集已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一系列适用于室内或田间的非破坏性或破坏性根系二维或三维结构测定技术;系统阐述了主流的根表型参数提取图像分析技术和软件;探讨了基于根表型平台的根性状筛选应用于新品种培育的成功案例,并对高通量根表型平台的进一步研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
秸秆腐熟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秸秆腐熟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开展了秸秆还田腐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腐熟还田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48.
《中国马铃薯》2018,(2):70-73
针对马铃薯扦插苗在冬季低温条件下生长发育缓慢、结薯率低的问题,开展赤霉素不同浓度处理对扦插苗生长发育及原原种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赤霉素的喷施浓度为10 mg/L时,对扦插苗生长发育、生物量的积累、匍匐茎的发生与膨大、结薯数量与产量的增加均有促进作用,单株结薯数达6.3粒/株(CK 2.5粒/株),且结薯合格率(≥2 g)较对照提高60.9%。  相似文献   
49.
为了减少化肥用量,筛选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稳产增收的新型肥料,以青薯9号为试材,探究了施用生物拌种剂、药肥、复合肥、复混肥、微生物菌肥等对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肥料对马铃薯的生育期无显著影响,但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效益影响显著。其中施用药肥处理和生物拌种剂处理的马铃薯商品薯率达到80%以上,分别为86.19%、81.06%;施用药肥处理的马铃薯亩产量最高,达1 924.27kg,较常规对照增产31.74%,亩净收益达906.7元,亩增收139.36元。综合考虑,施用药肥可促进马铃薯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农户收入,在本地生产上可作为马铃薯新型肥料优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0.
为探究智能氮肥(pH响应性控释氮肥)在干湿交替灌溉模式下的适宜性,设置3种程度的干湿交替灌溉W1(灌水下限100%饱和含水率)、W2(灌水下限90%饱和含水率)、W3(灌水下限70%饱和含水率),3种施肥形式智能氮肥(SF)、普通无机氮肥(MF)以及不施氮肥(NF)的桶栽试验,分析其对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F×W1处理下下产量最高,为64.84 g/桶,高出常规氮肥21.8%(W1)、13.9%(W2).SF×W1处理下水分生产效最高,为3.17 kg/m3,SF×W2处理下灌水生产率最高,为1.20 kg/m3.智能氮肥在与适度干湿交替灌溉结合下,能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是实现水稻节水、高产、控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