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79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53篇
  59篇
综合类   1087篇
农作物   22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05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本研究以三七(Panax notoginseng)植株及其产品和近缘种为研究对象,采用L9(3 4)正交试验对三七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然后利用HPLC法检测三七素含量,并对各样品中的三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三七素提取条件为超纯水、料液比1∶20(g/mL),提取1次(10 min);三七素在三七花蕾中的含量最高,其次是根状茎和主根,但是三七茎叶中也有较高含量的三七素,说明三七花蕾和茎叶均可作为三七素的提取原料;在三七产品中三七花的三七素含量最高,达到3.33%,其次是剪口(根状茎)、筋条(侧根)和须根;但三七素的含量与三七个头大小(头数)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在三七近缘种姜状三七(P. zingiberensis)和野三七(P. vienamensis var. fuscidiscus)主根、珠子参(P. japonicus var. major)根状茎中的三七素含量显著低于三七主根三七素含量,也显著低于三七其他部位的三七素含量,说明三七是最佳的三七素来源植物。三七素的含量主要受到物种和部位的影响,与产品规格无关。本文所建立的三七素提取方法和HPLC检测方法,能够快速简便、稳定可靠测定样品中三七素含量;并可为三七素相关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为三七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三七是中医当中利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药材。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三七的医疗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目前三七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其药理活性作具体分析,对于三七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利用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3.
《农家顾问》2015,(3):11
中药材少了是宝,多了就是草。因国内宏观和微观大环境的低迷冷清,2014年整个中药材界都陷入一片萧条之中,大量中药材家种品种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行情低迷。多数药材经销商都面临着亏本的境地,丰产不丰收,是2014年多数药材种植户的真实写照。前年一路上行的中药材价格,去年跌势持续不断,时至如今行情依然低迷,下跌品种的背后虽然有各自复杂的原因,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市场供大于求。  相似文献   
24.
《天津农业科学》2016,(7):33-36
主要研究了苦瓜籽皂苷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苦瓜籽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超声波功率为240W,超声波提取时间为40 min,乙醇浓度为85%,液料比为15,此条件下苦瓜籽皂苷提取率达到1.85%。苦瓜籽皂苷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根霉的MIC为6.25%,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2.5%,对沙门氏菌和酿酒酵母的MIC为25%。  相似文献   
25.
26.
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溶血性及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勇  秦枫  唐肖雷 《湖北农业科学》2011,(23):4905-4907
通过常规正丁醇法提取,大孔树脂层析分离纯化得三七(Panax notoginseng)总皂苷;通过溶血试验测定红细胞溶血率;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测定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的生物免疫活性。结果表明,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溶血性较小,且均能显著促进ConA和LPS诱导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其免疫增强作用以三七主根总皂苷的效果较好。表明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安全性好,能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27.
采用比色法测定了以朱砂根(Ardisia crenata)胚、根、茎及叶等4种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皂苷含量,筛选高皂苷含量的愈伤组织。结果表明,朱砂根的胚和根诱导出来的愈伤组织皂苷含量最高,达到24.07 mg/g和21.25 mg/g,茎和叶诱导的愈伤组织皂苷含量较低,根和茎诱导的愈伤组织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28.
本试验采用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病理模型,进行复方白头翁颗粒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复方白头翁颗粒高剂量组(4.0 g/L)、中剂量组(2.0 g/L)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有效率分别为83.33%、76.67%,与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9.
为明确三七Panax notoginseng 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分布、功能和结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法进行鉴定,对其理化特性、染色体位置和进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RNA-seq数据分析其家族成员的时空表达模式和受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诱导后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三七中共有98个NAC基因家族成员,其编码蛋白质长度介于104~882个氨基酸之间,分子量在11.78~100.20 kD之间,等电点在4.12~9.75之间。这98个NAC基因家族不均匀地分布在三七的12条染色体上,其中1号染色体分布最多(16个),而11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少(1个)。三七NAC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与光响应、生长素响应、赤霉素响应及茉莉酸甲酯响应等相关的多种顺式作用元件。NAC基因在三七不同组织及根部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在受到黑斑病菌侵染的叶片中NAC部分基因家族成员显著上调表达。表明NAC基因家族在三七的生长发育和响应黑斑病菌侵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以穿龙薯蓣的丛生芽为材料,对根的诱导及快速繁殖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根中薯蓣皂苷元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不添加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是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生根率最高达76.7%;MS+0.2 mg/L NAA+0.5 mg/L IBA+0.2-0.5 mg/L PP333为根增殖的最佳培养基,60 d时增殖倍数超过93;快繁过程中根的生长形态发生变化,不同类型的根中薯蓣皂苷元含量差异不显著,平均为0.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