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为了探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临界温度遗传稳定性问题,以连续6个世代的温敏核不育水稻96-5-2S(从培矮64S中选育出的新株系)为材料,研究了它们育性对低温的反应差异。结果表明,(1)在它们育性转换敏感期用23.5℃恒温冷水处理10 d(水深20 cm左右)或遇到2~3 d平均日均温22.9~23.1℃(平均日最低温21.7~22.0℃)的自然低温时,所有世代的96-5-2S均表现不育, 自交结实率为0, 花粉可染率为0~0.9%,世代间差异不显著;(2)在它们育性转换敏感期用21℃、22℃恒温冷水处理10 d或遇到4 d平均日均温22.9℃(平均日最低温20.7℃)的自然低温时,所有世代的96-5-2S均表现可育, 自交结实率为0.2%~7.1%,花粉可染率为1.1%~19.5%,世代间存在差异,随繁殖世代增加,花粉可染率与自交结实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当繁殖到第5代时,花粉可染率显著提高,当繁殖到第6代时,自交结实率显著提高。(3)对照培矮64S(05株系)在相同低温条件下,花粉可染率与自交结实率均极显著高于各世代的96-5-2S。以上结果说明, 随繁殖世代增加,96-5-2S的临界温度会发生缓慢的遗传漂移,到第5、6代时,就会在花粉与结实水平上明显表现出来,但不同世代间临界温度的差异小于不同株系(96-5-2S与培矮64S-05株系)间临界温度的差异,据此认为,通过单株选择是降低光温敏核不育系临界温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2.
蔡义东 《种子》2005,24(10):1-3
利用人工气候室和分期播种研究了反温敏核不育系go 543 s临界温度值及其温度敏感期.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诱导反温敏核不育系go 543 s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值为29.5~30℃;反温敏核不育系go 543 s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期在雌雄蕊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期,即抽穗前18~13 d;同时讨论了该不育系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3.
在抽穗开花期和乳熟初期,构建高温微环境鉴定天优3301品种的高温胁迫,明确花期是高温胁迫敏感期,日平均最高穗温35℃,日最高气温37℃,将障碍受精过程,形成大量空壳。试验结果为花期高温胁迫的鉴定和防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4.
对外温动物的最适温度研究方法、逃避温度研究方法、临界温度研究方法以及不同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和对外温动物热适应性的影响因素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外温动物热适应性的研究提供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85.
1容易发生霜冻的季节春季3月下旬至4月初,果树花期前后。2发生霜冻的临界温度果树萌芽后,对低温的抵抗能力较低。一般情况下,萌芽期的芽受冻临界温度为-3.9℃,花蕾期为-2.5~-3.8℃,开花期-1.5~-2℃,幼果期为-0.7~-2.5℃(注:不同树种或不同品种会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6.
利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了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临界温度值及其温度敏感期。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诱导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纯合不育株和杂合不育株育性转换的临界植均为27℃~28℃,说明高温诱导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不存在显性不育基因的剂量效应;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期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期,即抽穗前18~12d;同时,讨论了该不育材料的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7.
导致不育临界温度低的两用不育系培矮64S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以农垦 5 8S为母本、培矮 64为父本 ,通过杂交和回交选育成的培矮 64S ,于 1991年 9月通过湖南省鉴定。培矮 64S具有导致不育临界温度低的特点 ,在长日条件下为 2 3 .8℃ ,短日条件下为 2 3 .3℃。它育性稳定、亲和性强、配合力好、适应性广 ,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两用核不育系  相似文献   
188.
水稻光敏核不育系GB028S光温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光敏核不育系GB028S的育性表达受光长及温度影响,其温度敏感期在出穗前15d左右,即在花粉母细胞形成致减数裂期;不育起点温度为22℃,可育临界高温大于29℃。日均温度在22-30℃ 之间,其育性主要受光长控制,可育临界光长为13.5h, 光长转换期为13.5-14.0h。GB028S在光长12.0-14.0h条件下,结实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光长大于14.5h,温度高于22℃的条件下,花粉败育率和自交不实率均达到99.9%以上,在辽宁的稳定不育期为25-35d。  相似文献   
189.
<正>罗非鱼作为热带性鱼类,其最低临界温度为12℃,在北方地区自然水域不能越冬,罗非鱼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山东省兖州市从1982年引进罗非鱼养殖,并利用简易塑料大棚,进行罗非鱼越冬,通过20多年的摸索,逐步掌握了利用简易塑料大棚进行罗非鱼越冬保种技术,并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目前,兖州市已发展罗非鱼越冬温室1万余平方米,年越冬罗非鱼20万kg。笔  相似文献   
190.
邢帅兵  陈帅  刁慧  虞洁 《养猪》2023,(1):41-46
本试验以断奶仔猪作为试验动物,通过研究高温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和肠道形态的影响,并以其为热敏感指标对断奶仔猪的上限温度临界值进行探究。将32头平均体重为(7.25±0.08 kg)的21日龄“杜×长×大”(DLY)去势公猪,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其分为4组,即26℃组、29℃组、32℃组、3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圈舍温度分别控制在26±1℃、29±1℃、32±1℃、35±1℃,统一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26℃组相比,29℃组、32℃组、35℃组猪的ADFI、ADG显著下降(P<0.05),仅35℃组猪的F/G显著升高(P<0.05),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到断奶仔猪ADFI、ADG发生显著改变时的临界温度分别为30.02℃、30.63℃;35℃组猪显著降低了肝、脾、肺与胸腺的脏器指数(P<0.05),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到断奶仔猪脾、胸腺的脏器指数发生显著改变时的临界温度分别为35.12℃、34.83℃;29℃组、32℃组和35℃组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均显著降低(P<0.05);29℃组、32℃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